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加强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现状.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已经形成了迫切需求和强烈愿望。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保护农村生产力.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湖北省老河口市从2003年7月1日起在全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对此我们作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2.
潘江 《中国金融》2006,(15):62-63
作为广东省较早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阳江市自2002年以来不断创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思路,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全市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不断上升。至2005年底,阳江市农村合作医疗累计筹集资金5748万元,共有34737名因病住院农民得到补偿,累计补助金额2912万元,大病救助2206人,累计金额398.5万元,有效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和看病难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但试点过程中也暴露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小病不保、大病保不了”等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我省自2003年8月起开始试点以来,试点面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提高农村居民卫生与健康水平,有效保护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目前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还十分薄弱,大部分农民得不到切实可靠的健康医疗保障,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稳定器”和“减震器”。北京市通州区从2003年开展试点三年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状,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欢迎。我们财政部门将加大支持的力度,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序、稳步地前进。  相似文献   

6.
江苏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切实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从2003年7月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省政府提出到2005年,在全省基本建立起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此过程中,江苏保险业发挥行业优势,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地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南省鹿邑县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县委、县政府把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持农村社会安定,密切党和政府同群众关系,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大事来抓,积极探索,引导和管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群众互助互济的社会性医疗保健制度,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有效途径。鹿邑县在总结试点经验的  相似文献   

8.
寿阳县是山西省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十五个县市之一。实践证明,农村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是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病有所医”的客观需要.也是弥补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不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要求。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随着政府不断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持力度,对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实践上看,  相似文献   

10.
从1997年起,怀柔区委区政府从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出发,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以农民大病医疗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并对这一措施不断调整完善,取得了较好效果,有力地遏制了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一、怀柔区1997-2002年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试点情况怀柔区总面积212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88.7%。区辖12个镇、2个乡,  相似文献   

11.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前提是建立农村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果没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将对养老保障有直接的冲击。而建立农村社会救助是政府和农村集体对农村无力缴纳养老保险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人的直接救助,是养老保障的直接补充。  相似文献   

12.
Z县作为全国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首批试点县之一,从2003年8月份起,经过4年多的运行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对Z县2005年、2006年合作医疗基金筹集、基金使用、基金结余及住院报免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农民现在实际享受合作医疗保障的大致水平,归纳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要作用。浙江省江山市积极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4年12月1日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大为减少,同时也暴露了  相似文献   

14.
我国推行农村小额保险的背景一、我国农民缺乏人身保障我国有9亿多农村人口,其中许多人没有任何保险,农民因灾、因病致贫、老无所养的例子比比皆是.保险过去对农村很少涉猎,传统的商业保险主要针对中上收人阶层,未考虑城乡差异,超出多数农民的购买力,有些农民在不得已情况下,竟有购买半份保险之事.  相似文献   

15.
崔强 《山西财税》2006,(4):41-4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这项制度的推行,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较为普遍,已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障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为解决这个问题,已先后两次尝试“恢复和重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成效甚微。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200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国家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这不仅再次表明党和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也预示着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将再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据国家卫生部2004年11月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6月底,  相似文献   

17.
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潍坊市财政部门,把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把目光盯向农村最贫困群体,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和生活无助的农村居民,及时建立、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村贫困居民享受到公共财政的温暖。2005年,潍坊市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农民达到3.8万人。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大病保障水平,云南省红河县从2014年起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住院二次补偿,将补偿起付线由1万元降低到0.3万元。这一政策措施保障了参合农民的医疗保障权益,减轻了参合农民重大疾病医疗负担,杜绝了有病不敢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出现。2014年,全县农村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19.
韩德 《中国金融》2005,(23):58-59
2001年11月,太平洋寿险公司与江苏省江阴市政府在多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联手共同创建了后来被称为“江阴模式”的江阴市新型农村住院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江阴农保),并一举获得成功。经过四年的运作,江阴农保的参保人数由首年的79.2万人增至94.4万人(含外来务工人员),参保率达到103.34%,农民满意度超过94%。江阴农保开展四年多以来,医疗保险基金逐年扩大并实现了平衡运作,补偿结报的比例逐年提高,有效缓解了江阴市农村以往存在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创建了农民、政府、保险公司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切实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早在90年代初,江苏基层保险公司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就尝试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由于种种原因,均未能持续。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保险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保险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