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中央1号件及相关惠农政策激励下,江西省樟树市突出建基地、育龙头、拓市场,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培育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宜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带动就业达8000多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业龙头企业32家、固定资产达6亿多元,带动农户5.8万户;有药业、生猪、蔬菜等专业协会6个,各类农产品运销联合体931个,85%以上农副产品实现外销。2005年,农业产业化中仅农业龙头企业上缴税收达8000多万元,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人平实现增收153.65元。  相似文献   

2.
和元 《开放潮》2003,(9):48-49
创建于1983年的福建圣农实业有限公司,在福建省欠发达地区的闽北光泽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牵手肯德基,作为该跨国公司在中国南方的最大供应商,发展到如今,资产总额达5.8亿元,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利润3375多万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9亿元。共带动1.2万户农户增收致富,年均增加农户收入达4050万元,户平均增收3546元。 圣农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对“三农”与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拉动地方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笔者对某地农业产业化部分龙头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一、基本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从1996年以来,某地农行累计投放了9.8亿元贷款,支持发展了龙头企业300多家,带动农户万余户,促进了农民的有效增收;重点支持了粮油、饲料、竹木、食品加工以及制药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总体上看,该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状态较好,其特点呈现“四性”:一是龙头企业的辐射性;二是龙头企业经营的规模性;三是龙头企业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漳平市立足本土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规模经营”的农业结构调整路子,呈现出“产业支撑,龙头带动,基地辐射,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据统计,到2003年底,漳平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4个,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2万亩,带动农户2万户,实现产值1.5亿元,增加农民收入100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29个,从事农产品营销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8家,营销人员近6000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在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选准着力点,推进农业产…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江西省南昌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围绕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有重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全力参与组建、领办、引办专业合作社141家,发展市级龙头企业21家,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5.8万户,累计销售收入10.78亿元。这些大大影响和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走出了一条引领农民快速致富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下半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政策,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在金融危机中遇到的突出困难,龙头企业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上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保增长、促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20.15万个,带动农户9808万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1797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7.4%、3.1%和9%;各类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4701.81万人,比上年增长了12.4%.从各地情况看,2009年上半年呈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出向好的趋势,情况比预料得要好.  相似文献   

7.
从2006年底开始,浙江省台州市积极构建以供销合作社为骨干,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相互联合、相互参与的“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发展“三位一体”农民专业合作社187家,紧密联结社员16237户;共发展5家农信担保公司,为全市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累计贷款担保3629笔4.68亿元;共发展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累计存贷4亿余元;共带动农户45.93万户,种养面积27.5万亩,每年可带动农业产值13亿元。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几年来,江西省南昌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自己工作重点,围绕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有重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全力参与组建、领办、引办专业合作社141家,发展市级龙头企业21家,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5.8万户,累计销售收入10.78亿元。大大影响和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走出了一条引领农民快速致富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郓城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确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工作思路,围绕资源抓加工,围绕产业抓龙头,围绕龙头抓基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达到186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4.5万户,占全县农户的45%;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一直是三农问题专家重点关注的话题。在市场稳健成长阶段,健全的农业产业发展机制,可以达到龙头企业、参与农户和当地政府三赢。吉安县温氏禽畜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从2005年9月份奠基,到2008年底,短短四年不到的时间,温氏使该县年肉鸡出笼量从20万羽增加到2600万羽;1600户农户直接参与,覆盖了该县所有1C个贫困乡镇和70%以上的贫困村;8013余户低收入户得以在家创业,年人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温氏自身也成为该县第一个产值超亿元的最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全国扶贫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摸清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状况,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的信贷管理水平。近期我们对全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全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与信贷扶持现状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3家、省级龙头企业191家。这次调查采集到数据的有149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141家。与农行有信贷关系的73家。这149家企业的总资产101.8亿元,户均6832万元,总负债66.2亿元,户均4443万元,平均负债率65%;实现总产值155亿元、销售收入175亿元…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扶风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辖9镇3乡205个行政村,总人口47万,其中农业人口43万,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扶风县供销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助农增收、供销社增盈的发展之路。截止2003年底,全系统增育发展龙头企业4户,创建各类专业合作社6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112个,兴建各类市场6个。通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民33800户,年销售农副产品7500万元。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也促进了供销社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宝鸡市供销社把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供销社的战略任务和改革方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供销社形成的“五大载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市场、村级综合服务站)优势,引导农民进市场,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探索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新途径,使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框架初步形成。培育发展龙头企业14户,创建各类专业合作社121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470个。推销农副产品2.3亿元,带动农户11.3万户,占全市产业化经营比重的29.3%,帮助入社农民人均增加收入38元,推动了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通过参与农业产业化有力地促进了供销社经济效益的提高,全系统在2002年盈利145.3万元的基础上,今年  相似文献   

14.
区县     
[沙坪坝区] 2.9亿助推曾家现代都市农业园建设近日,沙坪坝区“国泰金水农业园”建设项目通过评审,投资2.9亿元的现代都市农业生态园即将落户曾家。该生态园将整治土地2000 亩,发展花卉苗木4000亩,建成“一河、两湖、五山、六峰”的特色生态园,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项目区300余户农民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外引、内启、嫁接、整合",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演变。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由2002年底的2家发展到40家,年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利税2.25亿元,带动基地农民人均增收2320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54.5%。  相似文献   

16.
个私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崭新的发展领域。近几年来,攸县县委、县政府坚持工商部门“引”,税务部门“优”,金融部门“扶”,政治部门“保”的四字方针,在税费征纳、土地征用、供水供电、子女入托等18个方面给子政策优惠从而使涉农个私经济突飞猛进,户数由1995年的3000余户发展到目前的1.2万户,从业人员由8000多人增加到3.6万人,从事农业产业化的个私经济产值由1995年的5.7亿元增加到21亿元,增长2,6倍。该县越来越多参与农业产业化的个私经济户呈现出三大喜人特色:一是由生产型向专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江浩 《江苏经济》2001,(5):38-39
近年来,苏州市依托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快和传统的种养、加工优势,调整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全市农业出口创汇2.58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15个,合同利用外资3213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806万美元。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累计引进农业外资项目103个,累计合同利用外资3.2亿美元,到帐外资11亿美元。外向农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现有全市粮经比例达到54:46,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6% 。全市具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95个,直接带动了40万农户和82万亩种养业基地。去年全市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亩均增加值分别为566元和34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90元,增长3.4%/  相似文献   

18.
从90年代初期起,我们就着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狠抓科技兴农,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已基本形成。1995年全镇实现农业(含其延伸产业)产值达1.46亿元,相当于1990年的2.2倍,增加值近8000万元,增长138%;家民人平纯收入1800元,年平增加240元。有六成多的农产纯收入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农户存款达1200万元,翻了两番多。农业产业化给广大农民带来新希望。我们感到,大力培植主导产业,建立一体化经营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是实现农业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十五"期间广东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数据,分析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效果。文章采用广东省21市的截面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认为农业龙头企业每增加销售收入1万元,平均带动1.82个农户,每增加固定资产1万元,平均带动5.95个农户。  相似文献   

20.
孙国琴 《老区建设》2007,(11):36-37
万载县地处赣西北边陲,近年来,万载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立县,有机富民”、“打造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的战略决策,大力实施现代有机农业产业化扶贫,全县有机农业生产乡镇由最初的茭湖乡发展到仙源乡、高村镇、赤兴乡、三兴镇、岭东乡、罗城镇、白水乡等9个乡镇,面积由2000年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6.5万亩;产品由一个发展到30个,并通过BCS、ECOCERT有机认证,有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一家发展到6家,年产值达2.1亿元,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其中有2家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家属市级龙头企业。为解决劳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步伐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