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有一个老头精打细算了一辈子,他挣的钱从不存银行,他把钱全搁在家里。他现在啥活都不干了,就坐在家里数他的钱,数了一遍又一遍,每当他把钱数到“一百万”时,他就欣喜若狂。数钱成了他的乐趣,也成了他的职业。直到有一天,他的钱怎么数也超不出“一百万”。他数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终于清点出,他的钱刚好差一分到“一百万”。  相似文献   

2.
直到16岁,他仍是懵懵懂懂地在学校混日子。那年他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女同学。他给她写了一封情书,她竟然把他的情书贴到了学校的宣传栏里,他感到一种刺心的痛。第二年,他就转学了。在后来的那两年的时间里,他拼命地学习,竟然考上了湖南大学。  相似文献   

3.
高灿 《新智慧》2007,(11):I0019
多年前我跟一位同学聊天。那时他太太刚去世不久,他告诉找说:他在整理他太太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条丝质的围巾,那是他们去纽约旅游时。在一家名牌商店买的。  相似文献   

4.
郭梓林 《新智慧》2005,(14):41-41
有一位朋友的朋友,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公司,职务是销售总监,董事会还应承了一定的期权。临行前,他在我面前信誓旦旦,准备大展宏图,并邀请我抽空去看他。不久。他又告诉我,他要离开那家新公司了,理由是那个企业的化氛围实在太差,而他不适应权力斗争。我感到有点儿惊讶,便问他下一步打算怎么办。他说:“我在家里等着原来的公司找我回去,因为我在那里的业绩很好,而且我走时他们是极力挽留的。”  相似文献   

5.
郭梓林 《新智慧》2005,(5):41-41
有一位朋友的朋友,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公司,职务是销售总监,董事会还应承了一定的期权。临行前。他在我面前信誓旦旦,准备大展宏图,并邀请我抽空去看他。不久,他又告诉我,他要离开那家新公司了,理由是那个企业的文化氖围实在太差。而他不适应权力斗争。我感到有点儿惊讶,使问他下一步打算怎么办。他说:“我在家里等着原采的公司找我回去,因为我在那里的业绩很好,而且我走时他们是极力挽留的。”  相似文献   

6.
立石 《大众商务》2007,(4):57-57
在我们的企业中,有少少中层管理,给领导出谋划策时,一套又一套,滔滔不绝,可问他怎么实施,具体有什么效果,他就无话可说了。因为,他没有实践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常桦 《新智慧》2005,(8):51-51
有一天早上,刘强与其他几个建筑工人,爬上一幢楼的顶部,那天天气极其闷热,而他们所做的工作又异常棘手。刘强当时正在一个架子上工作,他的工友递给他一件工具。就在刘强伸手去取的时候,忽然,一根木条因不能承受他的重量而折断了,他失去了平衡。  相似文献   

8.
虞立琪 《新智慧》2004,(11C):25-26
李书福今年41岁,媒体在描述他时都不忘提到,他是中国目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但至今保持着穿工作服,在食堂吃饭的习惯。自从19岁时离开学校,他一直将工作视为最好的娱乐,他雷厉风行、精力十足。可是,你很难知道他究竟是一位预测天才,还是仅仅是一位劲头十足、不怕失败的草莽英雄。  相似文献   

9.
喊雷 《新智慧》2005,(1):64-64
这是一位马萨诸塞的年轻人,这足一个聪明的小伙子。他进入了耶鲁大学,在那儿学习矿物学,立志成为一位矿物学工程师。由于专业知识精深,大学四年级时,学校以每周15美元的报酬雇佣他辅导那些跟不上进度的学生。当他毕业时,学校将他的薪水从每周15美元提高到45美元,并许诺提供给他教授的职位,然而他拒绝了!  相似文献   

10.
成功之花     
春秋 《新智慧》2005,(6):26-26
成功之花,为卑微的奋进者而绽放 一位青年在英国威廉皇家学院求学。在这里读书的人大多是富有人家的子弟,可这位年轻人衣衫褴褛,拖着一双比他的脚大得多的破旧皮鞋。那些富家子弟见他这套装束,不仅讥讽他,而且栽诬他这双破皮鞋是偷采的。  相似文献   

11.
方回对陶渊明极为崇敬。他在二十一首和陶诗里抒发了“三追”之情,表达了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固穷守节、归隐不求功名的高尚人格精神的追幕,对故园的无限追思及对往事的深深追悔。这都与其有降元失节的行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王艮是明代著名的平民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灶丁出身,立志成圣,一心向学,终成一代平民儒学大师。王艮终身不仕,致力讲学,大胆进行理论创新,他以自然为宗提出了以身为本、百姓日用是道等著名的新的理论观念,独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极具启蒙性质的平民哲学学派——泰州学派。王艮的弟子们继承和发展了王艮的思想,并将泰州学派思想推广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海内外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孔子形象在不同时代被不同程度地改变塑造,更有甚者把他定义为不食人间烟火、天生的圣人,以致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本文意在还原孔子的真实面貌,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孔子形象。孔子并非是一个无所不知、接近完美的圣人形象,他其实是一个普通人,有真性情,高兴了会唱歌,也会开玩笑,伤心了会痛哭,生气了会现于色,看不顺眼时也会骂人,甚至说些过头的话。做事有成功亦有失败,但知错就改,好学谦虚,既受人爱戴,亦会遭受诋毁。  相似文献   

14.
吴子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重要传人。他一生居官办实事,不畏强权,崇尚气节。论文主张"主之以理,张之以气,束之以法"。他的散文颇富文人特色:句式整齐,多用偶句;设譬用喻,辞藻丰富;层次清晰,结构严整;议论深刻,记叙生动。  相似文献   

15.
清代张瀚编纂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收录魏禧《卖酒者传》一文,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传记。文中主人公郭节是一位普通的酒商,因其善酿而致富,但他不仅不为富不仁,而且“平生不欺人”,被人誉为“长者”。他济困扶危,关爱弱少,代人偿债,还人田券,正确地处理金钱财帛,睿智地面对生死寿天,他不仅是一位仁厚的长者,更是一位智慧超群的圣人。郭节的形象对于我们今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精神文明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伯益本名大费,为嬴姓之祖,其名号与本部族玄鸟崇拜有关。伯益历事尧、舜、禹三朝,事迹主要在舜、禹两朝。其事迹主要有佐禹平治水土,担任朕虞执掌山林川泽,佐禹平三苗之乱,长于占岁、凿井和造箭,提倡德治法度、主张勤政爱民等五个方面。伯益因功勋卓著而成为大禹选定的继承人,但后被大禹之子夏启所杀。伯益曾获三个封地:“费”为伯益固有居地,“嬴”乃伯益获姓受封之地,“秦”为最后所封之地。嬴秦先祖历史由伯益而展开。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知情兼胜,早年又接受过西方哲学的影响,他的词作有一种非同传统的"哲化"倾向。"哲化"之词的艺术成就是王国维能够在五代、两宋词之后,在词学史上风标独立、占有一席的关键所在。受哲学理性的影响,其词又钟情于刻画一种表现"清醒"的意象,并时时流露与之相伴的"痛苦"情绪;执着于表现对理想的追求,以及理想落空后产生的疑惑。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是历史上为人称道的好官,也是清代极为重要的人文画家。郑板桥认为人的德与福是辩证统一的,多德多福,所以他强调在处世方面要以德接人。郑板桥对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自信,但他自信而不自大,喜欢自谦,也喜欢赞人,对他人及其作品都非常尊重。郑板桥的报恩情节较重,凡是对他有恩的人都力图报答。郑板桥主张广泛交友,因为交友可以合作,可以相互学习和影响。同时,郑板桥强调交友必须至诚,人与人之间应该讲真实,讲信用,真诚相处。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留学剑桥时在画家罗杰.弗莱的影响下开始接触西方后印象派绘画,从此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产生了"单纯的信仰"。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对后印象派绘画的引入和传播工作之中,广开渠道,多方宣传,除了参与组织画展,利用《新月》《美展》等"公共空间"介绍和传播外,还充分利用"私人空间"向画家和学生推介。不仅如此,长期的艺术熏陶,也使得后印象派绘画融入到了他的诗文创作中,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0.
马格里特最鲜明的特点是精于以写实的手法不断创造出谜一般的超越梦境的逼真的视觉幻想。步马格里特后尘,德尔沃的画也是一种“清醒着的梦”。他以绘画本身所产生的非现实性原则为中心,恰恰以对梦的模拟完成了对梦的偏移;对现实的接近完成了对现实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