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银市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自有资源日趋枯竭的困境面前,不等不靠,勇于探索,在城市经济转型中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被形象地总结为"白银模式".因而吸引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白银城市发展项目"信贷支持,意在助推白银城市经济转型的基础上,在更大区域推广"白银模式"的转型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制造业城市面对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争相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双向挤压",纷纷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探索各自的新型制造业之路。制造业城市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必须掌握产业发展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为新型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市场化转型必然要求重构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城市新型社区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以"自治、共享、合作、参与、协调"为原则的城市基层管理运作系统.城市新型社区建设不仅仅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同时也是城市文化观念的更新.由此,我们提出了构筑"社区自组织"、"社区公民"和"新居住文化"三个新的目标概念.  相似文献   

4.
在现阶段,人才开发战略的模式主要是围绕现有产业的发展,从长远看,要适应经济转型的发展,就要适度超前开发创新型人才.井提出了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匮乏问题,进而引出了实现"人才保障型"到"人才引领型"的转变的必要性,由此,时政府和企业提出了针对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东亚经济的崛起和东亚危机的发生从某种角度上讲与东亚经济模式紧密相关。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东亚经济模式已不合时宜,需要转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东亚国家(地区)必须突破日本一雁领头的"雁形结构",不断提高区域合作紧密化程度,提高产业调整速度,共同实现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东亚的未来将面临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不少资源型城市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既能保持区域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又能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大金融问题.本文立足于中国"铜城"白银市经济转型和金融业发展的实际,对促进西部经济转型城市金融业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从城市化角度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升级的路径。首先分析了城市化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然后从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端生产要素的聚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四个视角探讨了城市化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最后从城市市场规模扩大、城市空间扩张、空间城市结构调整以及城市体系系统四个角度分析了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模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到"互联网+"行动中,试图在电子商务这一新型的商务模式上寻找经济增长新的突破点。景德镇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陶瓷工业城市,陶瓷产业作为它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陶瓷产业商业模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陶瓷电子商务的应运而生,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为景德镇陶瓷产业拓宽了销售渠道,提供了无限的商机。在"互联网+"背景下,景德镇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期,促进陶瓷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工矿城市转型和区域工业化:白银模式的阐释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结构较为单一的工矿城市转型和区域工业化两个角度阐释和解读了"白银模式".指出,"白银模式"是工矿城市转型与区域工业化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模式.同时,分析了"白银模式"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2000年起,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逐渐规模化,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产业转移不仅使东部地区实现了"腾龙换鸟",而且也促进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亦可把承接产业视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条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山西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山西资源优势及"十二五"发展目标,对如何做好产业承接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