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使用克鲁格曼的核心-外围区域模型,来分析我国在东部中心产业集群的现状。从模型中可以得到一些促进我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东部江苏省工业集中的数据,研究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快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政策。我国应该通过城市人口增长的快速发展、改善交通条件、产业集聚的转变、加速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并促进均衡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马楠 《商》2014,(23):237-2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市场竞争和资源流动的作用下,产业集聚成为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在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发展西部经济的过程中,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产业集聚理论及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聚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促进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依据现实中存在的旅游产业集聚这一现象提出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可能也存在集聚效应的假设,然后以西部12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测算区位熵的方法,通过相关数据测算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部12个省区市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较高,集聚效果较为明显,特别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冲击,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仍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最后依据测算的结果从西部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品牌》2020,(3)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由于产业基础不同,新材料产业集聚情况也有所差别。通过对全国新材料产业集聚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新材料产业在集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产业上下游衔接不紧密、缺乏垂直化分工、产业化服务平台不完善与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上下游关联功能、培养地方根植性、加快集聚环境建设、引导培育创新机制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对全国物流产业集聚研究较少的状况,论文将全国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运用区位熵法对这四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存在差异,东北地区物流产业集聚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物流产业一般集聚,东部地区物流产业弱集聚;然后采用灰色关联法对这四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这四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与以国民生产总值为表征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较高。研究的结论对我国经济和物流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西部地区12省市的年度FDI总额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趋势面模型,对研究对象的空间集聚和趋势面进行分析。分析显示,西部地区的FDI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具有正的辐射效应,即大部分省市处于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区域,但高FDI地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辐射效应有限;西部地区吸收的FDI总额有所增长,但增长较缓慢,且主要集中在发展较好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长期积聚起来的要素禀赋所发挥出的集聚效应为东部经济的领先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也形成了该地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地位。而当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进入到新阶段时,要素集聚效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考验。立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承接实际,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完成经济转型,实现高速、稳定的持久性发展就要积极参与世界性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8.
在新发展阶段下,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动态量化空间均衡模型,将地区数据匹配至一般均衡框架,从理论维度探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背景下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特征,结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框架,建立实现区域间流通再平衡的思维路径。通过基于2009-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的量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观测期内,区域流通要素集聚度越高,区域营商环境水平越高。同时,区域流通要素集聚显著提升区域要素市场化水平。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经济区域,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流通要素集聚对区域营商环境水平和要素市场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存在东部、中部、西部阶梯下降的情况。为实现我国区域流通再平衡发展,应坚持以要素自由流动为导向,实现资源禀赋的有效集聚,进而推动国内贸易的畅通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文化产业集聚为切入点,在全国范围内分析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文化产业集聚能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福利,但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然而,空间基尼系数变缓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处于良性轨道。之后以人均GDP为评价指标,建立地区产业集聚度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进一步验证指标间的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最为集中和外贸出口最为发达的地区。本文利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分析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聚与贸易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外贸出口具有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高技术产业集聚已经超过最佳规模,发展遇到瓶颈,需要长期的培育和市场选择;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已不具备贸易成本优势,本地市场效应有限;外商直接投资不能促进产业集聚;长三角高技术产业迫切需要走出去,从产业集聚向产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丽雅 《现代商业》2014,(1):139-140
产业转移是经济一体化推动下的一种全球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积极进行调整,但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因此,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西部民族地区梯度化转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产业承接有利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发展优势,可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稳定有效扩大就业途径,激发内需潜能,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能有效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帮助西部地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一体化使得分工逐渐细化,产业内与产业间联系明显加强,企业的空间分布模式由分散逐渐向集聚发展。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的面板数据,引入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模型,分析企业集聚、劳动生产率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人力资本投资,企业集聚与技术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显著正影响。分地区看,人力资本投资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最大,而企业集聚对中部地区的贡献度最大,劳动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全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现阶段产业集聚在总体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存在空间集聚和路径依赖现象;从区域角度看,东中部、中西部和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均作用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科学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优化农村劳动力职业转移路径。  相似文献   

14.
蒋海芹 《市场论坛》2009,(2):17-18,16
我国出口加工区是我国规范加工贸易的重大改革,但目前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却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集聚效应较弱、西部承接困难重重等较多问题,因此,文章探计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梯度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多种城市功能集聚。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统计数据以及高铁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高速铁路网络发展对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城市金融集聚产生了促进作用。(2)高速铁路对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具有多维性,既有“高速铁路—城市金融集聚”的直接效应,也有通过产业集聚所体现出来的中介效应。(3)高速铁路对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高铁发展对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要强于对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而高铁发展对中部地区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最弱。基于此,应继续推进高铁建设,优化高铁网络布局,关注高速铁路发展产生的区域间资源分配效应,充分利用高铁的集聚效应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全球进入第五轮产业转移阶段,以"一带一路"为依托,中国西部地区通过开放、优惠的引资政策,吸引FDI向西部地区集聚。分析了西部地区承载产业转移的地域优势和成本优势,从产业规模、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描述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选择承接产业、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园区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采用数理方法分析环境规制、行业异质性对产业集聚影响的基础上,选取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探讨了环境规制、行业异质性对我国工业企业中17个行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与部分中等污染行业的区域产业集聚呈显著的“U”型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则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低污染行业的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行业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各行业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西部地区各行业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是产业组织的形式,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发展日趋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与分析,简单介绍了目前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产业集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西部地区人才集聚刻不容缓。在借鉴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政府促进型、市场主导型和产业集聚推动型这三种人才集聚模式的基础上,西部地区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建立权变的"三位一体"人才集聚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钊 《中国市场》2013,(34):131-133
西部地区由于受交通制约,对其空间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西部地区经济集中明显、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差异明显、使西部地区形成大量原材料及初加工城市。为此,西部地区要大力建设交通线路、加强西部省级区域经济集聚、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