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目前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认同度普遍较低,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创新性不足等。职业目标模糊、职业角色不清晰、职业前景不明朗是高校辅导员自我职业认同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应从明确辅导员的职业目标、科学定位辅导员职业角色、搭建发展平台、拓宽发展空间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高校辅导员自我职业认同度,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十分重要。基于高校辅导员能力标准,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在角色定位、等级认定、发展动力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困境,可以通过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开展基于职业等级认定制度的职称与职级晋升评价体系,帮助高校辅导员摆脱职业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当今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才能以自己较强的能力素养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去影响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主体力量,是全面落实贯彻党的方针教育的中坚力量,是确保学校正常秩序和维护校园安全的重要力量,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就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学校应该确保辅导员建设的职业化道路,辅导员自身也应该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三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的主力军,发挥着具有主导性的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内容,明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形成能力养成的良好机制是职业化建设的关键。本文回顾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历程,从辅导员工作的岗位职责入手,系统阐述了职业能力养成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措施,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个世纪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但长期以来辅导员更多地被视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密切接触的一线工作人员,其角色定位也更加清晰——辅导员是高校不可或缺的德育之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本文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角度提出作为一名理想的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7.
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为背景,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特点、内容、职业能力现状以及发展建议等方面展开分析,基于基础理论、案例解析、谈心谈话等环节,提出了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竞赛深入掌握专业知识、竞赛中转变思想、开发信息化职业能力提升系统、建立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五点建议,从而认识到职业能力对于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以期通过不断实践总结丰富的经验,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中培养学生的主要群体,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和艰巨的任务。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代大学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和高校都对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有其职业特点。过硬的政治素质、较强的业务素质、较好的心里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强化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对于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高等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内容及发展方面进行了明确的介绍,为高等院校建设职业化、专家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指明了方向,但在实际的工作之中,许多政策标准的落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就职业能力标准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与发展可行性问题进行简单的归纳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进行调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内涵,探讨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从职业价值观,规划职业生涯,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是一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工作状态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与辅导员职业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具有鲜明的职业应激特点,在认知、情感情绪以及意志行为的心理三维度上内涵丰富,体现着服从、认同、同化与积极实现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确立以职业化发展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着力建设和发展科学化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在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专业化成长、科学化管理方面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职业化的视角下,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特定能力三方面内涵构成进行阐释,认为高校辅导员应从内部的自我构筑、外部的资源支撑两方面来审视其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对于辅导员个体健康发展和增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效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助于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归属感,促进他们主动寻求进步和提高,又有利于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以辅导员职业认同为研究主题,从辅导员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期望、职业价值五维度进行实证调研,结果发现,当前,宁波高校辅导员教师职业认同整体较高,但部分辅导员教师存在职业认知水平低、职业发展方向迷茫、意愿调离和转岗等现象。准确定位,明确职责;提升待遇,强化激励;加强指导,明确目标,畅通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职业发展是高校辅导员最为关心的问题,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采取多种方式,重点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苗圃式”、“扇骨型”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辅导员心理问题增多、压力增大、职业倦怠的产生,导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下降。实践证明,一个没有幸福感,没有积极向上心态的辅导员,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健康学生,更不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效完成。如何让辅导员充分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这已然成为高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积极培养个人满足这个方面来探索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最后简单论证学校和社会支持对于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获取的重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职业认同是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前提,职业认同感的高低受制于辅导员的职业兴趣与学历,影响着其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职业发展的规划。研究立足于辅导员主体的诉说,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译码,从职业选择、职业认识及职业规划三个维度分析比较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依据理论译码,基于个人困扰与制度困境,勾勒出"局外人""边缘人""局内人"三种不同类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尝试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条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学生在校期间解决心理困惑、人生职业规划的良师益友,属于高校教师岗位编制。但是随着高校扩招和高校评价体制的改革,民办高校辅导员越来越偏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职业角色定位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论文从社会角度、民办高校角度和辅导员自身角度对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错位的原因进行了探析,以期对进一步分析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调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本文从辅导员的角色与定位、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和素质要求上,阐述了辅导员的作用和工作任务,分析了学生的现状和特点,论述了当前高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