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广西的桑蚕基地近年以高于全国的20%以上速度增长,到2005年,广西桑园面积和桑蚕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与广西桑蚕生产不相对应的是,广西丝绸深加工发展缓慢,蚕丝利用率低,大部分蚕丝作为纺织原料通过外省深加工转出口,造成桑蚕丝绸产业链附加值的严重流失。为此,广西要重视对丝绸国际市场研究,以市场需求推动广西桑蚕丝绸产业链的延伸。  相似文献   

2.
陈明坤 《消费导刊》2010,(4):243-243
本文通过对广西宜州市蚕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给出了宜州蚕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主张利用当前桑蚕原产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桑蚕副产品和适度发展丝绸深加工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昌建 《消费导刊》2010,(4):242-242
本文通过对广西宜州市蚕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给出了宜州蚕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主张利用当前桑蚕原产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桑蚕副产品和适度发展丝绸深加工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我国丝绸市场的发展前景,对振兴我国丝绸生产,开拓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国是最大的蚕丝生产国和出口国。一方面世界丝绸的生产和消费直接关系到我国丝绸生产和出口的前途;另一方面,世界丝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将取决于我国蚕丝的产销状况。所以研究丝绸市场的发展前景,才能正确制定我国蚕丝生产和出口的战略,促进丝绸市场的发展。而其前景,将取决于丝绸商品本身的特点和生产、消费的特殊规律。作为商品生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又受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制约。本文就丝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前景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 一、丝绸世界市场的基本状况 (一)丝绸商品的特点。 丝绸产量小。据国际丝协提供的资料,世界纺织纤维生产数量的基本比例为:棉花46.1%,合成纤维和人造丝48.5%,羊毛5.2%,蚕丝0.2%。而且蚕丝所占比例数十年来未有大的变动。不过,蚕丝生产的绝对数量还是不断增加的,从1958年到1988年30年间,世界蚕丝年总产量从3.33万吨增加到5.93万吨。  相似文献   

6.
广西桑蚕业是中国“东桑西移”的一面旗帜,5年时间养殖量增加了8倍,现在产量、产值稳坐全国头把交椅,成为全国蚕丝价格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7.
《浙商》2008,(8):92-92
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是中国丝绸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集团现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3家,总资产达10亿元人民币,旗下的丝绸制造已形成集制丝、织造。服装、家纺的完整产业链,并在菱湖和广西两地分别设立丝绸工业生产基地,生产享有盛名的红蓝牌和湖商牌真丝庐山纱、传统绉、缎,以及家纺类产品。  相似文献   

8.
我国素有"丝绸王国"的美誉.我国生产的丝绸,历史悠久,织造精良,穿着舒适飘逸,有益于人体健康,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丝绸是用蚕丝织造的,蚕丝是由蚕所吐出的丝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而缫制成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广西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出发点,探索促进了广西地方文化与丝绸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点、线、面"的发展模式,借以促进广西丝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丝绸市场好转的大背景下,江苏省丝绸协会“丝绸服装专业委员会”3日在宁成立。据介绍,这是全国省市丝绸协会首家成立瞧绸服装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我国真丝绸出口位居世界之首,约占世界年出口量的90%,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国内丝绸工业染整设备的更新改造、缝纫设备的引进和印染、缝制工艺的提高,丝绸深加工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各出口公司在抓好丝、绸产品出口的同时,都极为重视丝绸服装的出口,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据有关统计,1990年我国真丝绸服装出口达到6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近几年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广西"东桑西移"的主要因素是在丝制品的消费,产业集群等方面广西还不具备竞争优势,以及桑蚕自身的特点.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广西桑蚕产业现阶段不足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足以形成区域性的竞争优势.最后,文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稳步发展广西桑蚕产业,实现"东桑西移"的对策,提高广西区域桑蚕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四川物价》2007,(10):23-24
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县蚕业健康发展,我局对丝绸公司2006年蚕茧收购情况、蚕农收入,以及今年的发种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对2007年蚕丝市场行情和蚕茧收购价格进行了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召开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亚热带蚕丝业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技术集成推广"实施推进会,总结交流项目实施成效和经验做法,布置项目下一步实施工作。"亚热带蚕丝业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技术集成推广"是2011年广西承担的首个国家级星火计划重大项目。项目围绕广西桑蚕产业的种桑养蚕、茧丝绸加工、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产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岳生  何耘 《大经贸》2008,(2):44-49
他临危受命,他变革创新,冲破国企长期因袭的藩篱,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制大战,让一个风雨飘摇的老牌国企重焕生机他重组广西和湖南丝绸,携手“轻纺控股”,酝酿上市,他打造了年贸易额超过30多亿美元的“大丝绸”;他长袖善舞,把国人引以为豪的“丝绸”,重新舞遍全国,舞向世界!他就是不久前刚刚获得2007年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殊荣的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董事长蔡高声。  相似文献   

16.
桑蚕产业化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为体。商务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加速桑蚕产业化发展。上林县是广西重要的桑蚕基地县之一,桑蚕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化。文章基于桑蚕产业化特征,考察广西上林县桑蚕产业化发展的状况.提出桑蚕产业化发展的三种基本合作模式,寻求金融支持桑蚕产业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是以生产、经营茧、丝、绸及服装纺织品为主,集农、工、商、贸、科研、教育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年进出口额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为历年全国进出口最大企业200家之一。集团公司成立50年尤其是1982年贸工农一体化改革以来,坚持以出口为导向,扩大对外贸易,组织茧丝生产和丝绸、服装纺织品生产。现已发展成为年进出口总值17亿美元、生产蚕茧5万吨,总资产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8.
新丝绸之路     
黎静 《大经贸》2001,(9):69-70
丝绸如水,贯穿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早成为代表中国灿烂文明的重要部分。今年上半年,全国的丝绸进出口贸易继续增长,江、浙、粤等丝绸出口大省增长幅度均达2位数,但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外贸出口呈逐月回落的态势。从市场方面来看,丝绸产品产销率不高,商品库存偏大,身处化纤、棉、毛、麻的激烈竞争之中。在其他纺织品积极推陈出新,取悦消费者时,丝绸产品由于花色品种过于单调,且技术开发后劲不足,一直给人老面孔的感觉。今夏,市场出现丝绸地毯热销和真丝出口大幅度上升的情况,说明现代丝绸行业的发展,在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分析好市场走向,找准产品定位,开辟一条新丝绸之路,并不是难事。  相似文献   

19.
丝绸形式美源于色彩与图案的和谐统一,分别以旗袍与和服为代表的中日丝绸充分展现了东方美的神韵。本文通过探究中日审美意识的起源,分析比较两国民族在丝绸色彩与图案上的喜好异同和发展变迁,进而论述中日审美意识的相异性。  相似文献   

20.
湖州丝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湖州以丝绸之府著称。然而,近几年来苏州、杭州、广东、四川等地丝绸产业的发展对湖州丝绸产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再加上湖州丝绸企业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使曾经辉煌的湖州丝绸产业逐渐走向衰落。本文从产业集群角度,深入剖析湖州丝绸衰退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