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建丽 《科学决策》2004,(10):12-14
所谓“揭开公司面纱”,是美国通过判例创设的一项法律原则,旨在当实行有限责任制度的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并实际丧失作为独立人格所拥有的偿债能力时,出于维护债权人利益的角度,揭开公司法人的面纱,使隐藏在这层面纱背后的操纵者即股东承担直接对债权人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2.
论公司法中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琮 《辽宁经济》2009,(1):61-61
一、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渊源及涵义 独立法人资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作为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的基石,其法理意义在于使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达成一种风险与权利的平衡。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对经济秩序的实际作用恰似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限制了股东的债务责任,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成为鼓励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一些不法投资者滥用公司法人格、非法转移投资风险、逃避债务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揭开公司面纱规则是与公司人格独立原则相对的法律制度,本文从揭开公司面纱的法理意义入手,阐述了我国<公司法>修订后揭开规则的适用情形和要件,并指出在适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晓红 《中国经贸》2008,(20):33-35
揭开公司面纱规则是与公司人格独立原则相对的法律制度,本文从揭开公司面纱的法理意义入手,阐述了我国《公司法》修订后揭开规则的适用情形和要件,并指出在适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是公司人格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新公司法也确立了此种制度.本文将从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含义、适用情形、一人公司对其的适用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是公司人格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新公司法也确立了此种制度。本文将从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含义、适用情形、一人公司对其的适用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母公司破产的情况下 ,为保护外部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有必要让母公司对破产子公司的债务承担一定的责任。在传统的有限责任原则下 ,“揭开公司面纱”理论是判定这种责任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于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过分强调分散股东的投资风险,而削弱了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已逐渐异化成一些不法投资者滥用公司人格、逃避债务承担和社会责任的工具.而"揭开法人面纱"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股东对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  相似文献   

9.
何方 《中国经贸》2008,(24):61-61
于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过分强调分散股东的投资风险,而削弱了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已逐渐异化成一些不法投资者滥用公司人格、逃避债务承担和社会责任的工具。而“揭开法人面纱”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股东对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我国有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公司法人的“有限责任”来转移财富、假破产真逃债的事件已屡见不鲜,因而有人主张在新《公司法》中引进美英公司法制度中的“揭开公司面纱”来应对,但在实行成法的我国。能不能成为现实还需再三考量。  相似文献   

11.
公司的有限责任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石。将有限责任的适用绝对化,必然会为股东特别是董事滥用公司的法律人格、从事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不法行为提供保护。文章讨论了公司资本的形成制度,以及如何规制有限责任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缺陷,并对在如何完善该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秀凤 《黑河学刊》2011,(11):118-119,192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最基本特征体现在公司具有独立于其股东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为了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定公司的独立人格,责令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负责的法律制度。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必要而有益的补充。适用这两项制度时,须严格掌握两种制度的适用的条件与范围。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大股东隐秘抽血的事件频繁曝光,这些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者在恶意掏空后,将债务抛给上市公司独立承担,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实际上,利用公司法人的“有限责任”来转移财富、假破产真逃债等等已是屡见不鲜,因而有人主张在新《公司法》中引进美英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来应对,但在实行成文法的我国,这恐怕还难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大股东隐秘抽血的事件频繁曝光,这些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者在恶意掏空后,将债务抛给上市公司独立承担,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实际上,利用公司法人的“有限责任”来转移财富、假破产真逃债等等已是屡见不鲜,因而有人主张在新《公司法》中引进美英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来应对。但这在实行成文法的我国,恐怕还难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郝文倩 《魅力中国》2014,(7):361-361
2006年我国《公司法》修订,该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揭开公司面纱规则成文法化做了有益的探索,首次将“刺破公司面纱”制度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名纳入。但是公司法的这种规定,并不能达到立法者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脱离了揭开公司面纱规则自身应有的法律属性。本文共有两个部分:第一章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概述文章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定义以及在其它一些国家的立法状况出发进行叙述。第二章是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法律实践中进行的反思同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的建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一、资本制度的产生和价值功能.1.公司资本制度的产生.公司资本制度形成于近代股份公司的转轨时期。早期股份公司是特许主义和股东的直接无限责任制度。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准则主义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制度。有限责任的产生合理的分散了经营风险,便利了融资需求,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有限责任的产生,使得公司在经营失败时债权人不能向股东个人追索债权,加大了债权人的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房煜 《发展》2005,(5):60-61
如果你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而有证据证明,你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那么你可能要赔上身家性命,而不能再以有艰责任作为挡箭牌. 这种被形象地称为"揭开公司面纱"的制度安排,并没有在提交人大的<公司法>修改草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此之前,这一被看作是保护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安排被市场人士寄予了厚望.  相似文献   

18.
肖月强  薛莲  彭建琼 《特区经济》2004,(10):170-171
<正>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针对滥用公司人格和有限责任而设计,充分体现了诚实信用、权利禁止滥用和公序良俗的法律原则,与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相互依靠和功能互补,反映了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的终极目标。本文主要探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与适用。 一、我国尚未建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原因分析 公司法人制度的三大支柱——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分离、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有力地保证了产权流转的增值并富有效率地运行,使产品最终变成财富,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循环得以继续。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则可以有效地化解股东投资风险,将其限定在最小限度内。即是说,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把一定的商业风险从股东身上转嫁到公司债权人身上。然而由于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的发生,致使有限责任制度最初追求的公平、正义价值无法完全实现。因此,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以及股东的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社会生活的需要,鼓励了社会投资,减少了投资风险,因而公司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股东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滥用其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使社会公平、正义和交易安全的法律理念和价值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法律规定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对这一现象加以制约。  相似文献   

20.
与全球同步上市的北美最畅销豪华车品牌雷克萨斯的全新旗舰车型--LS460L尊贵加长版日前在浦东沪南路上的东昌雷克萨斯4S店揭开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