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强调:干部监督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重点环节是干部选拔使用,根本要靠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当前要进一步搞好《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和对群众信访举报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重点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防止、杜绝干部“举病上岗”、“带病提职”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俊强 《当代陕西》2005,(11):52-53
要使干部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就要抓住关键环节,强化有效措施。一是要着眼于防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带病提拔”,突出干部选任环节上的监督。要在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已推行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干部工作的党员和群众知情机制,实行空缺职位公示制、干部推荐预告制,把不同类型的干部选拔任用资格、条件、方法及当前领导班子职数配置与空缺情况提前公示,让群众先知情;再推荐:要建立干部工作的党员和群众选择机制,将选拔任用干部、调配安排干部的过程和结果采取公示等办法进行公开,通过扩大群众的参与程度减少在干部推荐、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们陈仓区针对以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选人视野不够开阔、干部晋升机遇不均、群众参与面较窄、部分人才被埋没等问题,积极探索和创新干部初始提名方式、推荐考察方法和新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从2005年8月以来,采用“三推一考察”的办法,先后7次在教育、  相似文献   

4.
扶风县最近在调整干部过程中,坚持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拔权和监督权、实行“双推双考”和“五线选优”两种方式,提拔使用了4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并储备了一批年轻优秀后备干部。  相似文献   

5.
千阳县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三个三”用人新机制,着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强力推进干部选任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强调必须“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不仅抓住了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而且也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当前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渭城区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在全区架起了干部选拔任用的“高压线”、“防火墙”,有效地解决了干部选拔任用责任不清、事实不符等问题,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是科学确定记实内容。将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及责任人全部列为记实内容。重点对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四个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记实。  相似文献   

8.
薛波 《当代陕西》2006,(9):50-50
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它对于选准用好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要由考察人员通过考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比较,做出评判,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察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及主观上的努力。而从目前干部考察工作实践看,组织(人事)部门的考察人员人数偏少,遇有突击考察或考察任务繁重时,只能从其他部门抽调人手参与考察。而抽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有的没有从事过考察工作,从而会出现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使考察工作走马观花;一些考察人员政治素质不足,工作中不坚持原则,工作不深入,责任心不强,使考察工作失实;一些考察人员业务能力较弱,对干部考察的程序、方法,要求不够熟悉,不能有效地组织考察工作正常进行;有的考察人员缺乏辨证思维,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不能正确把握德才标准。这样考察的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因此,笔者认为,应制定严格的干部考察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相对稳定的干部考察人员队伍,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坚买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9.
袁元  孙夏力 《当代陕西》2009,(12):21-23
中央对“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是‘低龄化’”的再次重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新要求,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信号灯。  相似文献   

10.
钟岩 《当代陕西》2010,(10):49-49
干部选拔任用原则是选人用人的基本遵循,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但在少数人眼中,组织原则乃“抽象”之物,是可以随意“放松”、任意“变通”的,甚至是可以用来“交换”的。他们或利欲熏心,把手中权力作筹码,拿原则作交易;或为编织关系网拉人脉、留后路,对丧失原则的事一味迎合,甚至鞍前马后做工作,送“顺水人情”;  相似文献   

11.
乔军 《当代陕西》2010,(6):38-38
“四项监督制度”把选人用人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都纳入监督范围,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在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体系,破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创新,为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了制度保障,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王化欣 《当代陕西》2008,(11):22-25
省委日前转发的《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认为是我省扫除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又一件有力武器。《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切实提高我省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12,(1):61-61
问题:在干部任用过程中,常常会碰上这样的情况一名干部,在某一岗位上,或在某一地方工作起来总是不那么顺,结果是上级不高兴,下级也不满意,自己更是憋了一肚子气。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一旦换一个工作环境,那么众人眼中的“庸人”却往往能够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4.
马俊林 《科学决策》2006,(10):31-32
落实“重在群众认可”是我国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方向,也是克服用人腐败的根本措施。实践发现,“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否科学决定着这一目标能否落实。笔者认为,干部选任具体实现方式的科学化,是指程序项目的固定化、程序内容的计量化和程序过程技术化。  相似文献   

15.
崔光华 《当代陕西》2008,(12):35-35
近些年来,我们在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中形成了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扩大干部选任民主是加强干部监督的根本方向。在干部工作中,我们积极拓宽渠道,为群众有序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干部工作中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领导干部选人用人权力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西安市碑林区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工作新增了一项内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调查。全区61个单位的干部职工和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每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测评及征求意见表》: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09,(6):66-66
问题:在干部任用过程中,常常会碰上这样的情况:一名干部,在某一岗位上,或在某一地方工作起来总是不那么顺,结果是上级不高兴,下级也不满意,自己更是憋了一肚子气。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一旦换一个工作环境,那么众人眼中的“庸人”却往往能够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令人刮目相看。你若作为某一单位的领导,对此现象有何看法?请谈谈。  相似文献   

18.
王智  刘巍 《当代陕西》2008,(10):35-35
今年以来,南郑县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靠拢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大干部监督力度,提高干部监督管理水平,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共建平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暂行规定(试行)>,紧紧围绕干部任前、任中、离任三个环节,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拓宽监督领域,使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具体做法是严把"四关".  相似文献   

20.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公众越来越期待更大的话语权。近来,网上发动的“全民考察”和“全民面试”,提醒我们注意一个事实:选官用人是最具焦点性的公共事务,公众对其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渴望急迫。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这与民意高度契合,表明中央决心加大民众对官员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话语权。民众对干部最看重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