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救治胃穿孔患者8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并对两种术后的各项指标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研究组的总并发症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40例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粪瘘、阑尾残端炎、出血发生;观察组腹膜炎1例,对照组腹膜炎黄疸3例,切口感染4例,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显著缩短了手术及住院时间,促进了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腹腔镜腹膜外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分析。方法选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5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行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29例患者行腹腔镜腹膜外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疗效等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感染率等指标比较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膜外手术在治疗局限性前列癌时,具有失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低等特点,且治疗效果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效果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均少于/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疗效良好,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10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和住院时间、并发症、止痛剂使用情况等。结果治疗时中转开腹手术的患者为4例,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腔镜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优越。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主要为胆漏及胆管损伤,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开腹组另有8例患者为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0.2%。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为有效和安全,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和社区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疝气患儿共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腹腔镜手术的疝气患儿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上与腹腔镜手术效果相当,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54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皆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4.4%(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胆囊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14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后,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血清生化指标,Hp 阳性与 Hp 阴性胆囊炎患者胆囊黏膜胃上皮化生情况及胆囊黏膜匀浆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IL-1、IL-6、IL-8、WB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阳性患者胆囊黏膜胃上皮化生率、胆囊黏膜匀浆IL-1、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型超声引导下行PTGD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可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创伤小、并发症少,且胆囊内Hp感染可能是诱发老年急性胆囊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80例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和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穿孔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手术治疗所用时间和接受治疗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在手术结束后的存活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采取合理的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远端胃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早期远端胃癌行腹腔镜手术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取早期远端胃癌行开腹手术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远端胃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资料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行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阑尾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皮下积液、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效果明显、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手术后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路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术后不同阶段进行护理,制订护理路径表格,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1.3±1.2)d,护理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4±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路径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手术的患者实施路径护理,可有效减少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缩短康复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Miccoli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72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改良Miccoli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放性手术,改良Miccoli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具有微创、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患者行LA,对照组40例患者行OA,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治疗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A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优于O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20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经治疗均痊愈,经分析采取billroth I式和billroth II式手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心仔细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胃大部切除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适应证及疗效,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确诊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及手术时间、切口大小、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两组阑尾炎患者在手术治疗有效率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肛门排气时间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早期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例在我院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但术后并发症、生存率以及转移、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是一种理想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且保留了患者的乳房,增加了美容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实验组4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与传统意义上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健康教育掌握比例、患者满意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减少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费用与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于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5例失眠,7例便秘,5例腹胀,11例腰酸背痛;观察组4例失眠,3例便秘,7例腹胀,8例腰酸背痛,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舒适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