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广明 《国际经贸探索》2001,17(1):46-49,53
备用信用证作为一种特殊的结算方式,因其特有的性质,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贸易结算和融资担保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文简单介绍和分析了备用信用证的概况,备用信用证与保函、一般信用证的异同,以及备用信用证的风险与防范,并提出了我国推行备用信用证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结算实务中,一些企业认为只要采用了信用证结算方式,自己制好单据就能保证收汇。其实,不同银行的信用不一样,习惯作法也不一样,在采用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否则,很可能遭到货款不能收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刘树信 《大经贸》2006,(8):68-69
信用证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结算形式,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相互不信任的矛盾,并且使双方在结算的过程中获得资金融通的便利。在我国,信用证也是进出口业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是,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时,出口商也有许多风险,如:信用证的真实有效性;进口商和开证行的资信风险;信用证具体条款隐含的风险等。出口企业应该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结算实务中,企业一般较为重视防范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结算方式中存在的风险,有些企业认为只要采用了信用证结算方式,自己制好单据就能保证收汇。其实,银行与银行的信用不一样,习惯作法也不一样,在采用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样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也可  相似文献   

5.
出口贸易中的国际保理与信用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磊 《中国市场》2010,(19):36-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口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成熟的贸易融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我国的国际贸易中传统信用证方式的采用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因此,深入研究国际保理与信用证的优缺点,对我国的出口商在贸易实践中理性选择结算方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两种融资结算方式——国际保理和信用证展开分析并加以比较,以期能为我国的出口企业合理选择结算方式、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信用证是使用较为普遍的结算方式,跟单信用证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占居重要地住。但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导频频出现的信用证欺诈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如何切实防范信用证交易中的欺诈行为以保障国际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应引起进口贸易商的关注。本从信用证的定义、特点入手,详细地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申请人、受益人以及银行所可能遭受到的欺诈,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许林 《中国市场》2013,(26):119-120
本文首先从信用证入手,解释了信用证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证明信用证结算方式存在的理论合理性。其次,从信用证的实践出发,在对信用证风险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信用证风险的现状、特点,并指出了研究信用证风险的现实意义。再次,通过对信用证风险的种类、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并归纳出信用证业务中主要当事人——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并总结出信用证风险形成的原因及风险对信用证结算方式本身、出口商、银行和整个国际贸易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信用证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面对风险时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入世以来,中国外贸业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信用证是我国对外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对跟单信用证结算中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如何有效地避免结算中的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现在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除了价格竞争之外,结算方式也成了一种重要竞争手段。企业在对信用证结算的管理及运用中,防范风险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对企业在交易中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结算方式主要有汇款、托收和信用证。每种方式各有优劣,在实际业务中要根据具体贸易背景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才能尽量减少和规避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11.
企业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经常的使用的工具之一。通过对企业信用证在国际业务中使用现状的描述性统计,指出了企业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风险防范缺失或者不到位。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信用证结算风险的研究,并指出了研究中还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浅析金融危机下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证作为一种国际结算方式,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大大促进了进出口双方的贸易往来,已成为广受企业青睐的结算方式.近年来,涉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国外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问题,个别国家或地区进出口商恶意逃命或违反合同的现象明显增多,加剧了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风险,同时也对信用证这种结算方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本文就当前金融危机下进出口企业使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有望找到更有利的解决途径来规避风险,保持进出口企业和银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被普遍采用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行的诸多介绍贸易结算方式的书籍中,信用证往往被著以重彩。这在一定意义上也逐渐造就了信用证的神圣地位。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是否意味着百分之百的收汇安全?在这里,我们借助几个工作中遇到的案例,与大家  相似文献   

14.
浅析信用证欺诈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结算中,有50%以上采用信用证方式,但是信用证业务自身的复杂性和游离于基础合同的独立抽象性加重了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督的难度。一、信用证欺诈的概念及构成  相似文献   

15.
信用证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经济交往中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常见的开证申请人欺诈、受益人欺诈、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共同欺诈及从开证申请人、受益人和银行三方考虑风险防范,对保证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信用证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现代国际结算方式的发展与创新,信用证结算方式日臻完善。由于使用信用证手续烦琐费用较高等原因,在发达国家,信用证已经不是一种主要的结算方式,但是在我国,从事出口业务的贸易商在选择结算方式的时候仍然很青睐信用证。因为与其他的以商业信用作为结算基础的结算方式相比,信用证确实给卖方提供了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结算的三种基本方式包括汇款、托收和信用证.汇款和托收属于商业信用 ,信用证则是银行信用.属于银行信用的信用证结算方式 ,使得作为受益人的出口商收回货款因银行的付款承诺有了保障.但是 ,可转让信用证的第二受益人收取货款是否属于银行信用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果答案否定 ,可转让信用证的第二受益人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自从外贸政策放开以来,信用证结算方式呈逐年下降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汇付结算方式的增加。不言而喻,采用这种以商业信誉为主导的汇付结算方式,是近年来外贸结汇风险逐年递增的原因之一。一些企业之所以不愿采用以银行信誉为导向的信用证结算方式,其中除了缺乏了解此种国际结算方式的知识之外,“银行费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信用证的支付方式下,银行参与了国际结算的过程,由银行来履行凭单付款的责任,既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也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但是由于信用证自身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这种支付方式在国际贸易的结算中会存在一定得风险。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一起并不典型的以色列法院判例,说明付款的确定性是信用证体系的中心,信用证结算方式之所以被各国进出口公司广泛采用,是因为它具有银行的付款保证。如果对信用项下款项收益的扣押易于获得,会使信用证这种支付方式乃至国际贸易都受到不利影响,其精神是遵循国际惯例、维护本国银行在国际商界的信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