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从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定义出发,在此基础上基于协整模型分析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探析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动态影响机制,并对经济增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小民 《特区经济》2012,(1):203-206
以广西1986~2009年有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广西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而且FDI对GDP增长具有较弱的正效应,短期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孙志毅  陈儒 《改革与战略》2014,(11):112-115
文章基于1978—2012年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年度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教育投入、经济增长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为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新型城镇化互为双向因果关系,教育投入与新型城镇化为双向因果关系。因此,增加教育投入对于经济增长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正向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选取1978-2012年广东的数据,对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两者的关系不显著,这除了广东有来自全国的人才优势外,更主要是因为广东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过低.为了强化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广东地方政府应适度增加教育支出,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建立分层次分级别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系,强化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推动经济有效增长,文章对江苏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发现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显著,教育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教育规模增长、事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不均衡的现状。据此提出了要重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作用与长期影响,继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并扩大经费来源渠道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甘肃省1979—2008年的时序数据,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分析框架,考察了教育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度量了三个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教育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其弹性系数大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GDP增长率的误差修正系数为负,向均衡收敛。教育投入的误差修正系数有正确的符号,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且二者贡献程度上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文章首先从教育水平、职业技能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转移四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之后提出假设,选取四个教育人力资本指标来研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经费投入量与高校毕业生数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高等学校数量与专任教师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最后提出城乡统筹视角下河南省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泰安市房地产投资现状的基础上,采用ECM方法,探讨2000-2014年泰安市房地产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波动上升趋势,2007年以后波动渐趋平缓,但总体贡献率较低;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偏低,对经济拉动能力较弱,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拉动的依赖性增强;房地产投资与GDP之间既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又存在短期波动关系;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而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泰安市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运用1978-2012年天津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对天津市经济发展现状作出分析。其次,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动态均衡机制以及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以利于天津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和方差分析等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甘肃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并且具体量化了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合分析后,提出了甘肃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交通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论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本文收集中国28个省份1985—2006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交通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本文得到的结论是交通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短期和长期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23和0.062。这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从短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23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各省市1996~2004年间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影响。从地区间来看,东、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由此提出了中国现时期应该采用"因地制宜"方针制定教育投资政策,实现各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张朝晖 《科技和产业》2011,11(11):129-134
利用福建省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该省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规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规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动态关系,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都具有正向作用,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长、短期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0.952 199和0.542 955。滞后2期的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格兰杰原因;滞后4期的高等教育的规模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内生分布滞后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教育结构和经济增长后劲的动态关联关系。研究发现: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后劲在即期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之后转变为微弱的负影响,其累积影响始终为正;经济增长后劲在即期对教育结构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之后逐年下降收敛于0,其累积影响始终为正。研究结论表明,高等教育扩张并未对经济增长起到实质性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技术等的耦合,努力实现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志勇 《科技和产业》2012,12(12):74-78
教育水平将直接反映在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竞争力的差异上。研究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能为区域的教育发展及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更为科学及有效的依据。论题基于投入产出生产函数建立的思路,构建教育经济函数模型,以漳州市历年的相关数据,对漳州市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定量的线性回归分析,结论是:应把教育投入视为未来漳州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第一要素给予高度重视。并针对漳州目前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errogates the impact and nature of South Africa’s post-apartheid economic growth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lens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higher education. The South African economy has been characterised by a skills-biased trajectory, ensuring jobs for the better educated. By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ertiary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we find that furt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ET) graduates are almost as likely to be employed as school leavers without higher education. We analys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educational attainments of labour affect the nature and trajectory of economic growth in South Africa, by estimating Olley and Pakes’ two-stage regression on a modified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gree cohort contributes to economic growth whilst othe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cluding FET colleges, do not productively contribute to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日本″单极″变成了中日″双头″。这一变化导致两岸经济从单方面的依赖到互相依赖;在贸易平衡、外汇储备等方面台湾对祖国大陆更加依赖;台商投资从短期经营到本土化经营;两岸产业分工从产业间发展到产业内、产品内;两岸从企业间一般技术合作到行业组织间标准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pplies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economic effect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Our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cross-Strait trade liberalization will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s on external trade, domestic investment and real GDP for the economies in this area in general and in Taiwan in particular. Furthermore, the negative impact from the formation of a free trade arrangement between Taiwan and Chinese Mainland on Hong Kong seems to be rather smal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ross-Strait trade liberalization is very likely to bring about a win-win situation for the economies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9.
郇红艳 《特区经济》2007,225(10):171-173
本文对阜阳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反映二者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能有效的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