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徐澈 《适用技术市场》2011,(1):135-136,145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贷款学生拖欠率过高。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面临着信用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高校面临着声誉、银校关系、或然担保的威胁。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助学贷款中银行与高校间的行为关系。突出了国家助学贷款中少被注意的高校行为。在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银行与高校风险防范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银行和学生供需严重失衡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贷款制度本身制定的不合理以及作为一种信用贷款运行所需要的配套环境的不完善等。应建立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法律体系,颁布《国家助学贷款法》,拟定与助学贷款有关的法律,修改与信用征集相抵触的其他方面的法律。构建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树立诚信的社会观念,建立完善的征信制度及个人信用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建立政策性的国家助学贷款银行及助学贷款的担保机构,提供多层次的资助形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与银行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双方权利、义务的配置情况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落实程度与实际效果如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过程中,应当公正、合理配置高校与银行的权利、义务,平衡双方权益与责任,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在河北省各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石瑛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6):97-98
在美国,助学贷款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助学方式,它在鼓励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参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了中美两国在助学贷款制度方面的做法,以借鉴美国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使我国助学贷款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石瑛 《现代商业》2007,(10):41-42
在美国,助学贷款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助学方式,它在鼓励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参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学贷款在我国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全面铺开,至今已历时6年,但一直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是我国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因此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中美两国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不同,最后归纳出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问题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我国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于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了助学贷款中银行与贷款学生之间的博弈关系,提出努力构建诚信的社会环境、构建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推进建立助学贷款的失信惩罚机制是促进我国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出现的银行惜贷、学生违约的问题,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规定及其他一些客观条件,构建了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学生违约、银行惜贷问题的产生进行了解释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在全国推行,如今已近10年。国家助学贷款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贫困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人才培养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属于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这一项对贫困学生非常有利的政策在具体实行过程中遇到了比较严重的还款违约问题。本论文基于湖南某高校的历年数据,分析了助学贷款偿还的基本情况并对违约原因进行了调查,以期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赵海鹰 《中国市场》2008,(52):196-197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一种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有效机制,是资助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金融手段。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总体来看比较缓慢,由于还贷违约状况严重,国家助学贷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大面积停办的现象。本文主要就如何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办法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是适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探索,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各家银行支持教育发展、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运行三年以来,仍存在着一些阻碍业务发展的问题.因此,本文拟从辽宁省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的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是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的、无需经济担保,面向困难学生发放,由政府财政贴息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作为一种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有效机制,是资助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金融手段。我国各项助学贷款已使几百万学生受益。但随着首批申请贷款的学生进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资助学生的主要手段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本文拟通过梳理分析澳大利亚HECS(Higher Education Contribution Scheme)制度,结合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应用现状,总结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优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然而,今年6月,作为首批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北京某高校即将毕业的部分大学生发现,他们4年前向银行借贷2.4万元,利息高达1.2万元,占本金的一半,除去50%的国家财政补贴后,他们还要支付6000多元的利息。不少学生都认为,助学贷款利息过高。国家助学贷款利…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的,无须抵押的、在校期间政府给予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我国现行助学贷款制度是公益性目标和商业性手段相结合的统一体。由此决定了助学贷款的风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无论是对贫困生个人来讲,还是对社会发展前景来讲,助学贷款都有着积极地意义,同时国家助学贷款也有助于银行开拓信贷市场,获取营业收入。本文将对助学贷款的风险及收益进行分析,以便其更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及相关规定,构建了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学生违约、银行惜贷问题的产生进行了解释,并在国家助学贷款激励机制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缺乏有效风险分担机制,导致银行金融风险大,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本文结合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风险补偿机制进行解读,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发展我国助学贷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助学贷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在实际运作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从教育发展、银行、学生和家长、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等角度分析了助学贷款的现实性,并对助学贷款在实际运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政府、银行、学校、学生四个参与主体的关系,提出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银行贷款相关政策,建立大学生信用评估体系等措施,来规避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  相似文献   

19.
消费信贷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贷款,是消费者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贷款来购买消费品的一种特殊的信贷.它有效地解决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与现实购买能力之间的矛盾,使消费者未来收入转化为现在的收入,在满足了消费欲望、提高了生活质量、方便购物的同时,也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我国的助学贷款也属于消费信贷的一种,是关于教育消费的信贷,是学生借助自身的信用资源和预期的未来收入,利用自己的信用资源完成学业的一种提前消费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97年实行收费以来,教育需求高移使教育消费成为热点,而国家的有限财力和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难以满足高等教育收费日益增高的需要.特别是对研究生收取高额的学费,使得研究生对助学贷款的需求大大高于供给.本文主要讨论发展我国的高层知识分子--研究生群体的消费信贷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助学贷款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爱军 《消费经济》2000,16(6):39-41
助学贷款是消费信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助学贷款的成功是否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详细阐述了贷学金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就其内在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且侧重分析了信用助学贷款的风险制约机制。最后,就助学贷款的发放及其发放方式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