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休闲农庄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 《商场现代化》2009,(30):62-64
近年来,休闲农庄在我国蓬勃发展,已初具规模,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总结了该省休闲农庄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分析了在目前态势下发展的瓶颈,并针对现已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了"营建循环经济型休闲农庄"、"构建休闲农庄产品服务质量评定制度"和"创造休闲农庄‘浙江模式’"三个视角下的改进与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北京商业》2007,(1):F0002-F0002,F0003
南新仓文化休闲特色街区是由北京一商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北京南新仓商贸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以“文化休闲娱乐”为主要经营业态的文化创意产业街区。现已被纳入《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将成为市级特色商业街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共享农庄响应国家号召,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该文章在现有基础上研究共享农庄的现状以及其可持续性,探讨现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共享农庄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创新性地推动绿色农庄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休闲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分别于2004、2014和2019年对上海居民生活方式进行跟踪调研,探究居民在休闲同伴、休闲场所、休闲活动和休闲动机等方面的选择倾向和演变趋势。研究发现,第一、三次调研中家人和朋友均是最主要的休闲伙伴,而且家人作为重要休闲伙伴地位日益巩固,不同年龄段休闲活动时人际交往的主体呈现双V相扣的态势。第二,休闲活动方式集中趋势不断加强,传统空间选择的变化特征趋于弱化,“宅”休闲方兴未艾。第三,休闲方式选择从功利性动机转向内涵式动机,文化价值内涵渐趋丰富。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绍兴市民休闲观念已经慢慢形成,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玩得高兴又有益身心的休闲旅游需求模式成为消费主流。但是在休闲旅游业盛起的时候,绍兴私营农庄在运作中的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何把休闲农庄做大、做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园区的发展概况 “汉阳造”创意园是武汉市重点建设、精心打造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2年6月19日,经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为湖北省唯一一家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广告产业试点园区。近年来,园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三元模式,遵循“科学规划、挖掘文化、强化特色、提升层次”的原则,以“整旧如旧,差异发展”的思路,重点打造文化艺术区、商业休闲区和创意设计区三大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7.
随着湖南省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休闲农庄数量急剧增加。但无论是在全省范围内,抑或是就单体休闲农庄而言,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规划不科学和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这极大束缚了我省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本文立足于湖南,从全新角度深入探讨休闲农庄的规划,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山东省滕州市“墨子故里”发展乡村旅游,在和谐社会视角下,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农为根、以山为衣”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和“三区、一环、五朵金花”乡村旅游总体布局。滕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综合运用“整体租赁”民居功能拓展模式、“采摘蓠园”都市农业模式、“养生山吧”模式、休闲农庄模式、创意产业模式、现代产业园区模式、古村聚落模式,将国家政策、农村盈利、项目运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对农旅结合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9.
房芳 《北方经贸》2023,(1):149-151
后疫情时代的工业遗产型文化产业园需要转变经营模式,以缓解过度依赖空间租赁收入的风险。文章结合文旅融合背景,提出以文化艺术为灵魂,传承历史文化、教育大众审美;以休闲旅游为载体,打造体验式休闲游、提高商业文化“浓度”;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满足游客求异心理、提升旅游商品品质及开发特色夜游项目;以空间设计为特色,空间设计新旧融合、科学规划公共空间等系列发展策略,以期为工业遗产型文化产业园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休闲农业是一种农业与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急需观光与休闲农业方面的地方性人才。文章分析了台湾亚洲大学等5所高校休闲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大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提出构建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闽台高职院校休闲农业特色教材的合作编写,全面优化休闲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休闲产业作为我国居民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之后的较高层次追求,参与热情非常高,但是在一些旅游城市里稍具规模。休闲产业也成为郑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如何协调休闲产业与大众之间的问题,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发展模式,将是今后必须研讨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休闲农庄作为绿色休闲区,它的兴起得到全国范围内的响应。农庄的合理建设,拉动了游客消费,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不少盲目跟从建设的农庄,在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等方面给农民赖以生存的这片净土带来了隐患。合理开发休闲农庄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但怎样提防"变异"农庄,促进乡村经济有序发展,维护乡土自然生态环境,将成为有关部门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休闲农庄是休闲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农民群众或农业企业为经营主体,以农耕文化为灵魂,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近年来,各地的休闲农庄建设呈现出快速上升的势头。总体来看,绝大部分新建项目的经营业绩是可喜的,但业绩较差、举步维艰的也不少。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4.
浅析杨墩休闲农庄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葆 《中国市场》2014,(51):191-192
休闲农庄是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类型。笔者以杨墩休闲农庄为例,浅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云南永胜县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永胜县发展精品农庄的思路正是对云南省"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一种有益尝试。针对目前存在的经营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匮乏、投入普遍不足、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经营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永胜县精品农庄发展模式创新及对策是;采用"公司+农庄"的生产经营模式;政府应转变观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经营内容;建立示范精品农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6.
石尚 《商业企业》2006,(3):46-47
由上海丰柏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时尚生活中心联手打造的“十尚坊”,以全新概念创造区域商业新模式,即针对区域消费需求特点,着眼于休闲娱乐型消费模式的开发.从而成为集特色餐饮、零售、娱乐等诸元素,融休闲环境、时尚消费于一体的新生代时尚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17.
情系虹鳟鱼     
“农家乐”是北京郊区“农庄经济”的主导模式,“劳模山庄”的成长说明这种小规模、集约化的“农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揭示长沙市休闲农庄发展在增长、空间分布、结构层次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及其带来的积极效应,指出了长沙市休闲农庄发展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长沙市休闲农庄在质与量并进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初具规模的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结构层次的不断提升,形成了以城市边缘区和城乡结合部为主体的空间集中分布格局,表明其发展对于优化资源空间配置、转变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与状况、增强城乡之间的联系等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瑾 《市场论坛》2007,(6):66-67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桂林的历史文化特色正在被现代化的商业所代替。桂林王城路休闲老街的开发建设将对传承桂林城市文化,满足游客及市民休闲、娱乐和购物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老街以“以人为本,以史为鉴,兼顾环境,突出特色”为开发理念,设置餐饮、购物、戏曲文化活动、休闲参与以及参观展览五个功能区,举办具有桂林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活动来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0.
《致富天地》2009,(12):12-12
腾冲县和顺古镇是云南著名的侨乡,也是云南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地区:2003年11月,和顺景区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腾冲县把和顺景区经营权转让给昆明柏联集团,转让期为40年。柏联集团对和顺景区进行整体开发,依托“侨乡”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古镇民居特色,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和文化旅游,在全国创造了“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