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从服务型领导和家长式领导的比较出发,以315份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7.0和LISREL 8.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服务型领导和家长式领导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服务型领导比家长式领导更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更能减少员工的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即服务型领导比家长式领导对中国大陆企业员工具有更高的领导效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本文以自我损耗为中介变量,以人际敏感特质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以中国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306名员工及其直属领导为研究对象进行配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下,工作场所无礼行为负向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2)人际敏感特质正向调节工作场所无礼行为与自我损耗的直接关系;(3)人际敏感特质正向调节工作场所无礼行为与员工建言行为的间接关系。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扩展无礼行为和建言行为的研究视野,同时对于促进企业领导者减少组织中无礼行为的发生、提升员工建言的积极性、提高决策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企业工作场所发生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企业组织健康发展,维持工作场所的关系和谐以及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并介绍了关系攻击的概念及其发生条件,讨论了企业中发生在工作场所的关系攻击存在的差异及导致工作场所中发生关系攻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越轨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场所越轨行为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所中所采取有意识的主观危害组织及他人的行为。本文首先对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分类进行详细解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员工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预警机制,为预防和控制员工越轨行为提供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心理契约为基础,从组织公正的三个方面来研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机制,指出组织不公正会引发员工越轨行为和组织报复行为,进而诱发工作场所暴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富有创造力的员工不仅会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研究以北京、深圳、广州、长沙等多地的五星级酒店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工作场所乐趣、员工敬业度和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所乐趣对企业员工的敬业度和创造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部分中介工作场所乐趣与酒店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分析了组织嵌入在工作场所乐趣和员工离职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通过对310名新生代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离职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新生代员工在工作场所中所感知到的乐趣程度越高,他们想要离开组织的意愿越低;同时研究发现组织嵌入在工作场所乐趣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提高新生代员工的工作场所乐趣,有利于增加员工对组织的嵌入程度,进而降低员工离职意愿.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员工建言行为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已有研究认为组织领导力是影响员工建言的重要因素,但这些研究都与自上而下的领导范式相关,而关于领导反馈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研究却鲜有讨论。因此,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互惠原则,从上下级双向反馈视角出发,考察主管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317份上级-下属有效配对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主管发展性反馈有助于促进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建言行为;(2)工作激情高昂的员工会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建言行为,并且工作激情在主管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3)工作场所压力下的三维度,即工作层面压力、组织层面压力和社会层面压力则在主管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分别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耀 《中外管理》2005,(8):54-55
许许多多用来窥视员工工作过程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开始受到雇主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工作场所安装上了它们,用以查看和掌握员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激发员工情绪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点.以服务行业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组织文化认同对情绪工作产生影响的机理,基于SPSS的回归分析,实证检验支持了组织文化认同是激发员工情绪工作的重要影响要素,其中组织文化认同的情感层能够有效地控制情绪工作中表层行为,认知层文化认同和行为层文化认同则能激发员工的深层行为,并且行为层认同更能激发员工的深层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员工在组织内的工作也日益复杂化和丰富化,员工感受到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越来越多的员工陷入到倦怠的泥潭之中,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逃离工作场所,保留下来的从业人员也都在以一种敷衍搪塞的态度进行工作。虽然整个社会对工作倦怠并不是特别关注,但是实际上工作倦怠在员工工作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员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组织吸引力理论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关于最佳工作场所、雇主品牌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吸引力的概念:组织(企业、工作场所)所具有的,吸引外部人才,保持并激励内部人才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吸引力预期和组织吸引力感知两部分。组织吸引力的本质是企业满足员工各种需求的现实能力、可能性估计和期望的实现程度。文章进一步阐述了组织吸引力评价的相对性、动态性等特征,以及其影响员工行为的过程。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综合,文章归纳出了组织吸引力七个层面的内容要素,阐述了组织吸引力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几个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3.
员工工作偏差行为不仅会影响自身,更会影响其他员工和整个企业绩效。本文试图寻找工作偏差行为及影响因素内在联系的理论逻辑,为企业实现员工的有效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400名企业员工为样本,考察了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过程,并探讨了员工性别与工作-家庭中心性在其中的复杂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工作繁荣完全中介二者之间的关系;工作-家庭中心性对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员工工作繁荣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具有性别差异:对于男性员工,工作-家庭中心性负向调节二者关系,但对于女性员工,工作-家庭中心性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组织与管理者应积极实施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帮助员工实现工作繁荣、结合员工个体特征开展家庭支持工作、关怀女性员工并塑造性别平等氛围等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员工创新行为是工作情境因素和个性特征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以中国企业员工为对象,通过引入组织情境与个性特征——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效能感,深入探讨了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权变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对近300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工作特征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氛围显著调节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行为间关系:组织创新氛围有利于创新时,工作特征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且影响较大;组织创新氛围不利于创新时,工作特征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但影响较小.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效应部分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过劳(burnout)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场所因工作时间过长或工作压力过大而呈现出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状态。通常情况下,过劳员工不仅会伴随失眠、健忘、头痛、胸闷等生理症状,而且还会伴随着情绪低落,工作热情丧失等心理症状。更为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员工的精神崩溃或猝死。由于过劳症状是员工长期疲劳的累积而引发的,其形成过程十分缓慢而不易被人觉察。因此,员工过劳现象很容易被企业的管理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17.
孙庆  赵楠 《企业导报》2012,(11):170-171
本文在针对提高员工幸福度提出三种以员工为中心的积极工作干预模式的基础上,包括甄选法、培训法和情境工程法。并选取了工作特性(有机式和机械式)和工作场所(硬性和软性)两个维度构建了员工工作的不同情境,结合积极工作干预方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亲顾客偏离行为是指一线员工以帮助顾客、维护顾客利益、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为首要动机,在服务交付过程中有意识偏离组织正式规章制度、服务规程或政策禁令的一种角色外行为。本文立足于亲顾客偏离行为"亲顾客"与"偏离组织规则"这两个特征,系统性揭示员工亲顾客偏离行为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后果。在形成机制方面,揭示了服务型领导通过激发员工的心理安全感与工作自主性,来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最终促进员工的亲顾客偏离行为,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冒险倾向在上述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影响后果方面,揭示了亲顾客偏离行为的双刃剑效应,既能引发涉事顾客的感知优待与赞许他人的道德情绪,促使其做出积极的服务评价;又会引发同属顾客的不公平感知与谴责他人的道德情绪,致使其做出消极的服务评价,涉事顾客的涉入度在上述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本文有助于科学地认识、评估并有效引导员工的亲顾客偏离行为。  相似文献   

19.
职场八卦是指工作场所中关系较近的两名或少数几名同事在被讨论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评价的行为.不同内容、目的、效价的职场八卦会对员工工作的不同方面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受影响的方面包括:绩效水平,工作态度,组织公民行为水平,工作偏差行为水平,同事间人际关系,组织内人员相对地位,员工自我认知等.然而,这些作用均不是绝对的,会受到公司文化和氛围,情景因素,八卦所涉及人员间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对职场八卦的研究还需要将更多存在于职场的变量考虑在内,建立更为直观、系统的模型,并开发更有效的实验范式,将控制性强的实验室研究与样本量足够大的田野研究相结合,探究职场八卦产生作用的具体生理、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本研究探讨了组织内员工加班行为的个体差异因素,即工作安全感对加班行为的影响和员工核心自我评价在这一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基于3576人的“中国企业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调查”样本,本研究采用阶层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首先发现员工的工作安全感与其加班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调节了工作安全感与加班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具体地,当员工具有较高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时,其工作安全感与加班行为之间的负相关相比低核心自我评价的员工更强;而当员工具有较低的核心自我评价时,其工作安全感与加班行为之间的负相关不显著.针对本研究数据的双层嵌套性,在分别控制城市和企业两个分组变量的情况下,本研究假设均得到了一致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