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王子谦 《商业文化》2018,(19):10-10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7月4日公布《海南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明确单位或个人申请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应向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申请书、具体方案和项目论证报告。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生效前已实施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活动,该办法明确应在其颁布实施之日起12个月内完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申请手续。  相似文献   

2.
潘志  李飞 《商场现代化》2015,(2):162-163
三沙市具有特殊的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发展海洋海岛旅游产业的潜力和优势。通过对三沙市旅游文化资源和发展海洋海岛旅游产业障碍因素的梳理,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推动三沙市海洋海岛旅游产业发展,不但有助于发展南海地区海洋经济,还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3.
我国无居民海岛资源丰富,当今海洋发展战略被提上日程,作为重要资源的无居民海岛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其开发利用关系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居民海岛通指不属于居民户籍管理的住址登记地的海岛,而无居民海岛权利归属的界定是合理科学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前提。相关权属的界定可以有效实现无居民海岛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海岛经济属于海洋经济的一部分,海岛公共服务对海岛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海岛公共服务的内涵,指出海岛经济的发展与海岛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当前海岛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海岛公共服务存在供给主体单一,公共设施落后等问题,针对海岛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海岛公共服务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亚西岛不仅有热带海岛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同时也是中国唯一有几百年历史的珊瑚民居古渔村村落的岛屿,其特有的珊瑚民居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保护,破坏严重。西岛旅游开发应走出现有的海岛观光娱乐单一模式,利用海岛的自然人文特色进行深层次的旅游开发,开发保护双重手段,展现其旅游文化和海岛生态魅力。  相似文献   

6.
舟山群岛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舟山市旅游资源的特征及海岛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舟山市海岛休闲旅游产品、岛屿专项旅游产品、海岛文化旅游产品、海山风光避暑疗养产品、战争史迹遗存海洋主题旅游产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构想,以提升舟山市海岛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许多国家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加紧开发利用海洋。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约7000多个。海洋蕴藏丰富的资源,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国资源短缺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走向海洋。”  相似文献   

8.
海岛是我国海洋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复合区域。当前,我国海岛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海岛经济的发展模式中,保税模式尚属新兴,有着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潜力。本课题引入梅山岛建立保税区谋求发展的实例,在对本地企业、政府的访谈调查以及对百姓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梅山岛与传统四大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梅山岛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梅山岛保税模式的民生分析三种角度,对设立保税区此种新型海岛经济模式的发展现状加以展示,以便为浙江省发展海岛经济提供保税新思路与政策新支持。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一名岛主?在有意投资的这座无居民海岛上,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需要投资多少才能收回成本?像任何一个项目一样,无人岛岛主之梦在启动前,一份论证报告以及开发方案是必须的。这份报告不仅是自己存底一份"可行性报告",更需提交给海洋主管部门,是申请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法定文件。国家海洋局认定属下四家机构有资质出具上述论证报告以及开发方案,并规定,国家和省级海洋主管部门只依据由这四家资质单位编制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和《无居民海岛使用项目论证报告》,进行用岛项目的审查。这四家机构分别是,位于青岛的第一海洋研究所、位于杭州的第二海洋研究所、位于厦门的第三海洋研究所,以及位于大连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我们连线了四家资质单位中的三家,以获得多角度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汪小勇 《消费导刊》2011,(1):115-116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不断提高,海洋开发与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海洋卫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海洋环境监测,海域使用管理、海岛保护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伍鹏  吴蔷 《商场现代化》2007,(36):240-241
<正>一、大力发展海岛休闲旅游是提高宁波旅游国际化程度的必然选择海洋旅游业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流,海洋旅游业产值在发达国家一般都占整个旅游业产值的三分之二左右。宁波位于我国东海之滨,海岸线总长达1562km,共有大小岛屿700多个,占浙江省岛屿数的17%。除渔山列岛离大陆较远外,其余大都在近岸分布,且大部分属于无人岛。宁波海岛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2.
朱珊 《光彩》2011,(10):1
看过蒲岐镇屠鲨的报道之后,感触颇深。姚明那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广告词一直响彻耳畔。鲨鱼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顶级的掠食者,维持着海洋的生态平衡。而中国是鱼翅和其他鲨鱼制品最大的消费市场,每年至少有7000万条鲨鱼为满足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而被捕杀,难道这个数字还不足以提醒那些吃鱼翅的人们该住口了吗?今年五月,一名香港的摄影师让人们认识了蒲岐镇这个地方,那些  相似文献   

13.
朱珊 《光彩》2011,(10):1-1
看过蒲岐镇屠鲨的报道之后,感触颇深。姚明那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广告词一直响彻耳畔。鲨鱼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顶级的掠食者,维持着海洋的生态平衡。而中国是鱼翅和其他鲨鱼制品最大的消费市场,每年至少有7000万条鲨鱼为满足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而被捕杀,难道这个数字还不足以提醒那些吃鱼翅的人们该住口了吗?今年五月,一名香港的摄影师让人们认识了蒲岐镇这个地方,那些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也将战略目光从陆地转向了海洋。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劣势、存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保持传统优势项目、港口建设、发展临港大工业、科学开发海岛、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区域合作、产业转型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海岛不陌生,旅行的途中,如尤物。我们谈海岛,嘴上常说的词有:塔希提、波拉波拉、夏威夷、马尔代夫、塔斯马尼亚、大堡礁、西西里、圣托里尼、巴拉望、毛里求斯、塞舌尔、留尼旺、特立尼达……海岛美轮美奂,如天堂般,在我们主动行走的日历中。我们热衷全球移动。但是,中国海岛知多少呢?"中国海岛,面积500平米以上的超过6500个,岛屿海岸线超过14000公里,有常住居民的岛屿460多个,人口近4000万,其中台湾、海南岛及港澳地区就有3000多万人。"这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海岛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味着中国有超过6000个的美丽海岛几乎"无人"。也意味着,爱岛者至少有6000次"跳岛"的机会。但是,这些海岛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6.
略论青年海岛旅游产品的开发——以舟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滨  叶娟 《商业研究》2003,(9):179-181
舟山群岛以海岛资源丰富著称,是中国近海最大的群岛,地处杭州湾外缘,背靠经济发达、人均收入较高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分布也较集中,这一带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独缺海洋景观。因此,依据舟山群岛旅游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应大力发展青年海岛旅游。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旅游产业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在促进各个省市、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激发了海岛旅游度假战略规划的调整。就目前我国海岛旅游度假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而言,除需要结合海岛特色进行个性化开发外,还需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区域统筹构建。本文以玉环海岛群的开发为案例,结合其开发的状况及发展趋向,就海岛旅游度假资源的利用和优化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呈差异化趋势,海岛旅游因其独特地理和文化特色备受青睐。在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总体倡议中,舟山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交汇点。作为中国海岛旅游极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舟山群岛依托国家战略背景以及自身独特的海洋文化底蕴和观音文化内涵,成为业界瞩目的世界海岛旅游胜地。但舟山海岛旅游要可持续发展,还需突破自身短板劣势,紧握政策红利的同时,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塑造离岛旅游品牌;构建"旅游+"、"+旅游"模式;强化监督管理,优化离岛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体验经济这一时代背景下,海岛旅游因充分调动旅游者体验需求,故逐渐成为海洋旅游产业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现通过对海岛资源的整合分析、具体优化,从游客视角出发阐述相关产品转型升级的方向,以及以海岛度假为目的融入地方渔俗文化;以休闲享乐为体验举办特色节庆活动;以康体漫游为特色打造温泉养生品牌;以军旅红海洋蓝为主题落实文旅融合理念等对策,以实现辽宁省区域内海岛旅游产品有效转型这一预期目的,使得辽宁省旅游产业长久发展,推动整个东北地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海洋环境污染的加剧、捕捞强度不断加大、渔业资源日益衰退、渔业成本不断增加,渔业形式日益严峻,以近海捕捞为主的衢山岛传统渔业是目前为止许多海岛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渔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当务之急。海岛经济发展何去何从,为此,以衢山岛为例的实地调查是否能为为传统渔业的发展多一份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