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自国有企业实施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股份制改革以来,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股份制的“形似”问题似乎已解决,然而,公司的运作与过去相比在经营机制上还没有完全转变,因此解决股份制“神似”的问题就成为新的课题。目前的讨论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二是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前一思路由于国有制产权固有的“所有者虚位”和“所有权行政化倾向”难以从根本上克服,趋同的选择是采取“掺沙子”模式,即使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或所有权多元化。后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家》2005,(3):13-18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出现了股权分散化以及公司控制权从股东向拥有专业技术的职业经理人转移。于是在一些大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了分离。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公司治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美国安然、安达信和世通等公司的财务丑闻,使公司治理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前沿研究课题。我国对公司治理的重视和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举措,正式提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抓紧试点.重点推进。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重点做好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工作。”一年来,两家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如何进一步明确股份制改革的任务和实现手段,下一步改革如何深化下去。已成为世人关注的金融焦点。今天本刊发表关于完善公司治理问题这一文章.对于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增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能力、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面振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股份制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改变,在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股份制银行的内审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财与务管理体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典型组织形式,其根本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由实物资本的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占有权、使用权及处置权等同所有权的分离。公司治理即源自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关系问题。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降低由于两权分离而造成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股份制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改变,在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股份制银行的内审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者们对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主要从公司治理模式、股权和所有权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公司治理不同的理念决定了公司不同的治理结构。主流的公司治理理念有"股东至上"和"利益相关者理念"。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革,由于面临代理人监管乏力的问题,治理结构的效力较弱。同时,信息和影响力成本由于代理关系的多层次,使形成有效的企业治理变得更加困难。当前在公司治理中主要运用报酬、剩余支配权、经营管理控制权、声誉和荣誉、聘用和解聘等机制对利益相关方进行激励。本文从公司治理的中有关激励机制的角度,运用相关理论,对宝钢股份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企业里,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成为委托人,管理者成为代理人,这就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协调委托代理关系,确保委托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  相似文献   

8.
刘坤 《黑龙江金融》2005,(10):23-23
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典型组织形式,其根本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南实物资本的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占有权、使用权及处置权等同所有权的分离。公司治理即源自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关系问题。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降低由于两权分离而造成的效率损失,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国家大力推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股份制经济得到了飞快的发展。鉴于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重要作用,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定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高度来把握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财务管理目标的演变,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探讨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关系,两种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如何实现财务管理最优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后国内逐步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股份制改革也成为大多数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上的一种选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国内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资本市场与争产市场的繁荣不仅为上市企业发展提供了较好帮助,同时也使得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逐渐现象.本文将结合国内上市企业实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并就如何改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