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新兴国际资本市场的微观效率制约丁文锋庞任平一、新兴国际资本市场态势及动因新兴国际资本市场,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市场,简称“新兴市场”①。它是当代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遵循国际资本市场的一般规律,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质。80年代,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2.
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系陈全伟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了对资本输入输出的限制。国际资本供给和需求出现双膨胀,流动性空前扩大,流动的...  相似文献   

3.
巴劲松 《经济师》1997,(5):39-39,38
国际资本流入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巴劲松九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就是国际资本大量涌入迅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入的形式来看,证券投资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际资本的流入,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同时,也给这些新兴证券市...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资本电子 市场国际化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客观必须,但是如何根据本国客观实际来确定其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确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亚洲资本市场相互之间以及它们和世界资本市场之间是否在变得更为一体化?如果是的话,其驱动力是什么?资本市场一体化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和稳定有何影响?对其是否要求有政策反应?对于这些涉及面广且错综复杂的问题,我们在回顾与此相关的可以获得的数据和广泛详尽的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尝试性的回答。二、亚洲资本市场是否正在变得更为一体化?如果(1)资本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某个国家,并且(2)该国的资产可以代替它国的资产,那么这个国家就算一体化于世界资本市场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都对资本流动有所限制,且都不能宣称本国的资产都可以完全代替它国的资产,因此资本市场一体化只能是程度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忠 《经济论坛》2007,(24):43-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金融创新不断,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的运动异常活跃,引发了一系列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动荡.国际学术界一致公认,在资本流动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安排存在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郭晓晶 《技术经济》2003,22(7):26-27
<正> 2002年11月7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一、国际新兴市场开放的历史回顾 QFII制度是一种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过渡性制度,并非是国际通行的作法,是少数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由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被标准普尔公司列为新兴市场的国家和地区,货币没有完全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资本市场不完善,外资大规模地介入有可能对其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经济带来较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一体化、金融自由化、资产证券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虚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资本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虚拟性大大加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最大特点。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资本的流动会更快,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膨胀。  相似文献   

9.
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但与此同时,亚洲和拉美的一些新兴工业国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整个发展中世界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什么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发展经济学家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制度和国际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最根本的障碍应该是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10.
国际资本流动模式及其国际经济影响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高翔  王铮 《财经研究》2015,(11):58-70
国际资本流动是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章构建了一个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包含创新机制的多国多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了两种国际资本流动模式,对不同国际资本流动模式驱使下各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格局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1)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模式是介于投资回报率均衡模式和资本吸引力模式之间的混合模式,这种情景将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2)在混合模式情景下,各部门都存在产业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幅度普遍高于资本密集型产业;(3)国际资本流动模式的改变对国家间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当国际资本流动完全遵循投资回报率均衡时,资本更倾向于流动到具有较大市场规模的发达国家,而当国际资本完全按照资本吸引力流动时,资本倾向于流动到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可能出现"再工业化"的现象.由于三种情景下均将长期处于资本净流出状态,中国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对资本流动进行引导,提高资本吸收能力,突破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束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交往加深,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扩大,国际会计准则将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我国已加入WTO,要进一步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就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2.
南志珍  席砚 《经济师》1997,(5):37-38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思考●南志珍席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经营国际化,资本市场全球化,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及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将构成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综合国力得到增强,但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3.
浅析90年代新兴市场的重新活跃及其存在的问题●邵英昕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日益加快了其全球一体化的步代。正如《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当今国际贸易增长迅速,其速度比世界平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快一倍;许多国家开放了金融市场,资本流动全球...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全球化势不可当,国际资本市场规模日益膨胀,流速加快,资本市场体系蕴含着巨大能量,冲击力强大。吸取经验教训,顺应市场,借力使力,发展自己,为发展中国家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交往加深,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扩大,国际会计准则将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我国已加入WTO,要进一步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就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世界引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的特征是:世界性的统一贸易市场已经与世界性的统—资本市场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全球化市场是因发达国家的资本集团实行跨国投资将世界经济编织成一个生产销售、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协作网而出现的、在这个一体化大网络中,西方跨国公司不但在各种实业投资市场上居于支配地位,尤其在金融市场上以更大的实力对各行各业实施探制。发展中国家民族资本的从从属地位比全球化前时代更显突出,生存风险也随之加大,一体化就象把狼和鹿从山林角逐搬进笼子里对恃,鹿的回旋余地更小了,狼猎获机会更大了。用这个比喻只是想说…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美国经济对于世界整体经济来说影响是重大的。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不可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国际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也进入到全新阶段,对外经济贸易往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投资和国际性融资活动大量增加,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会计全球化。为了促进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各国会计界均开展了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比较的研究,确保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不断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乃至国家间经济政策的协调都不断加姒。在世界经济往来不断增多、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发展趋势中,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进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的主潮流是和平与发展。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竞争加剧,加速了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进程,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这一趋势在不断加强。发达国家为了巩固和开拓市场,增强竞争能力,竞相发展海外投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国也跻身于资本国际化的行列,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