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贴现是现代西方中央银行最先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最初于1933年在英国被确立,以后逐渐为其他国家所效法,并一度占据货币政策工具的主导地位。进入本世纪后半叶以来,再贴现已形成从西方发达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列退出之势。我国再贴现业务诞生于1986年,十多年来,中央银行一直在不懈地推广与发展再贴现,力求其成为我国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再贴现业务兴起之际,分析西方再贴现指导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经济背景,将有助于理解再贴现在我国当前的现实地位,并为解决我国再贴现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重要内容之一,适当的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货币政策制度是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的基础,我国以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央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功能。货币政策的执行必须以各式的工具组合为依托,因此如何在具体的经济形势下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实现工具优化,对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角度出发,探究低利率环境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与应对外生经济冲击方面的作用。2013年初,我国央行在借鉴其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实施经验后,同样引入SLO、SLF、MLF与PSL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以达到定向补充流动性的目的。本文综合多个经济发展情况,利用因子回归思想,同时利用大量的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潜在经济因子,进一步通过FAVAR模型来估计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对工业生产和通胀的冲击和影响,即重点分析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促进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化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探讨次贷危机及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出发,揭示次贷危机的本质,并根据我国当前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给出稳定发展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被看作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最重要的两大基本工具。这两大基本工具的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是现代经济高效、顺畅运行的前提和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正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接轨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作用更加凸现。本文拟结合有  相似文献   

6.
通过价格体制改革,到1996年我国经济已结束了高膨胀高增长,达到了低膨胀高增长的经济“软着陆”。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但两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近来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低膨胀下,保持国民经济不低于8%的增长速度,并非易事,为拉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相应的货币政策,从实施效果看,不很理想。1.国家现行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目前,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需求主要是三方面:投资、消费、出口。按经济学理论,刺激国内投资、消费、出口以加快经济增长,应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  相似文献   

7.
浅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作为经济的监管者和调控者,要靠货币政策,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一般情况下,不管哪种货币政策工具,都要通过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指标。但是,中国的利率机制并没有放开,完全是由央行的基准利率执行的。所以,研究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各项指标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可以通过上调存贷款基准金利率来收缩流动性;反之亦然。本文从利率与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从外贸出口、对外合作和旅游业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哈尔滨市对外经济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建议以及新形势下哈尔滨市对外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从外贸出口、对外合作和旅游业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哈尔滨市对外经济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建议以及新形势下哈尔滨市对外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作用与核心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变量,其中,目标变量主要体现在处理好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中介变量包括利率与货币供应量;工具变量则包括中央银行操纵货币政策使用的基础货币、存款准备率与货币结构比三个指标。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率尚未进入货币政策变量系统,而是实行以货币供应量为主的数量型间接调控,其传导机制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货币乘数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重要依据,是国家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部分。2003年以来,央行加大了准备金率调整频率,尤其是2010年以后,央行频繁地调动法定准备金率,几乎把其看作是调整经济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本文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月度数据,对货币乘数进行计算。描述我国近两年来货币乘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的变化。最后对我国频繁地调整准备金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明确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由市场供应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利率改革必将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实施的以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为突破口的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既给农村信用社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给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防范风…  相似文献   

13.
10月29日,央行宣布9年以来的首次加息,将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并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下浮。这个政策的出台可以说预示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开了实质性的一步,金融机构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掌握一定的存款利率浮动权,是货币政策顺畅传导的条件之一,同时也预示着货币政策传导由货币供应量渠道逐渐向利率渠道的转化。货币当局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最终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所谓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专家声音     
<正>周小川:根据经济和通胀走势调整货币政策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31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系列会议上表示,中国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经济和通货膨胀走势进行适应性调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经验表明,货币政策可以为结构改革创造机会,但单纯依赖货币政策也会带来风险。中国经济正在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合  相似文献   

15.
在新千年的第一个年头,我国金融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在宏观金融调控方面,中央银行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手段,扩大内需,积极支持经济增长,其成效已逐步显现。在金融改革方面,为迎接加入WTO后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中央银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出重大举措。同时,我国的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外开放继续扩大。一、一年来我国金融工作成果回顾(一)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针对总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形势,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货币供应量适当增加。上半年,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增加再贷款1500多亿元,同比多增加2000亿元;为加大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增加再贷款333亿  相似文献   

16.
动态     
焦点国务院出台十项措施应对挑战促进增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使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已经有一年多时间。现在判断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与今年年初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总体上看要好于预期。但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农业有多个方面受到很大影响,这是肯定的。而且当前的农业形势又有了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以来,中央提出对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双转向",明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也相应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到"灵活审慎",同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之下,我国开始调整货币政策,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房价、房屋买卖量和成交量影响很大。试析货币政策对我国城镇房地产的调节作用,以启迪有关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0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缓慢回落,致使2000年上半年所形成的良好回升态势丧失殆尽。经济再次陷入通货紧缩和经济波动低谷的困境之中,对于这种状况的形成,货币政策偏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要彻底地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