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洱茶是云南的特有名茶,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特定加工工艺制成。普洱茶成品中氧化型茶多酚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复杂作用导致其成分分析和分离难以进行。由于普洱茶原料的成分较为明确,且发酵过程比较清晰。因此,将原料成分和发酵过程综合起来考虑,普洱熟茶的品质形成机理便会相对明晰。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首先,对云南普洱茶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云南普洱茶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进一步采用囚徒困境、“柠檬市场”等模型分析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云南普洱茶市场价格乱象的最重要的根源;最后,文章针对研究结论给出减少普洱茶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产品。普洱茶的历史悠久,加工工艺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步发展完善。本文阐述了普洱茶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旨在为普洱茶加工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参照,为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阐述了普洱茶功能论、普洱茶价值论、功能价值实现论,简称"三论".功能论认为,中国普洱茶主要有保健养生功能、价值投资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等四大功能.价值论认为,普洱茶的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三个完整的部分;经济价值是开发茶资源和发展茶产业的初始促动力,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则为其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力.实现论认为,市场是实现普洱茶价值和功能的主要场所,市场价格是主要实现形式;但普洱茶的生态、文化价值与功能并不能完全在市场通过价格形式得到实现,还需要辅以其他非市场的实现形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5.
普洱茶逐渐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已有较好的品牌效应,但真正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品牌还很少见。本文分析了普洱茶品牌构建与开发中存在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普洱公共品牌产权主体缺位,普洱茶"企业品牌"多而混乱,普洱茶品牌缺乏特色等问题,提出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确立普洱公共品牌主体,制定严格行业标准,鼓励创建自有品牌,挖掘普洱茶品牌文化内涵,打造个性品牌等建议,以期对云南普洱茶产业品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天伟 《市场周刊》2020,(19):0057-0058
普洱茶是云南颇具特色的茶叶品种,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对推动云南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云南普洱茶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沿线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人口44亿,是全世界至关重要的茶叶消费区。而且,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国,可见其在茶叶贸易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省普洱茶出口情况、普洱茶出口制约因素,并就“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提升云南普洱茶出口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电子商务在网络经济中的作用结合云南普洱茶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作了阐述。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了普洱茶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云南普洱茶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1日,我国首部规范普洱茶产地、标志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给普洱茶的定义是,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11个州市)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云南马帮进京开始到现在,普洱茶已经成为了一个从中国茶界到普通大众的一个响当当的词。然而“,普洱茶”三个字虽然叫得非常响亮,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似乎并没有某个普洱茶品牌的概念,在品牌致胜的今天,拍卖会上上万的普洱茶和市场上几块钱的普洱茶似乎也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这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而在想象不到的流通链条上,真假难辨的普洱茶似乎又成了普洱茶时代的另外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10.
谢红 《致富天地》2007,(12):F0002-F0002
2007年10月12日至15日,第二届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茶博会的主题普洱茶——文化传承与时尚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华商》2014,(13):28-29
让普洱市真正闻名的是那香味浓郁、色泽纯正的普洱茶。在普洱茶盛行之初,精明的袁毅就早已洞悉其中商机。2008年,他创立的云南普洱曼龙乔茶叶有限公司成立。 在云南26年,代课教师、茶叶公司董事长,袁毅的身份远远不止这些。在云南,他所涉及的行业从进出口贸易、石膏矿开采到药材加工、旅游业及旅游地产开发,多达十余项。  相似文献   

12.
谢红  曾辉  夏兵 《致富天地》2006,(2):16-17
2005年lO月10日,由11个少数民族40多个赶马人、120匹马组成的云南马帮踏入北京地界。从2005年5月1日开始,他们驮着约4吨普洱茶,风尘仆仆4000余公里前往北京,沿途义卖普洱茶,捐建希望小学。最终目的地是北京八大处公园。这是以向京城驮运普洱贡茶而闻名的云南马帮166年后的重访。这次名为“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的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动,接着在北京希蝇工程慈善拍卖中又爆出新闻:一“七子饼”拍出160万元,创下最高纪录。普洱茶再次名振四方。  相似文献   

13.
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境内古六大茶山常绿性亚乔木大叶茶,经传统手工方法制成的茶品,因集中在普洱销售,也称普洱茶。云南西双版纳大叶种晒青毛茶经后发酵的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褐红,具有滋味醇厚和独特的陈香,是一种老少皆宜不可多得的茶品。  相似文献   

14.
粟娟 《糖烟酒周刊》2007,(12):96-96
自从2003年,云南的普洱茶北上带动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市场之后,国内的普洱茶行业就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普洱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收藏市场、拍卖市场应运而生;消费市场、礼品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扩大。尽管目前普洱茶全行业的市场规模还不到一家大企业的年销售额,但市场已经从当初的台地茶、古树茶、野生茶等茶青的竞争和不同山头茶青的竞争,逐渐进入一个以品牌为导向的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15.
绿色营销是21世纪一个新的营销观。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是国际营销战略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对云南普洱茶实施绿色市场营销的优势展开了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云南普洱茶的绿色营销发展的对策,对企业有效的开展绿色营销,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云南普洱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云南茶产业的核心品牌。然而近年来,普洱茶市场也潜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危机。少数不法企业和个人以次充好、掺杂使假,损害普洱茶名声的情况时有发生;假冒商标、商标侵权、无照经营、假冒生产企业名称以及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不时扰乱茶业市场。  相似文献   

17.
刘阳 《中国拍卖》2012,(6):60-60
在中国一提到茶叶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西湖分井茶、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和安溪铁观音、云南的普洱茶。然而勐库冰岛大叶种茶作为云南普洱茶的一种却很少被外人得知.4月15日.勐库冰岛大叶种茶拍卖会的成功举办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冰岛春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普洱茶的生产与市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我国普洱茶历史悠久,迄今仍是一种重要的特种茶饮品,其特殊性在于产地独特、功效独特、文化独特;普洱茶销售市场经历了从以出口为主到国内市场地位逐步上升的变化过程,传统市场升温,新兴市场扩展,品种内涵凸显,增长幅度可观。普洱茶生产和市场销售中也存在某些问题,一是标准滞后,品牌杂乱;二是生产分散,技术落后;三是市场销售行为不规范等。文章提出,要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确立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技术标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促进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普洱陈年老茶因稀有而被惦记,这些沉淀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陈年普洱,在经历世代变迁后,洗尽铅华,以最质朴最原始的风貌展现在各位茶友的面前。本期秋拍看点,就随记者一起关注匡时、保利都呈现了哪些号级茶、印级茶,成交情况如何以及哪款普洱茶饼最受欢迎。  相似文献   

20.
茶叶、丝绸和瓷器曾是200多年前中瑞贸易的拳头产品。此次“哥德堡号”复航广州,瑞典东印度公司中国区总裁扬·鲁迪克先生把眼光首先投向了中国独有的云南普洱茶,借“哥德堡号”推广中华茶文化。1吨重的云南普洱茶将登上“哥德堡号”,再续茶马古道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将中国茶文化再次带到欧洲,重现中国茶文化在西方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