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随着国企改制的进一步深化 ,国企改制中的成本费用支出问题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做到既减少国家作为所有者为推动企业改制而付出的成本支出 ,又能尽快推进国企改制进程 ?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一、降低国企改制的机遇成本企业改制的机遇成本 ,就是企业在改制的最佳时期 ,为达到改制的目的 ,所付出的最合理的费用支出。机遇成本受两方面的行为因素制约。一是企业行为 ,即企业是否能够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同行业现状及走势 ,根据企业实际 ,果断地提出企业的改制规划和方案 ,并在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本身具有商品属性,是商品就应该流通。通过国有产权的顺畅流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在更大范围整合优化国有资源。以资产重组为重点,整合国企资源,打好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攻坚战,是中国近年来国企改制的一个新特点。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优化国企产权结构,通过企业改制进一步激发国企活力,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又一特点。中国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采取整体改制、切块改制、股权出让、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和职工个人资本,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优化产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促进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能,形成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3.
刘景田 《时代经贸》2009,(6):34-34,37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国企改制中,政府、企业和职工三方各自都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国企改制必须注重产权多元化,各方权力制衡,减员增效;资产处置和重组方案要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应坚持国有控股;充分关注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完善职代会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对25家早期从乡镇集体独资转制为股份合作的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现,有13家已改制为私营企业,占52%;有5家改制为私人合伙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占20%;还有7家正在酝酿用前两种方式进行再一次改制,占28%。这些乡镇企业为什么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又一次进行改制呢?主要是“换牌未转制,新瓶装旧酒”,应该到位的没有到位。 一、参股股金没有到位。股份合作制是一种职工共有的企业制度。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的企业,一般都从企业的净资产中拿出10—15%,作为职工的享受股,根据工龄、职务、贡献等因素虚拟量化给职工,并以此为依据,用1∶1或1∶1.5的比例筹集现金  相似文献   

5.
陈志强 《经济师》2006,(2):294-294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增强对重组改制中工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利用“三类资产”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的“四自”型独立法人实体,是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安置富余人员的重大方略。精华公司属于国企主办的集体企业,被列为中石化改制企业范围。通过改制盘活存量资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法人治理结构、劳动关系、产权关系的规范化,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将为企业拓展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必将增强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实施企业改制,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调整,涉及企业能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  相似文献   

6.
常亚平  阎俊 《经济师》2000,(10):11-12
国有经济要从高竞争领域逐步退出控股地位已经成为中央的既定方针。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处在高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改制问题 ,已经开始摆到了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职工面前。怎样改制 ?股份卖给谁 ?什么人可以控股 ?职工怎么办 ?企业改制以后如何管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政府、国企职工和民族企业家面前。这对于政府、职工和民族企业家来讲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改得好 ,企业发展了 ,职工收入增加了 ,政府税收增加了 ,国力增强了。改得不好 ,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大局。下面根据我们对改制企业的调查研究 ,对改制过…  相似文献   

7.
七台河市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1998年12月18日,是市交通局直属的国家控股转制企业。新公司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国企改制的方针和政策,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迅速实现客运企业与市场经济接轨,在客运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出历史新高。公司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六个到位。  相似文献   

8.
秦永法 《经济》2007,(3):98-98
国有企业本身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使国有企业、国有经济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评价企业改制是否完成,应当从改制后的企业能否适应市场、能否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职工能否适应市场等方面来入手,进而判断改革是否到位.  相似文献   

9.
关菱 《时代经贸》2006,4(12):53-54
企业改制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出资人、债权人、企业以及职工的多方面利益,是企业改制参与各方利益的一次重新调整和分配。探究改制中职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从法律的层面提出建议和解决的办法是本文研究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建立国企利益共同体入手,创造性地提出按企业增值额分配模式合理分配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使国家实现税收,投资者(国家)实现投资收益,企业职工实现管理收益,增值额分配模式把企业目标内化于职工个人目标,营造了共同的价值观,从而能克服国企的各种弊病,使企业管理走向文化管理,实现国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国企改制中企业成本的变化情况,本文从影响企业内涵成本的因素入手,对国企改制中影响企业内各种成本的因素作详细论述,指出国企改制过程中企业成本支出是一种必然,但如果想要获得改制的成功,保证企业经济不后退,仍然得做好严格的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12.
国资委:国有企业改制取得五大进展在各地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的进程中,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趋势如何,国有大企业改制、中小企业放开搞活、主辅分离等进展怎样?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企改制与产权交易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李毅中表示,当前的国有企业改制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当前国资转让和国企改制中发生的偏差及其思想认识的混乱,提出必须从根本上认识中国改革和正确看待国企改制中发生的问题,着重说明:宏观上所有制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企业层面上微观基础的再造,是中国改革必须破解的两大疑难;实践好“两个毫不动摇”,才能无往不胜;在“创新”的旗号下,也存在一些理论误导和做法上的偏差;规范国资转让和国企改制是进,不是“退”。  相似文献   

14.
年初以来,吉林省各市、州、省直各部门以及列入改制计划的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国企改革改坚战的部署和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国企改制计划有816户工业企业,6月份又有114户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安置职工61206人,其中办理退休手续7914人,内部退养职工909人,转换劳动关系49489人,尚有2894人没有转换劳动关系。需用改革成本151480.8万元,已支付85676万元,还有65804.8万元尚未支付。截止6月底,上半年全省累计基本完成改制任务505户,占61.9%,其中50户重点企业…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制已经进行了多年,有些国企通过改革焕发了新的生机,但也有相当数量经营状况良好的国企改制后陷入了新的经营混乱.这很大程度与国企改制过程中的人才、特别是关键人才的大量流失有关,从而造成了企业的经营危机.为此,企业必须切实采取措施,从感情沟通、薪酬内外因素、员工离职识别类型等方面和环节,从制度上防止和预警关键人才的流失,降低企业改制成本,增强企业改制效益.  相似文献   

16.
何万能 《经济师》2014,(10):174-17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目前各地已进入国企后改制时代,如何反思前段国企改制的得与失,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湖南某市第一个改制企业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改制过程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7.
陈锡瑶  陈晓玲 《经济师》2001,(5):101-102
安徽省蚌埠市为了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 ,加快中小企业的改革步伐 ,分别制定了《蚌埠市搞活市属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办法》、《蚌埠市放开搞活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实施办法》 ,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亲自抓这项工作 ,一个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以“有退有进”为主要形式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中小企业改制工作 ,全面展开。至 2 0 0 0年年底 ,该市已有近 40户企业退出国有序列 ,万余名职工脱离国企 ,改变身份。同时 ,已完成的工业改革《预案》达到规定范围的 80 %以上 ,集体经济的改制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中小…  相似文献   

18.
《经济纵横》2009,(9):70-71
话题背景:这是一家国企改制过来的大型工业企业,经过十年经营,目前盈利状况非常好。尽管改制多年,但企业内部特别是中高层(这里把企业的职级分为最高层、中高层、中层、基层四级)几乎都是前国企工作人员,他们在企  相似文献   

19.
张爱儒 《经济师》2003,(10):194-195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税收征管工作与企业改制之间暴露出许多问题。文章论述了现行税制在国企改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以及国企改制后对税收的不利影响 ,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摸清职工思想脉搏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企业改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各方面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及人们原有生活方式、思维定向和思想观念的变革,人们不可能不产生一些新的思想矛盾。通过深入企业调查我们发现,面对改制,职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态。一是参与心态。二是担忧心态。三是逐利心态。四是无关心态。面对企业改制,职工产生这样那样的心态是正常的,合乎情理的,其中既有许多积极因素,也有不少消极成分。这就需要我们做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的积极心态转化为参与改制、推动改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