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与评价阿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的10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患儿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发热消退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发热消退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发热消退和淋巴结缩小时间短,康复快,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1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HBV-DNA的转阴率等方面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高HBV-DNA的转阴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的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提高超声雾化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多巴酚丁胺与巴胺联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病情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显效率为52.9%,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85.3%,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炎症吸收率达85.3%,对照组患儿炎症吸收率为6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发热、心率、喘息、肺部啰音等病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行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能切实改善患儿病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11月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Ⅳ级不良症状均未发生。结论中药抗病毒药物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等优势,更适用于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与分析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旨在找出最佳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头孢克洛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克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儿显效例数较对照组患儿显著增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有效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总有效例数较对照组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等任何不良反应(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突出,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为患儿及其家属减少了经济负担,值得推广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通过抗链球菌感染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吉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抽动障碍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阳性药物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阿莫西林治疗,剂量为20 mg/kg,2次/d;对照组患儿采用硫必利治疗,2次/d,每次50~150 mg。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呈下降趋势,治疗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为3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链球菌感染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例(2.3%)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7例(16.3%)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患儿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儿科腹泻可加强常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纳洛酮治疗小儿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纳洛酮治疗小儿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效果显著,患儿临床症状与血气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骨关节炎治疗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除实施常规治疗外,、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洛昔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0.6%;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11.25±4.15)天,对照组时间为(16.55±5.35)天;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对照组发生率为22.6%;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昔康药物治疗骨关节炎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6例HFMD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脱水利尿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行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患儿行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IVIG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差异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脑电图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病程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清S100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大剂量IVIG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HFMD并神经系统损伤安全、有效,有助于促进患儿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在退热、疱疹消退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平均留观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愈合时间短,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是临床治疗手足口病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喉炎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生理盐水+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较甲泼尼龙效果好,使用方便,治疗时间更短,临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儿的疗效及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经尿素酶及胃镜检查确诊为H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用药阿莫西林)、观察1组50例(用药大剂量克林霉素)、观察2组52例(使用小剂量克林霉素),疗程结束后对3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观察3组患儿Hp根除情况,统计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1、2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Hp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Hp感染使用克拉霉素治疗,疗效确切、Hp根除效果理想,但使用大剂量易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98例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左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11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2.0%,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潘立酮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药效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化毒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观察组联用小儿化毒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0%,与对照组的71.43%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发热缓解时间、疱疹缓解时间、溃疡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G(IgG)、总蛋白(TP)和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明显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WBC)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两组治疗期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治疗感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营口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感冒患者134例(风寒感冒68例,风热感冒42例,阴虚感冒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采用中药配方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中药饮片形式,观察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形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症状缓解时间、痊愈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其治疗费用更低(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感冒的效果优于中药饮片,操作简单,花费更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藤汤直肠滴注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盆腔炎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藤汤直肠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直肠滴注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