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邮政储蓄“全国联网,通存通取”一直是对外宣传得非常响亮的口号,但喊得多了,储户反映的问题也接二连三而来,有的连邮政职工也无法解释,导致邮政储蓄的信誉有所下降,业务发展困难。其主要表现是:一、到目前为止,经济较发达的广东省邮政储蓄尚未接入全国网,未能实现通存通取,又何来“全国联网 通存通取”之说?去年报上曾宣传广东将搭全国的末班车,1999年实现全国联网,但直到现在还是未见行动。二、有的已开通全国通存通取的局,却不能异地存款。有的储户反映:在海南、江西等地想存款到广西某县邮政储蓄的活期帐户上,营业员却…  相似文献   

2.
于硕 《中国邮政》1999,(10):35-36
随着邮政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在邮政金融业务中的广泛应用,邮政金融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越来越依赖于邮政金融电子化的强度和质量。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网络———“绿卡工程”,其点多、面广,遍布城乡,网络的规模是其它任何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同时,这也增加了邮政金融网络的脆弱性和复杂性,资源共享和网点分布广泛增加了受入侵的隐患。1998年,江苏省储汇资金发案7起,发案金额竟达2733.48万元,其中有5起案件与计算机有关,其涉案金额占全部发案金额的80%以上。邮政金融领域中计算机犯罪案件呈…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各个行业中,计算机系统己经在业务处理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邮政信息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邮政业务的效率、增强了竞争力。联想做为国内最大的IT厂商,同各地邮政部门密切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在目前各地邮政部门进行的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中,也有很多和联想集团的成功合作。1邮政系统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目前,全国邮政计算机网络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邮政系统网络主要有综合网和绿卡网两个主要网络,建设也比较成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邮政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为邮政开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融合’综合性业务提供了可能。目前中国邮政利用已建的计算机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的邮储网点、电于化网点已经开办了通存通取、电子汇兑、邮政“一台清”等金融服  相似文献   

4.
夏鹰 《中国邮政》2001,(5):22-23
一、绿卡工程建设历程回顾 1.绿卡工程的启动 1993年,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组织领导下,“金卡工程”的建设迅速启动,确定在全国12个试点城市建设金卡交换中心,实现各银行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银行卡的跨行交易。面对这一新的形势,1993年下半年,原邮电部决定,充分发挥邮电优势,利用分组交换网,建设邮政储蓄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实现通存通取,以方便、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绿色为邮电行业的标志色,因此该工程简称为“绿卡工程”。 当时为绿卡工程下的定义是:绿卡工程是国家为适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绿卡工程启动于1994年,1997年6月开始与邮电部清算中心联网,实现全省68个县市城市邮储网点与其他28个大、中城市的邮储网点通存通取。工程组织与管理工程建设初期,省局成立了省绿卡工程协调小组,下设绿卡办公室,福州、厦门、泉州等三个地市局也相应成立了“绿卡办”  相似文献   

6.
《中国邮政》1996,(8):13-16
北京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北京邮政储汇局计算中心一、概述在部“绿卡办”统一组织协调下,在北京邮政管理局“绿卡工程”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按照全国“绿卡工程”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业务处理规程、统一组织开发、统一组织推广和归口管理的原则,北京邮政金...  相似文献   

7.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快“绿卡工程”建设1993年9月邮电部吴基传部长主持召开部长办公会议,决定加快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应用的步伐,充分利用邮电优势,利用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实现全国邮政储蓄的通存通取。并正式确定此项工程名称为“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技...  相似文献   

8.
梅国鑫 《中国邮政》1998,(10):24-25
“绿卡工程”(即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技术改造工程)自1994年开始建设,到今天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的不断建立和扩充,保证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从事“绿卡工程”建设的实践,就如何提高“绿卡...  相似文献   

9.
邮政储蓄卡(也称作“绿卡”)是在邮政储蓄“绿卡工程”的建设中,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截至1998年6月,已实现全国30个省、市“绿卡”联网,开通近50个城市的主机系统,储户数已达1.16亿之多,储蓄卡已发出386万张。邮政储蓄卡可以使用的领域很广,凡...  相似文献   

10.
中国邮政“绿卡工程”是“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系统技术改造工程”的简称,1993年9月7日,邮电部吴基传部长主持部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建设全国统一的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系统,实现通存通取。1993年10月4日,邮电部刘平源副部长主持召开部长专题办公会议,明确了工程建设的具体原则, 截止2002年6月30日,“绿卡工程”共  相似文献   

11.
关于“绿卡工程”建设的三点认识北京市南区邮电局徐学明“绿卡工程”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实现电子货币大范围流通而实施的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技术改造工程,是邮政实现“四网两机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绿卡工程”的建设已在相...  相似文献   

12.
1.办好中国邮政网站。把邮政网站办成全国一流的网站。赶上和超过新浪、雅虎、搜狐等著名网站。为2 0 0 0多万网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宣传邮政业务 ,树立中国邮政的品牌。2 .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卡”网络。随着因特网与“绿卡”网的发展协调 ,把两个网络连接起来 ,使邮政储蓄变成网上银行 ,为人们网上购物提供电子付款 ,进行资金结算 ,最大限度的发挥邮政“绿卡”网的作用。3.发挥邮政投递点多面广的优势。办好我们的投递公司。中国邮政网点达 3万多个 ,分布在全国各地 ,网络庞大是任何企业无法比拟的。4.继续办好邮政邮购商场。建成三级邮购营…  相似文献   

13.
一、邮政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邮政绿卡网已覆盖全国3万多个邮储网点,其中全国性联网网点近万个。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也已覆盖1个全国中心、31个省中心和201个邮区中心。2001年,电子汇兑工程实施后,各地的电子化支局也都基本联入了综合网。为了节约投资,不少省(市)对综合网和绿卡网市局以下的通信线路进行了复用。随着邮政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各种应用系统逐步暴露出了以下问题:邮政营业网点和邮政储蓄网点大多共用营业场所,但它们之间的业务范围不能交叉、互通,如邮政营业网点不能受理…  相似文献   

14.
陈海舟 《中国邮政》1998,(10):26-28
一、前言在“绿卡工程”中使用销售点终端(POS)是邮政储蓄电子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是“绿卡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邮政金融来讲,建设POS系统,开发转帐消费业务已是迫在眉睫的事。1997年末,江苏省“绿卡办”将开发新业务的工作重点转向了POS消费功...  相似文献   

15.
丁剑芳 《邮政研究》2006,22(3):36-36
自2006年4月1日起,北京邮政储蓄开通了“绿卡畅行通”服务,即利用邮政储蓄的金融系统为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提供电子支付和结算服务,使客户轻松享受绿卡和“一卡通”共同提供的各项服务。“绿卡畅行通”是由北京邮政储蓄和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及北京一卡通电子支付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金融服务项目。绿卡账户作为“一卡通”唯一的资金划转账户,通过绿卡账户与一卡通的绑定,实现一卡通自助充值、电子支付等业务功能。该项目整合了北京邮政储蓄和市政交通“一卡通”的技术和客户资源,利用先进的DNA安全支付系统,解决了客户在使用不同电子支…  相似文献   

16.
我国邮政储蓄计算机网络(“绿卡”工程)第二期建设的第一个城市中心建设项目已在贵州遵义市启动。 贵州省邮电管理局上月与中邮绿卡金融网络公司就遵义市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造工程签订技术服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7.
从为绿卡小中心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出发,通过对邮政金融计算机网整体结构的阐述, 就绿卡小中心在绿卡工程中的位置、作用、特点、功能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同时利用了量化指标 进行研究,提出了方便邮政储蓄,降低通信费用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进而实现绿卡工程的规范 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邮电部重点技术改造工程——“绿卡工程”已进行了三年多,第一期五十一城市邮政储蓄主计算机中心都已建成.并通过北京部清算中心构成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网通存通兑系统,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个省市、46个城市中心、遍布全国300个市县、5.1300个网点.1,300台ATM机联网运行.“绿卡工程”已经不是简单地使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而是邮政储蓄通存通兑的大网络,遍及全国960N平方公里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电子稽查的开通应用为邮政金融风险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它通过与绿卡系统和电子汇兑系统的对接,实现了实时预警、日终预警以及非现场稽查的功能,同时还实现了对邮政储汇业务操作系统的“四个监控”,即全面监控、规范监控、独立监控、分级监控。当前,为了充分发挥邮政金融的电子稽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快﹃绿卡工程﹄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天津市﹃绿卡工程﹄办公室一、如何理解和把握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开放性和先进性自1994年启动建设以来,“绿卡工程”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技术单位的支持下,整个工程吸取了银行金融电子化的建设经验,参照国外大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