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1年,我国各地的保障房建设的质量问题被密集曝光,说明我们不应该将保障房质量问题全部一手托给开发商,应该有一整套的监督和管理体制相匹配。表面上,我们的监督、监管似乎也很周密——参与部门就有十几个,  相似文献   

2.
维权理由:新买的商品房在验收时发现有质量问题经开发商数次维修仍不能入住,维权结果:刘孜6月16日将开发商告上法庭。维权启示:如果沟通解决不了问题法院是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阿晨 《上海房地》2012,(1):60-60
保障房建设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由于种种原因,保障房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质量问题,“屋漏漏”、“墙酥酥”、“楼歪歪”……这些称呼,反映了民众对于保障房建设质量问题的不满及担忧,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勿庸讳言,保障房利润是偏低的,和普通商品房的开发利润相差甚远。所以,对于保障房的建设,往往采取与商品房开发混搭、配建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晨 《上海企业》2012,(9):98-100
李晨律师:您好!近期,国内不少知名开发商的精装修商品房项目接连曝出各种质量问题,比如"毒地板门"、"纸板门"、吊顶塌陷、墙面发霉等事件,一时间将精装修房的质量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社会公众也普遍质疑精装修房的质量,这对房产开发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担忧。尤其是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上述问题无疑关系到许多开发商的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果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新司法解释》)视为一把双刃剑,那么,这把剑重要保护的可能是购房者(业主),刺伤的可能是开发商。 或许还可以有其他更好的比拟。 开发商的“第二个非典”?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说,6月1日正式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开发商今年遭遇的“第二个非典”。  相似文献   

6.
最近,江苏省盐城市区先后发生了几起因商品房质量问题引起的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周折颇多,在一定程度上,既损害了群众启勺合法利益,也影响了开发商的信誉和政府部门的形象。当然,这些住宅质量问题终就会有“说法”,但从事件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来看,加强房地产行政执法监督,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住宅质量投诉大量增加。2004年全国消费者协会系统共受理商品房投诉事件20530起,其中,因住宅质量引发的投诉达到了10599件。住宅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热线传真     
《北京房地产》2005,(11):110-110
问:开发商的售楼广告有法律效力吗?解答: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问:遇到开发商一房多卖应如何处理?解答:根据法律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商品房预售各方权利主体中,建设工程项目的承包人和商品房的预购人相对开发商和银行来讲处于弱势。当前,拖欠工程价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在实践中承包人往往为获得更多合作机会而不得不为开发商垫付大量的工程款,承包人的债权如果不能实现,会导致农  相似文献   

10.
8月24—25日,十年一次的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落实8月13日新鲜出台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又称"24号文")以及此前出台的"国八条"及"国六条"中住房保障措施为主要议题,决定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解决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有学者预测,在对房改10年的反思之后,中国房地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宏观调控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在继续完善"市场房"的同时,将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也有学者和专家认为,房改新政并不"新",只不过是对"在执行中走了样"的1998年房改政策的重新"回归"。普通百姓对于房改新政似乎表现冷淡——"保障房"只是针对少数低收入人群,对于绝大多数城市人而言,更关心的是"市场房"的涨价问题。那么,房改新政是否涉及商品房房价问题?房价再涨是否会追究地方政府责任?诸如此类的问题,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开发商和百姓等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相似文献   

11.
正层高缩水、窗户太小、采光不佳……自入市以来,北京自住型商品房质量问题便受到购房者的诸多吐槽。近日,目前北京单价最低的自住房项目——采育自住房部分混凝土强度不达标、6—8号楼施工已停工月余的消息,更使舆论对自住房质量质疑声再度升级。自住型商品房质量问题为何屡传不止?在业内专家看来,开发商对利润的追求,成为导致自住房品质降低的关键因素。"自住房本身价格的限制,使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为了尽量减少成本,很可能在偷工  相似文献   

12.
试论城市住房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住房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房地产开发商数量较少,住房是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土地由政府独家供给,住房需求中有大量的投机需求,由此决定着住房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均衡量少于最优数量,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政府规制住房市场的基本思路是,构建商品房市场和保障房市场,管控开发商定价行为和购房者投资性需求。  相似文献   

13.
据2012年5月16日《新京报》报道,近两年,各地的保障性住房频曝墙体开裂、楼板漏水,这些"问题"被当地官方解释为建筑"通病".两年前,张克学拿到了深圳市深云村经适房小区12栋B座12C的钥匙,但因为楼板渗水、墙体开裂等原因,新房一直没有装修.他曾拉起横幅维权,后被施工方告上法庭,诉他名誉侵权."好不容易买到一套经适房,原本是件开心事,但房子开裂,反而搞得心烦气躁." 保障房建设是民生工程,是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按理说,这相关民生问题全国一盘棋的大工程,在各个方面都是具有相当的保障的,不应该出现质量问题等重大纰漏.但偏偏有些人不拿中央政府的"硬任务"当回事,也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成为习惯了,轻车熟路,懂得怎么应付过去,至于质量怎么样则与己无关,反正也不是自己去居住.于是,发包暗箱操作、施工偷工减料、监管严重失职等现象时有出现,楼歪歪、楼脆脆、楼裂裂、楼漏漏等质量问题也就时有发生,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保障房变成了"政绩房";对于施工方来说,保障房变成了"挣钱房";对于百姓群众来说,保障房却变成了"生气房"、"伤心房"、"闹心房".  相似文献   

14.
房屋———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如果出了质量问题怎么办?它的“三包”保修责任有哪些?是我们每个消费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国家建设部在出台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专门对商品房的保修作出明确的规定:开发商必须承担商品房质量保修责任。建设部还明文规定,开发商在交付商品房时,必须同时向商品房使用者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因为这是商品房质量的有效保障。根据《建筑质量管理办法》,在正常情况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基础设施工程、房屋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  相似文献   

15.
楼市热线     
《楼市》2008,(19)
开发商保留商品房外墙面和屋面的使用权是否合理?网友[斑马]:前段时间我在郊区买了套新房,签合同时开发商居然说要房子的外墙面和屋面的使用权归他们所有,并把该条写入合同中,这样合理吗?《楼市》:这是一个涉及开发商对商品房及公共配套建筑、设施的权利界定及权利保留的问题。一般来说,商品房的外墙面、屋面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该幢房子的全体业主所有,  相似文献   

16.
保障房建设和供应已成为我国维护社会稳定和拉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为了切实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对建设保障房的开发商.在前期配套、设计、施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实践证明,大部分具有较大难度的繁琐工作,都集中在保障房前期报批报建过程中。首先,我国保障房政策规定,开发商须在4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保障房”四证”的报批工作。如果走常规的商品房报批办法,最少需要6个月.  相似文献   

17.
保障房建设力度在加大,但"楼脆脆"、"屋漏漏"却屡有出现,完善质量监管制度体系迫在眉睫——10月14日,在北京市大兴区旧宫三角地明悦湾小区施工现场门外,保安人员拒绝了记者进入工地拍照的要求。他指了指门上的警示标语说:"没有开发商的允许,我们谁也不能放进去,否则就得集体下岗。"这张看上去显然是新贴不久的A4纸上清楚地打印着两行字:"为了您的安全,谢绝进入施工现场。"门里面,正是引起了广泛关注的6栋问题经济适用房的拆除现场。透过门缝,记者看到,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一栋已建起好几层的楼房被拆得只剩下一具墙体框架。  相似文献   

18.
律师信箱     
《东南置业》2011,(3):115-115
近期,本刊收到一封家住福州市晋安区的陆女士的来信,陆女士在信中提到她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在办理入住手续时,对房屋的内部提出了不少细节质量问题,认为该房没有达到入住条件。但是由于当时举家出国,没时间与开发商协商此问题,只好在入住交接单上提出了自己对房屋质量的意见,并收下了房门钥匙。半年后,陆女士回国后发现,其提出的房屋细节质量问题还未得到解决,但是她却收到了多份物业公司的催交物业费的通知。陆女士觉得自己收房时已经对房屋质量提出书面意见,现在不但房屋问题没解决,却被要求缴纳物业费很不合理。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的房价,主要有三种:一是保障房的房价,二是全国综合平均的房价,三是商品房的房价。所谓房价合理回归,首先要弄清楚,是三种房价统统都要合理回归,还是只要求其中一种房价合理回归。对此,做以下分析。一、关于保障房的房价组织建设供应保障房是政府的责任。各种保障房的套型、价格、供应对象和应该含有多少社会保障等,均由政府来确定。可见,房价合理回归,不包含保障房的房价在内。组织保障房的建设和供应要做到:保障房的  相似文献   

20.
"退房"在法律意义上实为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除。那么,业主是否有权以开发商降价为由行使商品房合同解除权,解除权又该如何行使,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又该如何承担?本文试围绕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除问题进行分析。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除概述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当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自始或者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