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周也 《审计与理财》2009,(10):23-24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众多的人口不仅仅体现在拥挤的街道上,更体现在它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当中.比方说,人均教育比例的下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浪费.因此,这导致了中国人民生话水平和就业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问:您怎样看待这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会? 张承惠:我看首先是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了.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国家可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识到中国不仅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而且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营企业凭借自身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优势,在中国经济领域取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更是体现了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然而,中国民营企业在全国各地区、各产业,以及企业组成形式上的数量分布都是极不均衡的,并且都有各自的发展趋势.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造就了三类民营企业,即默默无闻型民营企业、轰轰烈烈型民营企业和常青树型民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创业历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次创业阶段和第二次创业阶段.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外跨国企业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分享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他们中的很多企业也对中国的环境与发展事业做出了贡献,把国际上部分先进的环境管理理念和经验输入到中国,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本土企业在环境意识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思想认识上的差异、理论观点上的对峙.为了促进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发展,借鉴日本的经验与教训,比较中国和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组织结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制度和政策、市场环境等,对于建立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会计角度理解,外汇储备就是一个国家存放在境外的一项债权性质的账面资产,并不能变成真金白银或现钞运回本国.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编制的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储备资产中的"外汇"一栏之所以用负数表示,这并不代表中国的外汇储备变少了,而是说中国在境外的外汇资产变多了,相当于把中国的钱转移出去存在境外账户上.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享受世贸组织成员待遇,这有利于推动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由于我国农产品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并且在水稻、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茶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这就使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国农产品潜在的和现实的竞争能力,并与中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开展激烈的竞争.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实施技术壁垒,削弱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竞争手段.鉴于此,本文对如何破除国外技术壁垒,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要想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如何留住企业内的人才.在中国的人才市场上,无论是投资中国的外商企业还是土生土长的国有、私营企业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即是其企业员工的薪水正在打着滚地往上翻.这与欧美国家的形势完全不同.2003年,中国企业员工薪水的年增长率达到了7%,考虑到中国货币的通货膨胀率在过去的四年中几乎为零,员工薪水如此之大的涨幅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面临一个高速的城市化进程,随之而来的大lk地产生着新的建筑,同时,中华民族耗费几百年上千年积累的那种曾经吸引了世界目光的古老庄严底蕴也渐渐地消失了.中国建筑师们或许正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难题:重技术而轻艺术.本文在对国内外城市建筑住宅从现象及发展程度上进行比较的前提下,对建筑和文化思想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为中国带来了广泛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在战略调整中,如何利用自贸区,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上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上从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环节到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制造、研发和营销环节升级,成为中国自贸区建设中巨大挑战.文章通过产业政策和产业竞争力角度,分析了在自贸区战略中中国的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重重困难下,仍保持了平衡发展,逐步向好的态势.从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来看,总体上要好于预期,显示了中国经济已出现复苏的迹象.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新招频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国外知名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以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它们不仅看中了中国丰富的物质资源,更觊觎国内雄厚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4.
日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文化动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云 《财会月刊》2004,(9):58-59
一、日本的文化背景 我们知道,日本文化在世界文化区域概念上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广义上泛指欧洲以东的文化,狭义上是指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日本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中国文化的输人运动,尤其是公元7世纪的"大化革新",中国传统文化被"批量"引进到日本.到了近代,日本又提出"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文化,这样西方文化又融会到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中,构成了人们现在所称谓的"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首届中国国际服务业论坛大会上,一些国外的专家、学者带来了他们的理念与经验,并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名牌战略"为什么又热起来了呢?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名牌培育委员会主任艾丰日前在上海企业发展论坛举办的今年首场论坛上,由此问题开始,讲述了中国的名牌战略和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这里,我们选取精采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维持了中国经济列车的高速运行.但总体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但体形巨大的国有企业,不仅没有获得相应的优势,反而遭遇到了一些困境.比如中国钢企在铁矿石上对外依存度达到了69%,购买了全球市场上一半以上的铁矿石.但是在定价权上,却并没有相应的谈判能力.这正好反映了国有企业"大而不强"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是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程度上的路标.作为一种国际金融制度创新,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便利,有的甚至成为该国金融业腾飞的起点,并带动该国经济的发展与飞跃.另一方面,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会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存在,可能影响到中国的金融稳定.中国应不应该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已经是有关学者争论了十几年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是世界上最敏感的"经济动物",它们的触角总是在最有利的时机,伸向最有经济增长潜力的国家、地区和行业.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直是它们密切关注的焦点,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早已列入了他们的发展计划.世界最大的食品公司瑞士雀巢公司从1979年开始进入中国,按照雀巢的标准与模式教中国的农民养牛、种咖啡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耐心和毅力,在中国这个茶饮盛行的国度开发咖啡市场.惠普公司1981年就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并开始拓展惠普公司进入中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