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秘书工作》2009,(12):59-59
近日,由江苏盐城市秘书学会与盐都区委办公室联合举办的“胡乔木秘书思想和秘书实践研讨会”在胡乔木同志的家乡盐城举行。来自盐城市委、市政府等单位的秘书工作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上,与会代表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胡乔木的秘书思想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秘书工作》2010,(5):13-13
今年7月,《秘书工作》将迎来她的25岁生日。自创刊以来,《秘书工作》记录了我国秘书工作发展进步的坚实足迹,见证了“三服务”事业改革创新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3.
叶永烈 《秘书工作》2006,(11):18-21
当秘书缘于毛泽东“点将“   对于胡乔木来说,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从此,毛泽东深刻地影响了他.胡乔木后来成为“中共中央一支笔“,也正因为他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  相似文献   

4.
1993年7月,邓小平在接受加拿大记者保罗·杰克逊的采访过程中,非常赞同杰克逊的“古往今来,中国有许多人才是秘书出身”的这一看法。邓小平讲道:“西汉文学家司马迁曾任中书令,就是皇帝的秘书;《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做过翰林学士;三国时文学家祢衡做过江夏太守黄祖的秘书。近代中国第一个政治秘书是孙中山的秘书宋庆龄。我们中共最早的秘书是毛泽东,负责管理文件,1926年改为秘书处编制,他是我的前任。周恩来、任弼时、邓颖超都做过译电员;杨尚昆长期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他自称是‘中央领导的秘书’;陈伯达、胡乔木在延安时当过毛泽东的秘书,邓力群当过刘少奇的秘书,宋平当过周恩来的秘书……”最后,邓小平得出一个结论:“从秘书中培养党政高级干部,也不失为我们拨擢人才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5.
《秘书工作》2010,(4):25-25
《秘书工作》对办公室各项业务工作的详细介绍,使我较快地熟悉了办公室业务,更加清楚了如何做好秘书工作。希望《秘书工作》继续坚持选好稿、用好稿,始终成为我们秘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6.
王朝晖 《活力》2005,(6):339-339
秘书的信息素养,是秘书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根据组织内外信息环境的发展要求,自觉接受教育训练而逐步形成的对待信息活动的修养与能力,它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综合性概念。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无论是战国时期的高参型秘书冯谖,还是毛泽东颇为欣赏的政治秘书胡乔木、田家英,他们之所以名垂青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除了具有优美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超常的文采外,还具有卓越非凡的参谋助手能力。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是秘书工作的特殊地位和任务所决定的。作为领导身边最近距离的秘书工作者,不仅要境界高、素质强、作风硬,更要具备为领导出谋献策的能力和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能力和水平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此,我们从本期起推出新的专题策划——“贵在能参善谋”。希望和广大秘书工作者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曹随义 《秘书工作》2009,(10):44-45
《老秘书谈心录》专栏自开辟以来,读者反响热烈,不少同志来信、来电交流阅读感受,认为栏目不仅讲述了老秘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和工作经验,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宝贵财富。从本期起,我们将连载青海省委原秘书长曹随义同志的系列谈心文章。这些文章饱含深情地回顾了作者从基层秘书岗位干起,在青海高原从事秘书工作30年的难忘历程,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老秘书工作者对秘书工作的真知灼见和无比热爱。  相似文献   

9.
《秘书》2008,(7)
为介绍中国古代高级秘书人物的政治生活,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眭达明先生就利用业余时间潜心从事中国古代秘书史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中国历代秘书工作》、《文牍趣话》、《秘书政治》等专著。其中《秘书政治》一书  相似文献   

10.
《秘书工作》2010,(6):42-42
与《秘书工作》相伴多年,感觉它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一是信息量大、知识面广;二是紧扣实际、指导性强;三是文风朴实、简洁明快。多年来,我们坚持把《秘书工作》作为集中学习资料,有些文章还采用摘要形式,积极向全区各部门(单位)推介,用以指导工作。倍感亲切的是,身边的同事经常有文章在《秘书工作》上发表。衷心祝愿《秘书工作》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1.
耿函照登     
胡高堂  姜烨 《秘书工作》2009,(10):39-39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秘书战线的一名新兵,自2006年到北京科技大学党办、校办工作以来,《秘书工作》杂志给了我很大帮助,不仅让我在文字功夫上逐步提高,更使我对办公室工作的思考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本来,办公室只有我们信息文秘室订阅《秘书工作》,由于在学刊用刊中受益匪浅,我把杂志推荐给其他科室的同事们。他们翻阅后同样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秘书工作》创刊25周年。我刊举办的“回忆与畅想”征文活动受到了广大秘书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来稿深情回顾与《秘书工作》共同走过的春华秋实,热情畅谈《秘书工作》的未来发展。从本期起,我刊将陆续选登其中的优质稿件。欢迎大家写来更多的征文佳作。——编者  相似文献   

13.
《秘书工作》2010,(10):7-8
王有河(河北省委副秘书长): 衷心祝贺《秘书工作》杂志创刊25周年。这份杂志不仅是研究秘书工作发展、学习秘书工作知识的权威性、指导性刊物,更是广大秘书工作者交流经验、畅谈心扉的重要园地。今年7月26日,令计划主任对《秘书工作》创刊25年作出了重要指示,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  相似文献   

14.
秘书工作者是领导的“外脑”和“智囊”。《秘书工作》杂志新推出的特别策划——“贵在能参善谋”,提出了一个秘书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王涛  刘全 《秘书工作》2013,(11):63-6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秘书工作》就是一本“好书”,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工作,更深刻地感悟人生,是秘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6.
肖理 《秘书工作》2012,(8):13-14
阅读《秘书工作》第3期,看到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抽身谋大计——谈谈管理者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一文,很有收获。“抽身谋大计”——这不正是很多领导努力追求的工作状态吗?全文阅毕,头脑中获得了一个强烈的启示——秘书要协助领导“抽身谋大计”,这应当是秘书工作非常核心的一个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此前的中央工作会议,胡乔木都参加了.作为他的秘书,我也随他住进了会议所在地京西宾馆,自始至终目睹了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读了《秘书工作》案例栏目《每逢难事心必静》一文,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新进县委办公室的秘书,除了一腔热情对待本职工作,还需要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遇到失误更应该及时总结,举一反三。不由得回想起发生在身边的两件事。前段时间,单位召开一个有关投资环境的会议。领导要求我通知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参会。当时,我正忙于起草一份材料,匆匆扫了一眼会议名称,主观上认为这个会议和项目投资建设有关,就直接电话通知了相关部门分管项目建设的副  相似文献   

19.
佳方编绘 《秘书》2014,(1):48-48
情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情商也是秘书在现代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对于秘书学专业来说,"秘书情商"课程在某种意义上比"秘书实务"更重要。一平工作室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秘书情商》(暂定名,讨论稿)教材的编写工作,预计明年二四月份出版。  相似文献   

20.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结识《秘书工作》,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在家乡党委办公室谋了一份文字誊抄的差事。那些日子里,我经常从乡党委秘书那里借来《秘书工作》,聊以打发夜晚孤寂沉闷的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