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和其他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目前,可以说解决资源和环境两个问题比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还要复杂得多、艰巨得多。  相似文献   

2.
从先行工业化国家实证经验看,有两个启发性的结论:一是在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能源消费和能源密度有快速增加的趋势:二是在资源约束加强的条件下,有可能通过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能源消费低增长和经济高增长。而中国有可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资源约束加强的条件下出现能源密度下降。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将资源约束这一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内生到经济系统中,优化经济系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贵州经济自改革开发以来,以瞩目的较高速度增长,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贵州的能源消费也在大幅度攀升,而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环境和能源对经济长期增长的约束问题也是当前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通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来阐述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时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提出促进经济、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4,(15):16-18
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城镇化率也将达到60%,能源资源约束强化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十年,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增长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转移将给中国资源能源的获取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矛盾,集中表现为固定资产增长过快过猛,货币信贷规模出现了聚集性大幅增长;某些产品部门和相关产业部门投入过度密集,供给能力扩张过快;物价水平也出现了较快上升的动向。这些情况,一方面再次引发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性痼症——能源、原材料和运输能力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孕育了在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更大范围经济过剩、  相似文献   

6.
国际能源署10日表示,中国长期存在的电力短缺问题可能影响中国的经济奇迹,除非中国对它的能源工业进行改革。有关能源专家说,中国需要从只注重经济增长转变为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7.
能源依赖型增长模式难以承担俄罗斯经济复兴的重担,“国有巨头”也难以驱动经济创新。  相似文献   

8.
王典 《中国经贸》2012,(16):99-1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能源消耗问题浮现出来,如何协调能源消耗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九十年代开始,内蒙古依靠地区的资源优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能源过度的消耗。研究内蒙古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问题,协调经济和能源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内蒙古历史数据,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情况。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根据内蒙古实际情况,提出内蒙古应当发展循环经济,保持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晓磊 《北方经济》2010,(13):77-78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费量也大幅度增加.以往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国外新能源和节能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表明,能源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需要有可持续性的能源产出作支撑。但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石化能源的有限性已经多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再加之因石化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切都使得世界各国政府重新审视其能源战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零增长”的思路很难被接受。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离不开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既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又要使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引入新的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机制,这种机制表现在调整经济结构,并突出能源、材料和食物结构的转换,中国在解决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也需要建立同样的机制.在具体思路上要体现;调整经济增长指标。重新认识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技术进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建设技术创新制度,完善制度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能源既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能源消费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会拉动能源的消费。同时,经济的增长也促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异常关系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高经济增长却伴随着低能源消费,中国这一特有经济现象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怀疑。本文先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然后利用数据探讨了其原因:能源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结构的优化等等,证实了中国这几年的低能源消费带来了高经济增长并不是虚构的。最后提出了优化能源消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沈策 《魅力中国》2010,(29):48-48
本文首先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作了定量分析,给出了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因果关系,并且为实现能源有效利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明朗 《宁波通讯》2008,(10):14-14
今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许多国家饱受金融、能源、粮食三大危机困扰,全球经济明显减速;国内经济也面临银根紧缩,汇率变动,竞争加剧,能源、原材料、劳务成本大幅上涨等突出问题。一些企业因此深陷困境,举步维艰。以浙江为例,上半年就有1200余家企业歇业关停,上万家企业亏损。但耐人寻味的是,同样面临一系列棘手难题,全省却有上万家企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是无须质疑,也是令中国人高兴的事实;但与此同时,为中国经济高增长作出重要贡献的劳动力低廉等比较优势,正在递减,而能源、土地资源及水资源的紧张。导致经济总体成本急骤增长。高增长与高成本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17.
能源既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制约因素。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投入之间的关联关系。文章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引入了能源要素对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了拓展,通过统计实证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能源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揭示这些比例关系,对我们认识经济增长的规律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脱钩状态一直是研究热点。文章借鉴Tapio脱钩钻石模型,并重新划分和解释了负脱钩、扩张连结、弱脱钩、衰退负脱钩、衰退脱钩和强脱钩的脱钩意义;然后对江苏省GDP和能源消费进行脱钩实证分析,得出江苏省重型化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主要呈弱脱钩状态。该结论表明,重型化经济也可以是实现与能源消费的脱钩,为其他省份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能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郑子彬 《重庆经济》2005,(12):23-24
能源是生产和生活的“血液”。在我国计划经济史上,能源一直是两个先行官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能源伴随着突飞猛进的工业化进程,其稀缺性和重要性更为突出,稍有不慎,有可能崩断经济增长的链条。作为年轻的直辖市,重庆近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人了较为活跃的时期,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把握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能源消费规模、水平与生产规模之间的关系,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益,对于今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6,(12):18-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年均增长率超过9%。近几年,我国又进入了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为特点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2003年GDP增长9.3%。2004年至今年上半年。GDP均保持在9.5%的增长水平。但要看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更多地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实现的,仍然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特点。目前,我国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到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额的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