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樊春  胡胜蓉  魏江 《技术经济》2010,29(10):12-18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通过与制造企业进行知识转移和互动,促进了制造业的创新。本文从互动强度和互动时间两个维度,提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的3类界面——销售式界面、咨询式界面和联盟式界面,剖析了三类界面中的知识转移分析框架,提炼出7个影响互动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了不同界面下这些因素对互动创新绩效影响的机制,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该文将一种特殊形式的技术联盟——核心技术联盟中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6个城市127个科技型企业为样本,研究影响核心技术联盟内企业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知识转移的保障机制及核心企业的支持的中介作用。在初步研究基础上,使用SPSS 13.0对各变量进行系统的数据检验和分析,证实了发送方传递知识的能力、接受方学习知识的能力、被转移知识的互补性与知识转移效率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知识转移的保障机制、核心企业的支持程度是知识发送方传递知识的能力、知识接受方学习知识的能力与知识转移效率的中介变量。最后提出了提高发送方的知识转移主动性的建议,希望能为改进企业技术合作不普遍、知识开放度不高的现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程芬  郭瑾  梁喜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1):157-160
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动因、模式、绩效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展开综述,总结了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研究不足,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供应链研发联盟成为供应链中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在联盟的运行中,知识溢出效应影响着联盟企业的技术结构与创新行为的演进。为了提高联盟分配机制的合理性,必须深入研究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研发联盟利益分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颖 《现代经济信息》2013,(13):137-138
本文以知识溢出效应为基础,介绍了供应链研发联盟的生产过程。在此过程中存在着知识创新,因此,要把联盟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纳为研究的范畴。通过本文建立的产出模型,可以较为客观的体现出联盟进行知识创新后带来的利润,以及在联盟最大净利润的基础上测算出各企业的最佳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6.
张睿  于渤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6):139-142
技术联盟可以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转移是促进技术联盟组织间共同学习和取得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组织公民行为角度提出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研究展望。首先,界定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层次;其次,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对技术联盟主体间知识转移效果的研究内容;最后,给出了技术联盟组织公民行为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研究框架。以技术联盟组织为研究对象构建技术联盟组织公民行为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供应链协同条件下,当上下游企业联盟进行技术创新时,核心知识存在很大的泄露风险,企业会对核心知识采取保护措施。通过比较企业独立创新和联盟创新的不同绩效,以知识转移效率和核心知识保护程度为关键变量,建立不同情形下技术创新收益函数模型。研究表明,知识转移效率和核心知识保护程度越高,联盟整体效益越好。因此,联盟企业对知识的保护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采取适当的知识转移策略提高联盟绩效。  相似文献   

8.
北京在钢铁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方面拥有技术、人才等诸多优势,但研发服务业在运行模式和实际效果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组织形式单一、共性技术研发不足等。对北京地区钢铁领域研发服务业当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首都钢铁产业服务联盟的实际运行状况,对北京地区钢铁领域研发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研发过程的知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研发过程是一种知识活动。结合企业知识理论,指出企业研发过程可以从知识源、知识场和知识活动3个方面进行描述。提出企业研发过程的3种知识场:基于问题的知识场、基于任务的知识场和基于兴趣的知识场。企业研发的知识活动包括知识创新、知识转移、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等,并构建了企业研发过程的知识活动模型,分析了企业的知识活动等与企业研发的关系。研究为企业研发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策略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接收方学习动力、吸收能力以及内部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根据文献梳理提出两个假设,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证明。研究表明,跨国技术联盟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可以作为促进联盟组建的资源或动力,在联盟组建之后也是促进联盟知识转移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