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胜隽 《宁波通讯》2013,(19):15-1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的难点重点在农村。浙江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坚持不懈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现农村环境面貌大改观,美丽乡村成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金名片。宁波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百千工程"(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一任接一任扎实推进,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生态宁波建设的重要抓手,一年接一年积极实施。通过两轮"百千工程"建设,全市共创建全面小康村479个,实现村庄环境整治全覆盖,农村"脏、乱、差、散"现象得到极大改观,普  相似文献   

2.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当前陕西省渭南农村生态环境状况的分析.提出推进渭南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祁门县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整个农业农村工作的统揽。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结合祁门山区的实际情况,各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改善村镇面貌为重点,按照县委“循序渐进、扎实推进”的原则,精心组织新农村示范村活动。全县15个市级、9个县级示范村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表现在: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乡村两级干部尽心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争先进位意识农,工作措施比较扎实,力度不断加大。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加。各示范村基础设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三是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涨,在新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2013年,在谱写“中国梦·美丽江宁华彩诗篇”和快速融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样板区的进程中,江宁区根据南京市委、市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部署,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要求,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由江宁交通建设集团主导开发建设江宁美丽乡村示范区。这种让国有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开发、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农村的模式,不仅加快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水平,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践中也显现出很大的优势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进一步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集中表述,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农村方面上的具体体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而在这其中,信息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农村产业信息建设也是全民信息化的基本要求,能够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广大农民就业增收。从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农村信息产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与实施,无法行之有效地推动各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打造更加适宜居住、发展迅速的美丽新农村,使之能够从整体上加快完成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中国整体经济的大格局建设。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期间,平湖市将加大统筹城乡力度,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全市将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经济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努力将平湖市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金平湖·美丽乡村。到2015年,力争5个镇(街道)达到金平湖·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形成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点一景观美丽乡村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慈城镇大力倡导的"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行动,开展基层党组织联建探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动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带动了广大农民创业致富,有力保障了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层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则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文章针对美丽乡村——承德县的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就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从而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到老百姓缺什么、需要什么,并针对"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自忠 《发展》2015,(1):55+57
张掖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在农业发展中也面临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张掖市总结推广甘州区前进村"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四化"村模式,探索建设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综合试验示范区,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个富有张掖区  相似文献   

10.
董约武 《魅力中国》2014,(14):29-30
美丽乡村建设是基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村发展新目标,各地在推进的过程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中本文围绕温州的地域特色,通过SWOT分析法对温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厘清其当前发展的现实基础条件,把握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扬长避短、对症下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宁波通讯》2014,(15):4-5
<正>近年来,奉化市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合力打造美丽乡村,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相继荣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全省农房"两改"先进县(市)等荣誉。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奉化市又连续第三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农村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乡村面源污染越来越重,"垃圾围塘、垃圾围路、垃圾围堤、垃圾围村"现象严重。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而美丽中国的"短板"在乡村、"希望"也在乡村。江西省丰城市作为全国百强县市,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已经有条件、有必要进行生态乡村建设。本文以丰城市为例,对如何实施清洁工程、建设"美丽乡村"进行了一些思考。建设"美丽乡村"——农村垃圾怎么样?  相似文献   

13.
《唐山经济》2007,(5):24-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和谐,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使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2007年,古冶区将进一步立足城郊型农业特点,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李春明 《特区经济》2012,(4):159-161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较落后、农村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影响着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幸福。基层组织薄弱和人才短缺制约着新农村建设进程。引导组织农民走产业化道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力度、强化乡村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应成为解决当前农村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对策之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为我国农村发展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  相似文献   

16.
农家新政策     
《老区建设》2015,(1):59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人的新农村"】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物的新农村’是指道路、饮水、电力设施和住房条件等人居环境的改善。推进‘人的新农村’是指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会议首次提出‘人的新农村’,凸显中央  相似文献   

17.
农家乐是乡村旅游重要的环节,是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依托乡村自然田园风光、当地民风、周边旅游景点为资本,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做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验旅行;体现乡村“天然、质朴、安静”满足走出钢筋水泥城市,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农家乐消费相对不高,符合十八大提出来的节俭要求,而且可以满足舒缓人的精神,受到城市人的欢迎和喜爱。体验农家乐是建设美丽新农村,提高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对带动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村风文明、村容村貌改变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乡村主题公园也是推动乡村农家乐、保护生态、改善人民生活,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8.
云南澜沧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总体要求,按照市上提出的“农民主体、政府助推、市场引跑”的思路,以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把握“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政府扶持、村民为主”的原则,创新思路、求真务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呈现喜人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9.
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以乡村为基点连接着城市和农村两头,在解决农民增收、调整农业结构、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都能发挥显著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实践证明,按照市场要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