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浙江民营经济增长要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要素投入角度,对浙江民营经济的高速增长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计量分析,揭示了制度改进与技术进步是推动浙江民营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资本积累的作用其次,而劳动投入贡献最少.从走势看,近几年浙江民营经济总体呈粗放型增长态势,主要表现为以高强度的资金投入来推动经济的高增加.随着体制优势的不断淡化,以及宏观调控对投资的影响,要继续保持浙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务之急,是大力加快技术创新,转变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民营经济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1世纪,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力量中,民营经济是中国民族经济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坚力量之一。本文对民营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些措施,以求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做成部分,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吉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渐影响着吉林省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吉林省经济的重要支撑。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经济正在逐渐发展起来。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休闲经济在吉林省的发展和推广。本文将会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休闲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只有保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才能有效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因此,促进锦州市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对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锦州市民营经济呈现出的特点1.发展迅速,对锦州市发展贡献越来越大锦州民营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遍布于锦州市的各个经济领域。锦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于1979年7月,锦州市革委会批准市工商局《关于个体工商业户登记发证的请示  相似文献   

5.
肖梅 《商展经济》2023,(5):34-36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和重要支撑,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贡献。本文在分析湖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湖南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三高四新”战略下湖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迅猛发展,迎来了它的春天,在未来中国发展起到了重大突破。在党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顶力支持下,民营经济快速、平稳、健康发展,民营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已占有一席之地,它弘扬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用。民营经济在投资、纳税、创汇以及科技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民营经济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力和纳税主体,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民营经济已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力军,民营经济必将成为新世纪振兴我国经济、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主力军。本文将从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04,(14):34-34
2003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9200亿元,民营经济所占比重达到70.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47亿元,民间投资占57.4% ;外贸出口416亿美元,民营经济占36.5 %。其中,民营经济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271亿元,销售总额6899亿元,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3124亿元,出口创汇额1211亿元,这四项指标已经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民营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今年2月初,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消除制约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连云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现状,测算民营经济产业产值与结业结构的偏离度,发现连云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民营产业结构的优化关系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意义重大。连云港市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民营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民营产业结构高级化;搭建民营企业服务平台,推动民营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改善民营经济信用环境;强化政策激励。为民营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障;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抓住江苏沿海大开发机遇。推动民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推动经济增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增加财政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民营企业本身,还是其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创新机制,遏制民营经济下滑趋势,保持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0.
民营经济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当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江西省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缓是制约江西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江西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原因进行研究,探求江西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培育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促进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永芬  洪娟 《商业研究》2006,(16):146-148
民营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针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困境,县域经济民营化、培育民营经济产业集群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通过透析影响黑龙江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借鉴江、浙培育县域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对推进黑龙江省县域民营经济产业集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富民强县的现实需要。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实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3.
民营经济是观念经济,是战略经济,是百姓经济,是政策经济。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要突破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五大"瓶颈",充分激发民间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政府"加速器"的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而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足,使民营经济在东北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软肋”地位,这严重制约了东北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分析东北工业的特点,要改变东北民营经济现状,必须消除体制障碍、多渠道促进民营资本的增长和消除产权壁垒并通过要素跨地区流动及异地整合效应等来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钱峰 《商》2014,(15):75-75
近年来安徽省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规模与实力进一步增强,对全省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与目前经济发展目标相比,安徽民营经济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融资难度大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突破金融体制制约瓶颈,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促进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民营经济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推动力量。广东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仍存在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应采取放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大扶持力度等政策加以扶持 ,促进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导刊》2006,(6):39-40
2005年以来。青岛市认真贯彻国务院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36条意见”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民营经济工作作为“兴市富民”和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一项主要举措,推动民营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截止目前,全市民营经济注册户数为34.7万户,同比增长14.2%。民营经济注册资本金累计1713亿元,同比增长15.2%,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首位,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一年,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雷巧云 《商场现代化》2010,(20):182-182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民营经济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1世纪,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力量中,民营经济是中国民族经济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坚力量之一。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民营经济从20几年前的"尾巴"地位到今天占住国民经济有大半个江山,充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本文结合瑞昌市的实际情况,对民营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些措施,以求在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获得了出人预料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民营经济进入到持续、高速、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到1993年,在工业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民营所占的比重已分别增加到56.9%和60.3%;1994年又分别上升为60.0%和68.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中发展最快的是以“投资风险意识高、人员素质高、产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为特征的民营科技企业.自80年代初,中科院的部分科技人员创办第一家民营科技实业起,到1994年,民营科技企业已达4.1万家,其技工贸销售收入总额突破1600亿元,人均10万元;上缴国家税收100亿元,利税总额220亿元,出口创汇20亿美元.现实表明,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不再处于“补充”地位,而是已占“半壁江山”,尤其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后来居上,已迅速成长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