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岛华新纱厂建成于1918年,创办人周志俊之父周学熙。1925年华新纱厂出现巨额亏损后,周志俊临危受命,执掌了华新纱厂经营大权。华新纱厂在日商纱厂的重重包围之中,以一敌九、孤军奋斗,相持近二十年,不但未至倾覆,反有欣欣向荣之势。究其原因,除外因不谈,周志俊经营思想对路,管理得法,劳资合作,在大部分纱厂只图眼前利益,杀鸡取卵,无发展后劲,一旦受到冲击,纷纷倒闭的情况下,周志俊未雨绸缪以额外收益充裕后程,改善设备,巩固基础,故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当时青岛民族实业的典范。现在,我们探究周志俊的经营思想和治厂方略,仍具有重要的借…  相似文献   

2.
青岛纺织发轫于1902年,至今已有110年历史。60多年前,"郝建秀工作法"、"五一织布工作法"、"五三保全工作法"等发源于青岛的经验推广,曾大大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并创造了"上青天"的辉煌美誉。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上青天"均陷入了困境,青岛纺织老国有企业也承受着"债务负担重、富余人员多、技术装备落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纺织工业发展前景的思考青岛大学王志刚纺织工业是青岛市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为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扩大社会就业、积累财政资金和出口创汇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基地,素有“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之美称,具有技...  相似文献   

4.
棉纺织工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支柱行业,在我国纺织工业中占有最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加入WTO在即,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棉纺织行业必须大力调整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因此了解世界纺织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发展趋势是必然的。一、世界纺织业结构调整趋势综观世界纺织工业的发展格局,在近代200年中已经历了三次较明显的转移;第一次发生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世界纺织生产的中心从东方转移到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第二次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美国、日本和西欧转移到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弹指一挥间 ,1 0 0年过去了。站在世纪的交会点上 ,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百年历程 ,对于中国纺织工业来说 ,前 50年 ,无疑是一部辛酸史 ;后 50年 ,则是在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下谱写的一部自豪史。尽管发展道路不尽平坦 ,但最终还是以世界“纺织大国”的辉煌历史 ,为 2 0世纪的结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姗姗来迟的近代纺织业中国手工纺织业历史悠久 ,技艺精湛。但动力机器纺织工业在中国的发展 ,比欧洲国家滞后了一个多世纪。直到 1 9世纪最后三四十年 ,才姗姗来迟 ,开始起步。当时为适应国内市场对“洋纱”、“洋布”迅速增长的需求 ,上海、…  相似文献   

6.
《中国纺织》2010,(8):35-36
素有"江海明珠"之美誉的通州,历史上素以通达四方而著称,有着千年的建城史,悠久的家纺产业史。19世纪末,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实业救国",垦牧植棉,兴办大生纱厂,开创了近代民族纺织工业之先河,蜚声海内外。进入新世纪来,通州按照"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纺织文化的深厚底蕴,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7.
合力而谋不惧艰险2001到2011这整整十年,是中国纺织业全面融入全球化及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期,同时也是纺织业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国纺织业取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转型与升级的压力。在"十一五"的卓越成绩基础上,"十二五"时期成为了中国建设纺织强国的关键时期,而新颁布的《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  相似文献   

8.
链接     
《中国纺织》2005,(3):28-29
中国纺织业为世界创造了商机人民日报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近日对记者表示,中国纺织工业的开放和发展,给世界纺织业创造了商机。 杜钰洲说,目前中国大中型纺织企业中,外资和港澳台资本占到3成以上,在纺织品出口增长幅度里,外资企业所占的比重超过1/3。此外,中国还从国外购进大量纺织品原料、机械等产品,特别是纺织机械,近年来每年进口达120多亿美元占国内设备投资的一半。 杜钰洲表示,今后中国纺织工业将重  相似文献   

9.
陕西纺织业的现状、问题与出路(五)乔广奇3.将化纤工业放在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就陕西而言,纺织大省、产棉小省的格局,目前已成定局,要想解决原料问题,只能靠发展大化纤来加以解决。就世界纺织工业的发展趋势看,化纤在纺织工业中所占比重将会逐步增大,世界纤...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前期,中国纺织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滑坡,尤其是一些老纺织工业基地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诸多矛盾交叉影响的情况下,纺织工业发展的决策部门,在经国家批准实施压锭技术改造工程的同时,通过政策手段,以“一江春水往西流”,重组纺织工业区域布局结构,形成沿海和内地的新型分工格局。通过“压锭技改”、“东锭西移”,促使沿海地区和老纺织工业基地初级加工能力有序合理的向原料产区、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时沿海地区成为纺织业深加工的发展区  相似文献   

11.
周辉 《山东纺织经济》2012,(11):103-106
家纺业是南通的支柱产业之一。简单介绍了南通家纺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南通地区家纺产品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家纺产品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南通地区家纺产品艺术化与功能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对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配额取消后,阻碍贸易的因素仍然存在,如美、欧盟的设限及反倾销。此外我国纺织企业本身存在很多不足,如出口现状仍是靠数量和低价取胜,品牌不具国际性等。我国纺织业若能借此良机,改变经营方式,提高品质,最终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才能自如参与“后配额时代”的全球竞争。  相似文献   

13.
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从此WTO进入一个没有配额的时代。而发生在我国的纺织品配额争端,反映了中国加入WTO后面对的严峻的世界贸易形势。如何应付“后配额时代”的贸易争端是我国纺织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纺织业作为山东省高密市的第一大产业,在本市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文章以结合山东省高密市家纺新材料产业集群现状,就如何发展家纺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连续遭受外贸壁垒、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困难的中国纺织业来说,无疑又是一场新的严峻考验。一些业内人士甚至宣称纺织业出口即将面临“零利润”的生存困境。本文在分析中国纺织业面临多重压力的基础上,从纺织业贸易摩擦的缓和、产业的升级、以及产品议价能力提升的角度论述纺织品出口退税下调对中国纺织业发展带来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6.
姚蕾 《山东纺织经济》2012,(6):13-15,27
目前,以新能源和环保为主旨的"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工业中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环境问题将成为该产业贸易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发现纺织服装贸易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探讨纺织服装贸易中环境制度的产生及发展,为更好地优化纺织服装行业的低碳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first three months of 2011,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maintained stable growth but was exposed to natural disasters, political turmoil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as well as domestic inflation risk. The following is a review of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s investment activities in Q1.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以纺织产业为例,建立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2004年全国31个省市纺织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认为,我国纺织产业区域发展基本呈现出东中西三级带状模式,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纺织产业实施区位转移的发展战略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协同理论和1999年至2009年中国纺织产业、信息产业的生产总值和产业增加值率数据,运用灰色关联理论模型,研究两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结果说明阻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与信息产业发展的协同程度不高,所以提高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信息化仍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传统出口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保护贸易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市场订单锐减的严峻挑战。2010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额同比上升23.59%,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上升26.23%,服装出口同比上升22.79%,增幅分别比上年扩大了37.08和28.72个百分点,仍保持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大国、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的地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反倾销"仍是中欧纺织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要抓住纺织服装产业战略调整的机会,努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动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最直观的数字角度,对近年来中国-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国-欧盟之间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现状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