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改革我国进出口贸易外汇管理体制势在必行(一)现行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基本流程1.现行进口付汇核销基本流程企业进行进口付汇核销时,分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需凭进口付汇备案表(以下简称“备案表”)付汇的企业;另一种情形则是不需凭“备案表”付汇的企业。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2  相似文献   

2.
进口付汇核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目前进口付汇核销管理的模式是:远期信用证、远期托收、特殊贸易方式、真实性审核企业的进口付汇须事先到外汇局办理进口付汇备案表;非货到汇款结算方式下的进口企业先到银行办理付汇,然后凭进口货物报关单到外汇局办理到货报审;货到汇款项下企业在办理付汇的同时凭进口货物报关单办理核销,但事后仍需到外汇局办理报审手续.可见,企业的一笔付汇核销业务有可能要在银行和外汇局之间多次往返,既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又造成了外汇局、银行的重复劳动.另外,外汇局在签发信用证、托收结算方式下的进口付汇备案表时,只能审核表面单据的合规性,由于当时见不到进口货物报关单,无法确定此笔业务是否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这种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3.
进出口收付汇实施核销监管以来,对监督进出口企业货物出口后足额收汇、进口付汇后足额到货,打击不法企业逃套汇、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加快融人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的规模和交易主体都将大幅增长,现行进出口收付汇实行的逐笔核销的方式将难以与之相适应,因此探讨和改进进出口核销监管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进口付汇核销是指对贸易进口项下凭以对外付汇的报关单的贸易真实性进行核实后办理注销手续的过程。现行进口付汇核销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二是制度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总的来看体现在:  相似文献   

5.
(一)对现行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将逐笔核销改为总量核销. 1.现行"一一对应,逐笔核销"的进口核销管理转变为"总量核查,整体监管"的模式. 2.将"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与"中国电子口岸系统"接口链接,建立一个"交互平台",实现银行付汇数据与海关物流数据自动匹配.  相似文献   

6.
经过充分的酝酿,核销制度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5月1日,进口付汇核销改革在全国7个地区开始试点,改革的内容包括:合规企业的正常进口付汇业务无需再办理现场核销手续;取消银行为企业办理进口付汇业务的联网核查手续;实行全国统一的名录管理,企业异地付汇无需再到外汇局办理事前备案手续;以企业为主体进行非现场核查和监测预警;针对异常交易主体进行现场核查,确定企业分类考核等级并实施分类管理。此次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是对传统核销制度的根本变革,是货物贸易外汇管理领域的一项全新尝试和探索。改革后95%以上的企业将基本退出外汇局现场办理程序,极大便利贸易项下对外支付,减轻企业和银行负担。本期专题邀请政策制定者从不同角度全面解读试点政策。  相似文献   

7.
进口付汇核销作为外汇局对进口货物付汇的事后管理措施,对确保进口付汇的真实性,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行的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系统的到货核销程序是先从国际收支系统导入银行报送的贸易付汇数据,再根据企业报送的到货信息,逐笔调出付汇数据并输入到货报关单数据一一配对.  相似文献   

8.
2004年7月,外贸经营权备案登记制度全面推行,保税区企业逐步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可同时经营保税和非保税货物进出口贸易。按照现行外汇管理办法,这类企业贸易项下的收付汇面临两种完全相反的监管政策,采用何种外汇核销模式进行监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七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的“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在异地银行付汇必须逐笔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事前备案,从监管手段上看外汇管理工作在不断加强,但多年来异地付汇的政策及备案手续一直没有简化、放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边境口岸中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进口付汇核销管理,提高进口付汇核销率,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口分局加大外汇监管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于2000年8月开始对贸易进口付汇逾期未核销的企业进行全面清理.通过本次清理发现,1998年和1999年付汇未核销的企业较多,货到汇款项下逾期未核销的情况较严重,针对存在的问题,海口分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完善出口核销制度 简化进口付汇手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外汇管理》2005,(1):23-25
为进一步完善自动核销管理,简化进出口售付汇及核销手续,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外贸出口,推进贸易便利化,外汇局在2004年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9月实施《货到汇款项下贸易进口付汇自动核销管理规定》(汇发82号文),对结算方式为“货到汇款”项下的进口付汇业务实行自动核销,并简化货到汇款项下进口付汇业务银行审核单证;10月将出口收汇自动核销名单企业的资格审批权限授予各仇局(汇发91号文)。  相似文献   

12.
柳兴 《济南金融》2002,(11):21-22
进出口及收付汇核销监管是贸易项下进行真实性审核的基本手段,随着入世后外汇监管环境的变化,必须改革现行的监管模式。本文在对目前的监管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科学高效的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监管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西安金融》2006,(8):42
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制度的历史沿革: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制度始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汇资金流失,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其核心内容是以付汇的金额为标准核对是否有相应的货物进口到国内或有其它证明抵冲付汇的一种事后管理措施。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经营进口业务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事业单位,以通过银行购汇或从现汇账户支付的方式,向境外支付有关进口商品的货款、预付款、尾款等,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核销手续。当时核销管理工作由外汇指定银行代为执行。1997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暂行办法》,贸易进口核销监管工作从外汇指定银行转移到外汇管理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汇》2006,(12):48-49
目前,我国对进出口贸易外汇管理主要是采取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监管方式。自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实施以来,有效遏制了逃、套、骗汇和截留外汇等违法行为,为维护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断扩宄国家外汇储备、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现行的监管资源配置低,在对外汇资金流动的分析、预警和监测等方面存在缺陷,办理核销业务的环节较多,给企业带来了一些不便,致使核销管理成本较高,监管效率较低,难以适应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努力探索适应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进出口贸易外汇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是外汇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是我国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适应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总局对进口付汇核销制度进行了适时调整,旨在进一步规范贸易外汇收支行为,促进贸易便利化。通过基层外汇管理工作实践发现,现行进口付汇核销制度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核销管理效果,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一、逾期未核销的成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进口方面.一是境外承包工程项下通过第三国的进口付汇核销难以操作;二是个别企业人员更换频繁,核销交接工作不衔接.  相似文献   

17.
《金融电子化》2010,(2):83-8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国家外汇管理局2009年工作会议及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外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降低进口企业的经营成本,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根据《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暂行办法》及相关规定,河北省分局在得到总局批准后,决定在全省实行贸易进口异地付汇备案登记制度改革。河北省分局组织廊坊市中心支局、唐山市中心支局共同开发了“河北省贸易进口异地付汇核销数据交互系统”(简称异地付汇系统),已于2009年4月15日起在全省外汇局系统正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2014,(23):44-46
自20世纪90年代起,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主要实施进出口核销制度,要求企业每一笔货物出口均有对应的收汇资金流、每一笔进口支付均有对应的进口货物流,形成以“一一对应、逐笔核销”为特征的行为管理模式。其中,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建立于1991年,主要目的是督促企业及时足额收汇,预防和遏制逃汇及境外截留外汇等行为;进口付汇核销制度建立于1994年,主要目的是监督企业贸易付汇的真实性,防范骗汇;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制度建立于2008年,主要目的是防范无贸易背景的资金假借货物贸易渠道流入境内。  相似文献   

19.
1996年12月我国承诺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后,对属于经常项目的贸易进口用汇不再加以限制,进口企业可以凭有效单证直接到银行办理购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些不法分子假造背景骗购国家外汇资金。针对这种情况,1997年3月,进口付汇核销职能由银行转到外汇局,外汇局根据新形势不断探索加强进口付汇核销的管理措施,1998年下半年,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正式运行,货到付款项下的进口通过与海关的联网先查验进口报关情况,再予以付汇,基本上刹住了利用货到付款结算方式进行骗购外汇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是创造性解决大宗有色金属原料进口付汇核销难问题。通过调研找准大宗原料进口付汇核销难的症结主要在于进口周期长、作价方式特殊和不易“二次报关”三方面后,通过与海关协商,采取“二改一”的作法解决了大宗有色金属原料进口付汇核销难问题。2006年以来,累计核销进口付汇3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