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外资投向反思辽宁省的外资投向,从总体上看存在以下问题:1.非生产性项目较多。截止1989年底,在已批准的747个外商投资企业中,非生产性项目122个,占16.3%,主要是宾馆、饭店、酒吧等服务性项目。2.生产性项目投资分散,重点不突出。在625个生产性外商捉资企业中,省内急需发展的冶金、机电、化工行业的项目164个,仅占26.2%。3.大项目少,中小项目多。辽宁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偏小。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日益缓和,从去年以来,台湾同胞在厦门投资活动十分踊跃,到今年2月,厦门市已批准的台资企业累计120家,占厦门市批准外商投资企业总数506家的23.72%;协议投资总额1.81亿美元,占厦门市外商投资协议总额14.14亿美元的12.8%。在批准的台资企业中,独资企业75家,合资企业38家,合作企业7家,现已投产开业的台资企业有50家。  相似文献   

3.
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全球的经济形势都蒙上了阴影,而台商在深的投资势头却有增无减.据香港《经济日报》报导,台北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于1998年上半年核准厂商间接对大陆投资案,共计345件,金额为6.95多亿美元,与1997年同期比较,案件数增加41.98%,金额数增加40.22%.另据外经贸部资料介绍,到1998年底,累计批准台资项目41422个,按协议台商投资金额412.79亿美元,实际到资214.2亿美元,居外来直接投资第二位.目前广东省台资企业累计已达1万多家,协议投资总额为15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约70亿美元.而在深的台资企业约占全国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常熟市琴南乡紧紧抓住调整机遇,以外向型经济为突破口,积极引导乡镇企业把触角伸向国际市场,尤其是在利用外资建办合资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截止今年5月底,全乡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8家,总投资2790.3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483.48万美元。其中,台商投资企业4家,总投资551万美元,合同利用台资480.55万美元;分别占全乡外商投资企业总额的19.4%和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32.3%。从产业结构看,这4家台商投资企业均为工业生产性项目,且多为劳动密集型;从投资形式看,既有独资,又有合资。从项目分布看,台商与村一级合资的居多,4家台商投资企业有3家办在村里;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严重,没有建立起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仍以政府和国家投资为主,有资料显示,在技术创新方面国家和地方投入的经费比例高达68%。而企业投入仅占22%。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实现为最终目标,因此应建立起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制。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技术创新投资均以企业为主,约占了70%左右,企业只重视技术开发、技术可行性及生产过程、导致小规模、低水平重复开发,开发项目和成果不少,但转化率低、效益低。  相似文献   

6.
1989年厦门市批准台商投资企业共130多项,合资金额4.8亿多美元,项目主要分布在电子、轻纺、化工、机械及房地产业,生产性项目占95%,产品出口达89.2%,有四成以上的企业产品全部外销。  相似文献   

7.
《大陆桥视野》2008,(3):74-74
据江苏省台办日前介绍,截至去年底,江苏省扬州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54个,合同台资33。1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6.1亿美元。扬州市已成为台商在江苏投资的又一个聚集区。去年扬州市全年新批台资项目140个,总投资额为12.23亿美元,协议利用台资8.24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13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截止1991年5月,厦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1048项,合同总投资30.08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21.86亿美元,已建成投产开业的外资企业582家,设立外资、侨资银行厦门分行8家,中外合资银行1家,境外商务机构代表处336家。外商投资方向以电子、纺织、化工、机械等工业项目为主,占77.4%;产品以出口为主,1990年出口交货比例达69.07%,经营形式以独资为主,其比例为47.6%;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单项投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  相似文献   

9.
王鹏 《经济前沿》2002,(5):36-37
新世纪初期,台商第三波投资大陆热潮持续升温,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更趋频繁。2001年,祖国大陆共吸收台资项目4196项,合同台资金额69.04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1.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15%、73.11%和32.82%。台商投资主体已由中小企业发展为以大企业为主导,投资行业也从  相似文献   

10.
现状与特点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始于1983年。至1987年止,累计投资额仅1亿多美元。1987年底,台湾方面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台胞投资大陆出现高潮,此后基本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据台湾经济研究院的调查报告,到1991年上半年,台湾赴大陆投资的厂商为2857家,协议投资额达36.15亿美元;投资集中于福建、广东两省,并逐渐向内地发展。厦门和深圳两市台资密度最高,协议台资额共达15亿多美元,占全部台资协议投资总额的42%;台资项目数超过1000项,约为全部台资项目总数的35%。  相似文献   

11.
一揭阳县自1984年批准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榕生石英手表厂以来,至去年底,共批准“三资”项目86个,合同投资总额5291.83万美元,其中利用外资3830.73万美元,占72.4%。现已正式投产43家,试产7家,在建11家,筹建14家。中外双方实际投入为2139.63万美元,占40.4%。其中,中方投入820.4万美元,占协议投资总额的56.1%,外方投入1319.23万美元,占协议投资额的34.4%。投产的43家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去年1至11月份,产值为1.  相似文献   

12.
宜兴市三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至1993年5月底,全市已创办三资企业444家。其中乡镇办356家,占80%,市属办88家,占20%。合同利用外资1.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02万美元。已投产开业企业103家。宜兴市外商投资企业发展面铺得较宽。从合营对象看,以港澳台地区为主,占70%,并迅速向多国拓宽;从合营行业看,以轻纺、建材、化工为主,向多种行业发展。轻纺行业占43%,机电行业占18.2%,化工行业占16%,其它占23%;从项目投资规模来看,百万美元以下的项目仍占多数,大中项目开始起步。100万美元以下274个,占61.4%,100—500万美元148个,占33.4%,500万美元以上22个,占5.5%。从项目利用额看,  相似文献   

13.
1988年是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又一个高峰年,全国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945个,协议外资金额53亿美元。同时,外商投资项目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在新批准的项目中生产型企业占90%以上。已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提高,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莞市台资企业已达4200多家,占全市外资企业总数的1/3;全市累计利用台资170多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的1/4。东莞已成为中国大陆台商投资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台资在东莞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台商对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台资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15.
截至1988年,成都地区共批准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共49个,协议金额2.44亿美元,实际投入5187万美元。其中、合资企业35个,合作企业13个,独资企业1个。从产业结构来看,生产性的39个,占总数的80%;宾馆、服务行业9个,占18%;养殖业1个,占2%。从进展情况来看,已投产或试生产的企业27个,其中管理好,效益好的19个,占70.4%;进展顺利、效益较好的5个,占18.5%;问题多,效益差的3个,占11.1%。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上海吸引台资具有以下特点: 1.引进台资规模逐步扩大自1990年始,台商对大陆投资逐步由闽、粤往北扩展,对上海的投资也有较快发展。1990年底,上海共批准台商投资企业108家,累计吸收台资协议金额2.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7亿美元。其中1990年批准台资企业52家,吸收台资1.49  相似文献   

17.
地处闽南开放区的漳州市1990年新批准“三资”企业86家,实际利用外资4537万美元。至此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310家,协议外资1.36亿美元,实际投资7000多万美元。漳州市新批准的“三资”企业全部是生产型项目,投资合作年限趋长,行业多,覆盖面广。其中,台资企业52家。  相似文献   

18.
林水土 《发展研究》1996,(12):27-29
地处南亚热带的漳州,是个山、海、平原俱全,孕育万千物产的宝地。漳州农产品每年为出口创汇提供优质货源10多亿元,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农业创汇基地。这里是台商农业投资的密集区,两岸农业合作成绩斐然,全市累计批准台资农业项目270多个,占台商投资大陆农业项目10%以上;合同利用台资3.8亿美元,占台商投资大陆农业总额的13%,在全国地、市一级中居领先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现状上海闵行、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经过七年艰苦创业,在吸收外资开展对外经济活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到1989年底,三个开发区共批准“三资”企业88家,吸收外资协议金额5.7亿美元,超过全市吸收外资金额的1/5。其特点如下: (一)项目结构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①以工业项目为主(占项目总数的90%),  相似文献   

20.
1991年河南省利用外资取得丰硕成果,全省新批“三资”企业154家,是上年的三倍,合同金额突破亿美元,达1.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倍。其中生产性项目占98.7%,高新技术项目的比例由上年的16%提高到25%;有些项目当年审批,当年出资,当年见效,如河南东裕电器有限公司去年6月举办,11月底已出口创汇7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