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家庭关系是否均衡、和谐,在农村不仅是个社会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能否稳定,而且是个经济问题,关系到一个家庭能否迅速脱贫致富,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但当前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失衡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本文对当前农村家庭成员与青少年之间代际关系失衡的现象做了深入分析,剖析了失衡的成因及后果,并对如何重构和谐家庭代际关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四川省统计数据的研究发现,人口大规模流出对农村家庭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家庭比重大幅下降,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代际分离普遍、家庭结构严重老龄化。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后果是:家庭的稳定性被动摇,传统家庭代际关系遭到破坏,家庭养老的基础被削弱,农村家庭的农业生产经济功能弱化。建议:重视农村家庭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公共服务,推动家庭整体流动,促进流动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流动日益呈现出家庭化迁移的趋势,家庭代际关系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家庭成员特别是随迁父母的心理福利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对现居深圳市的农村随迁父母的专项调查数据,基于代际团结理论,探讨了家庭代际关系对农村随迁父母心理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随迁父母与子女有较强的代际凝聚力,情感关系是影响农村随迁父母心理福利的重要因素,代际共识对农村随迁父母的心理福利具有积极作用,而代际联系对农村随迁父母的心理福利有负向影响,向子女提供经济支持则降低了农村随迁父母的心理福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全国12个省份1395份基层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质量总体较好,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显著差异。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收入贫困的影响来自于与儿子关系、与儿媳关系和与女婿关系;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精神贫困的影响,来自于四个方面。基于血缘关系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效应,明显大于基于姻缘关系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效应,与儿子关系在代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代际关系质量存在示范效应,但其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非常有限。农村老年贫困个体差异明显。因此,从代际关系质量视角治理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应在分类施策基础上,重点提升老年人与儿子关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其整个教育工作中的焦点之一。在儿童的整个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功效,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影响力却出现持续减弱的倾向,以致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构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提升父母榜样示范作用,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破解其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效果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海南省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居住和生活状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家庭内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对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成年子女对老年父母的家庭内代际转移更多的表现为代际间交换关系,而非出于老年父母的需求。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农村社会养老机构建设是解决现行农村家庭养老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留守丈夫"的身影在学术界长期缺场。本文晋南符册村的案例研究试图呈现当前农村"留守丈夫"的留守类型和家庭处境,并揭示其背后的生成机制和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夫妻外出还是留守的问题,取决于农村市场化进程中家庭生计两性分工的比较优势及其家庭发展模式。农村"留守丈夫"家庭的主要特征是"夫守妇出",这一家庭发展模式建立在"市场——家庭——个体"三个维度互动的基础上,由此可以将"留守丈夫"群体类型学分为城市市场挤压型、故乡生计吸纳型与家庭发展周期型。强势面具下的"留守丈夫"受到故土情怀、子女教育、家庭养老的慰藉和羁绊,而长期夫妇分离极易引发婚姻破裂和亲子关系失衡。随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出现一股农村"留守丈夫"家庭的亚文化,而对当前中国农村留守问题的学术审视需要回归到"家庭"的整体性视野,从中寻找中国社会活力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比例的上升,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加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指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四大困境: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医疗保障不完善、情感寄托缺失等,并提出应从倡导家庭养老传统、制定专门养老计划、完善新衣合、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组织等四个方面妥善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村工作通讯》2016,(7):25-26
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为留守儿童发声,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让这项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的工作落到实处。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洪芹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要落到实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从小处说,事关广大家庭和儿童的获得感,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从大处讲,事关"五大发展理念"的  相似文献   

10.
为回应有关中国农村居民代际关系的争论,评估近年来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对农村家庭生活的影响,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2012年全国五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这7年中国农村居民代际支持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相比于2006年,2012年农村居民三代间的情感互动频度上升,经济互动频度下降,而劳务支持呈现向子代倾斜的趋势。经济增长和农村新代际分工的形成是农村居民代际支持呈现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代际关系在未来农村家庭生活中能否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尚需做进一步的追踪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家庭在社会大系统中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论文依据对山东省桓台县农村家庭的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对现阶段农村家庭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作了多方面的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一)家庭结构是指家庭存在的社会形式,包括家庭中的人口数量、代际结构,夫妻对数、结构类型等,其中结构类型是家庭的整体模式。现阶段桓台农村核心家庭和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厘清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等代际反哺对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程度,进而认识家庭养老对土地养老的替代作用以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研究方法:Logit模型、工具变量法。研究结果:(1)代际经济支持会显著促进留守老人的土地转出行为;(2)代际间频繁的线下交流会抑制土地转出,而线上联系则没有显著影响;(3)异质性分析发现,即便在代际反哺的作用下,劳动能力强的留守老人也不愿意转出土地;(4)“新农保”的参与通过挤出代际经济支持来抑制留守老人的土地转出行为。研究结论:在“新农保”补贴力度小的现实背景下,家庭养老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应当关注代际经济支持对土地转出的促进作用与线下交流的抑制作用,合理引导留守老人土地转出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人口流动常态化、家庭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样态不断贫困化,了解并分析农村地区子女代际支持现状、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有利于改善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现状。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6)的追访数据,从子女代际支持视角出发,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农村老年人陷入多维贫困的比重分别为:55.34%(经济贫困)、53.03%(健康贫困)、34.58%(精神贫困)。二是农村子女对老年父母的代际支持较少,月均经济支持额在一百元左右,照料支持随着农村父母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而精神支持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三是不同类型的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存在一定程度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村老龄化的加剧,河北、湖北、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地区开始探索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模式,互助养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修复失衡的代际关系,并为一种更加理性化、较少亲情的代际关系均衡提供过渡平台。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能否解决,关系着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探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策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供给模式及其家庭福利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出女守的家庭分工改变了中国留守妇女的劳动供给模式,留守妇女保留工资较低、劳动参与率较高以及工资性工作时间较长,表明其劳动供给更接近合作博弈模型所描述的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留守妇女的家庭分工和劳动供给模式有利于家庭短期经济状况的改善,但同时也使得女性的家庭事务、工资性工作和农业劳动负担加重,不利于家庭的长期利益和不同家庭成员的长期福利。留守妇女的多重角色冲突导致原有的家庭利益平衡机制和稳定状态受到冲击,并且由于目前中国农村仍然缺乏有效的市场化和社会化途径将家庭短期经济收入转化为长期利益,因而短期内无法有效缓解家庭冲突和矛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向城镇工作,其子女被迫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家庭功能,父母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被弱化。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丽亚 《山西农经》2020,(6):47-48,58
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美满乡村家庭的支撑,农村青年婚恋状况是建设和谐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农村青年因处理不好婚恋问题,导致家庭不稳定和社会不和谐。探究农村青年婚恋困境现状、成因及不良后果,提出构建农村青年稳定和谐婚姻家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农村彩礼水涨船高,包括彩礼在内的高额婚姻成本,使得一些农民家庭"望婚兴叹",让一些农村的男青年结不起婚,还有可能让农民家庭致贫返贫。"天价彩礼"、人情泛滥、大操大办等农村典型人情支出,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负担之一。"天价彩礼"不仅会侵蚀农村社会风气、破坏农村民俗文化,导致农村婚姻关系的货币化、情感关系的物质化、代际关系的功利化倾向,还会压缩农民家庭脱贫致富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