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抑制房地产和基础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的局部过热,2003年9月份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将银行准备金率由6%上调至7%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阻止货币供应的过快增长。而三个月后,一组包括将超额准备金利率由1.89%下调到1.62%的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又温和登场。表面看来,此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和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这组货币政策本身就有“对冲”之嫌,而三个月前后的举措也似乎“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2.
刚刚进入5月下旬,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攀高。7天期同购定盘利率(银行间市场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之下仅仅停留了3天,就又冲上了3.9%的高位。这到底是为什么?当然说明央行有意收紧货币。但笔者实在不理解中国为什么还要“收紧货币”,因为中国经济不是“热”而是“冷”。按照“逆周期操作”的调控原理。我们现在不应当紧缩货币。就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现了货币趋紧、至少是紧平衡状态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一个事实是:人民币汇率再度刚性升值。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急速突破6.20之后屡创新高。这样的情景我们已经见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相似文献   

3.
2007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显然,这是央行为了巩固2006年紧缩货币政策的调控成果,以进一步控制银行流动性过剩。这同时也是央行自2006年7月、8月和11月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而使得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2个百分点,达到9.5%。除此之外,紧缩的货币政策还表现在,2006年央行不仅大量发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还两次上调贷款利率,一次上调存款利率。  相似文献   

4.
上半年,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总量,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目前,货币供应及贷款增长已适度放宽。这显示出货币政策有轻微放松的迹象与信号,预计央行近期不会加大紧缩货币供应及贷款增长的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5.
正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央行在有意识拉低货币市场利率,或许也试图借此引导贷款利率下降。尽管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是符合当下中国经济要求的,但我们必须看到,央行利率控制的成本正在上升,而控制效率正在降低。一个重要证据就是,市场都明白央行在向下引导利率,但货币市场利率并未因此而明显打破止跌状态。毫无疑问,中国货币政策正在呈现高成本、低效率特征。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金融问题已经不是总量问题了,而是结构性问题。对此,有不少人批评说,监管机构对这种状况负有不可推卸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4,(11):37-37
今后一段时期,央行在继续保持对贷款、货币供应等金融数量调控的同时,还要积极探讨运用利率等价格手段实施宏观调控。这是中国货币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日前出席2004里昂证券中国投资论坛时提出的。  相似文献   

7.
葛丰 《发展》2003,(4):72-72
前不久,央行发布《2002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表述引来不少人士浮想联翩,因为在此之前,对利率市场化目标的官方表述中,“中央银行的调控和引导”通常放在最前面的,因此,“央行报告来了,利率市场化还会远吗”?笔者猜度上述言论的逻辑传承,想来该是这样的:市场化所对应的,是非市场化、是行政管制。既然“婆婆”要放手,家政自然归于“媳妇”。利率市场化既然…  相似文献   

8.
央行得到直接好处 中国人民银行从今年元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以一年期贷款为例,现行基准利率为5.31%.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后,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可在4.78%至9.03%的区间内按市场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与此同时.央行自去年12月21日开始,将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调至1.62%。央行推出的这两项利率调整,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将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的经济走向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有再次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特别是央行刚刚公布了把贷款利率提升0.27个百分点,更引起了人们对政府宏观政策将转入收紧的猜测,那么中国是否真的会进入新一轮的宏观紧缩昵?我认为,今年宏观调控的总体走势,还是会坚持“双稳健”取向,而今年总的经济增长走势,也仍会延续去年以来出现的“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6,(20):12-14
贷款利率,而非存款准备金率,自中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三月中旬发出适度调控市场流动性的“窗口指导”以来,对央行的另一只靴子,市场猜测已久,终于在昨天晚上砰然落地:从2006年4月28日起,央行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六个月的贷款利率,也由5.22%升至5.40%;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央行在有意识拉低货币市场利率,或许也试图借此引导贷款利率下降。尽管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是符合当下中国经济要求的,但我们必须看到,央行利率控制的成本正在上升,而控制效率正在降低。一个重要证据就是,市场都明白央行在向下引导利率,但货币市场利率并未因此而明显打破止跌状态。  相似文献   

12.
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货币政策委员会(MPC)10日将利率从5.25%下调至5%,以缓解货币市场再度趋紧对家庭和企业贷款人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为了扩大内需保证经济增长,2008年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开始出现重大逆转,即由紧缩的货币政策转变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随之,从2008年9月份开始,央行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从而使得2008年11月之后,商业银行信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上半年,经济金融总体高位运行,政府继续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准备金和税率等多种手段,基本上保持了货币供给的总量平衡,保证了信贷投向的合理分布。但当前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逐步显现,下半年央行应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抑制通货膨胀,限制资产泡沫的大规模形成。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上半年,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金融运行平稳。货币供应量增幅平稳回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较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趋缓;银行间市场利率略有回升;国家外汇储备增加。  相似文献   

16.
董积生 《西部论丛》2007,(12):48-49
为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今年来央行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前10个月,央行先后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隹利率由252%上调至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12%上调至7.29%,发行央行票据3.84万亿元,1至11月央行还先后9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9%调升至13.5%的历史高位。此外,相关部门还通过发行0.8万亿元特别国债等措施紧缩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尽管如此,由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持续,我国流动性过剩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长仍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苗头,紧缩性调控措施还会进一步出台,这无疑对还处于转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央行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为13.2%。这个数据还算正常;但狭义货币(M1)的增长率出现异常变化,其增长率仅为1_2%。同样出现问题的还有流通中的货币(MO),其增长率达到了22.5%。笔者认为,这样的数据说明,央行过去长时间“锁长放短”的货币政策,已经使中国的货币结构发生畸变,商业银行存款成本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8.
钟伟 《西部论丛》2006,(3):90-90
第一,关于货币政策,2006年的趋势是中性趋暖、难以确定。从2005年的货币政策运行情况来看,截止到2005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3%,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2.7%;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2万亿元。除了信贷投放和年初调控目标一致以外,各口径货币供应量都快于年初预期,显示虽然2005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较为紧缩,但实际执行却偏向温和扩张。目前货币供应的回升并没有伴随信贷投放的同步增长,出现了所谓“松货币、紧信贷”的矛盾局而,因此判断未来货币供应可能会适度收紧。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完善金融监管和服务,取得突出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2003年,宜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保持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水平的稳定;进行金融结构改革,解决中小企业、农村地区贷款难问题,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完善货币市场,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积极有效发展资本市场,广开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20.
蔡璟霞 《特区经济》2006,211(8):84-86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理论与现实中都具有可行性与缺点。但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已经存在被利率所取代的可能性。本文主要比较性地讨论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在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能性,并对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