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深圳物业管理繁荣的产物,深圳物管企业北上、西进抢滩的热潮曾令所有深圳物管人欢欣鼓舞,而攻城掠地的气势更让深圳物管视全国物管于无物.  相似文献   

2.
经过23年的风风雨雨,深圳的物管在众多物业人的共同努力和细心呵护之下,如今已茁壮成长.曾几何时,深圳的物管几乎成为了中国物管的代言,这是让每一位为深圳物管默默贡献着的物业人的喜悦!纵观深圳这20多年来的历程,我个人认为深圳之所以长期走在全国的物管行业前列,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管理理论、方法和模式的不断创新."城中村"的物业管理模式,就是深圳物管的一种新尝试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转眼间,北京的物管企业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经"联姻"整整七个年头了,期间的发展有快乐也有痛苦,有激情也有无奈,物业管理企业与ISO9000质量认证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一些令局外人看似难以理解的现象,广大物管企业在最初对ISO9000质量认证的迷恋、热衷、追捧中逐渐清醒,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七年之痒"吧--毕竟在一起的时候久了,相互磨合的时间长了,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物管企业与ISO9000质量认证之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现在的关系又是如何?对此,物业管理人必须做出深刻严谨的科学反思.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物业管理在城市地区几乎家喻户晓.凡是条件稍好的小区、大厦或城市构筑物大都普及了物管,物管的服务对象和内容得到了快速补充,服务量大增,但行业的产值、物管人员的待遇,物管企业的效益并未明显增长,甚至已开始新一轮的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部分企业沦为"垃圾"而被淘汰,部分企业则由盛转衰,垂死挣扎,呈现出"垃圾股"众多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翟峰 《现代经济》2004,(10):21-23
物业管理成本,是物业管理企业在其发展的实践中必须探索的问题,而如何降低物业管理的成本.则更是物业管理企业在其发展的实践中孜孜以求的一个课题。作为任何一个渴求发展的物管企业,都在探寻这样一个相同的问题,怎样做到在既不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增大业主负担的前提下,以及在保证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为其服务的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房地产经济蓬勃兴起,物业管理企业应运而生。物业管理自深圳传入内地已经经过30多年的发展,然而现阶段物业管理企业遇到了内部发展的多重问题,特别是企业内部员工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很多企业在招聘新员工的同时,老员工在不断离职。如何有效控制物业企业员工流失,让员工踏实工作,成为业界研究的一大课题。文章现对物管企业员工流失现状进行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7.
秦小南 《现代经济》2005,(12):52-53
物管企业在日常物业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有些本可以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得到解决,从而避免物管企业在前期物业管理中与其相遇.若是这样,就可减少或避免影响继续后期物业管理的不利因素,还可提升企业的专业品牌.鉴上,本人认为,物管企业在房地产开发时的早期介入阶段的所为,是物业管理的突破口之一.  相似文献   

8.
开发商自己成立物业管理公司为其开发的楼盘进行前期物业管理,物管公司为开发商树立良好的售后服务口碑的同时,却成为开发商补贴物管开支的沉重负担.开发企业与物管年年讨价还价:"今年补不补?补多少合适?怎么测算?  相似文献   

9.
纵观2004年的物业管理,可谓是发展生机勃勃,竞争硝烟弥漫.作为单个物管企业靠什么去发展,靠什么去竞争,这是每个物管企业老总都在思考的问题."文化是明天的经济"这一企业发展的方向靠什么去实现,更是物管企业老总研究的课题.本文想就以企业形象战略为核心的企业识别系统--CIS系统在物业管理中的运用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计国忠 《现代经济》2005,(11):10-12
在众人眼里,至少在相当一部分人眼里,物业管理是个暴利行业.笔者认为,这完全是一种曲解.尽管从某些企业来看,确实是赚了不少钱,但是,就行业整体来看,笔者认为,夸大物业管理公司的利润,将其称之为"暴利",进而引发对物管公司的强烈反感和不满,再进而造成抵触情绪,这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物业管理从沿海向内地,从新区向旧区不断普及,全国各地的物管覆盖率均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物业管理的先驱深圳甚至达到90%以上,而众多的具有悠久文化传统和城建历史的地区,由于拥有众多各层次的老城旧小区,物业管理的推进遇到了不少的阻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14日-16日,"2006年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峰会暨全国物业管理企业与高等学校人才合作交流洽谈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七十多名大中型物业管理企业高管人员以及七十多名高等学校相关主管人员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发展战略问题,并就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进行了交流洽谈.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2002,(12):6-9
随着物业管理从沿海向内陆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的物业管理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甚至有些时候,身居小区面对物管的我们还会在一块儿议论:没有物业管理的日子简直无法想像!从2001年杭州召开的首届中国物业管理发展论坛至今,类似的各种参观考察、取经学习的活动为各地物管企业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同行之间有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国家及地方的各项立法及政策,也为物业管理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会发现中国物业服务行业内之物管企业正在异常坚定、不屈不挠地追求一条全新的中国式物管企业的市场化之路.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虽然只有23年的历史,但行业内的某些物管企业却相继用了其中10年的时间在探索、追求物管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分离之路,至今仍在前仆后继!  相似文献   

15.
王嘉吾 《现代经济》2006,(11):16-17
“美丽园事件”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它是物业管理和物管消费之间的矛盾的集中体现。在目前社会经济体制条件作用下,作为物业管理主要载体的物业公司和物管消费主体的业主,这一对行为主体间必然形成矛盾,本文把物业企业与业主可能产生矛盾的事由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庄晓裕 《现代经济》2007,(8S):16-17
物业管理企业作为一种专业化机构,能为业主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大幅提高了业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服务水平。然而,物业管理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凸现出目前的物管畸形模式——完全依靠物业企业的单一模式。普通商品房早已经是物业企业的地盘;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这类福利性住房,也相继引入了物业企业管理。目前公布的物业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7.
成都物业管理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许多中小物业管理企业,由于观念意识相对落后,致使其在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很多管理上的硬伤,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成长及行业的和谐发展。其中由于中小物管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不重视,管理不到位是导致此局面的重要原因。本文,笔者将就成都物管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中小物管公司业内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起初作为房地产售后服务附属行业的物业管理,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性行业,市场对物管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化管理、差异化服务成为物业管理企业建立自身品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物管企业领导管理者的调查情况最近笔者对全国及深圳市多家物业管理企业的100多名领导人和5家企业落聘的30多名物管干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领导管理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状况不容乐观。资历不等于能力,企业不要“老人”要能人。从目前状况来看,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凭资历、凭辈份在经理、主任等位置上一坐就是几年十几年,被员工称为难搬的“铁交椅”、资格的“不倒翁”。而有些物业公司中层以上干部更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物业管理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专业物管不专业行业生存受质疑中国物业管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按大包大揽的“政府化”运作模式演变而来的。物业管理涉及治安、绿化、清洁、家政、房屋及机电维修保养等,但这些项目实际上也是货真价实、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独立行业。而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物管企业由于规模偏小,不可能花很高的成本配置高级专业人才,这就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号称专业的中国物业管理其实不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