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针对山区河道的治理,大部分还停留满足排洪要求的层面上,对水生态、水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文章以兰州某河道设计为例,通过河道断面主槽及子槽的设置,选用生态护坡材料,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提升了生态及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2.
城市河道的生态化治理是城市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为主导,结合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重点论述了橡胶坝、行洪与蓄水措施、湿地景观、生态型护岸等工程措施的生态功能以及应用效果,对城市河道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道生态护坡将有效地减少水质污染,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为人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生态护坡已成为河道护坡水利工程发展必然趋势。文章就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设计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自然环境及景观相适应的新型生态护坡形式得到相应地发展,也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市河道水质是决定景观功能和水体生态的重要因素。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凌源市中心城区大凌河水质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时间、高密度的监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优化的模糊综合评价对一二级河道及排水河道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城区河道的水质分析和水体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普湾新区规划结合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重点打造以普兰店老城区为依托形成的湾底城市综合中心,五十里河治理工程的防护对象主要为临港工业区。五十里河河道治理工程突出了"综合"的治理,提高防洪排水能力的同时,将水生态与水利工程的理念创新运用,通过生态复合型的横断面、橡胶坝蓄水工程、生态绿化堤岸,每一项设计的构思都融入生态水利的理念,建设自然优美和谐的滨水景观,赋予河道生命的思想,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为其它河道治理提供生态水利理念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家庄455.8 km2范围内的生态敏感区调查,采用德尔菲法计算出生态敏感性的原始评分,对滹沱河自然生态退化敏感区、地下水源保护敏感区、南水北调石家庄段河道敏感区、绿化隔离带敏感区、城市景观敏感区等进行分析评价,得出滹沱河、南水北调为最敏感区;地下水、民心河为敏感区;生态隔离带和城市景观不列入敏感区内。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姚江堤防综合治理原则是在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航运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生态、景观功能,打造一条宁波生态河道;并与周边城市规划相结合,以“自然”和“人文”为两大脉络,布置沿江景观带,探索多功能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有关思路.  相似文献   

8.
金湖县主城区及城西片区河道河床淤塞严重,河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着城区水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文章通过分析该工程河道治理整治方法、景观工程提升方法及未来将获得的效益,论述该工程施工采用的新型生态砌块材料,使每延米的造价降低了5617元,节省工程造价20%以上,可为其他重大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透水地基严重影响城市河道水景观营造,文章结合大沙河地质条件,充分利用地形条件设置壅水建筑物,通过河道及壅水建筑物地基渗透、蒸发计算,提出河道及壅水建筑物地基防渗对策,即不破坏河道的生态体系,维持河道自净能力,又可充分利用地下水,减少人工补水规模。  相似文献   

10.
青阳镇水系建筑老化、河道淤积、水源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同时满足青阳镇总体规划要求,青阳镇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势在必行。采用水系规划整治、景观生态河道建设以及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改善河道防洪不足、水污染严重、水力条件不佳的现象,可为城镇水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河道问题日益突显,科学地进行河道城市河道整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防洪排涝、截污净水、景观工程以及调节小气候等意义及防洪排涝与生态环境并重、地域及文化适应、人性化原则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观澜河流域整治工程设计,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阐述说明,为日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小河道生态治理为案例,以"人-水-生态"为基本理念,以生态水利为指导思想,通过对河道现状问题分析,确定设计思路及主要措施,以河道典型断面的生态水利设计为重点,给出重要计算过程及结果展示,主要包括边坡及河底、水工挡墙、景观规划园路及堤顶巡河路、水生动植物等内容的设计思考,以此为设计师提供水安全和水生...  相似文献   

13.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事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生态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基本的排洪防涝、导水等功能,还需要尽量维持水环境自然特征,为水系周边生态系统提供稳定环境。为切实增强河道规划设计水平,还应当以生态水利工程理念为基础,切实优化生态河道治理方案,建设生态河流体系。本文就针对此,以生态水利工程概念为切入点,提出...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以嘉兴城乡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分析嘉兴城乡景观环境设计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在的设计趋势,就如何建设一个生态、舒适的适用于农村人居住的乡村景观展开了粗略的研究探讨,希冀在嘉兴城郊乡村景观环境改造过程中,不仅保留地方文化特色,且能营造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某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后河道内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研究,以MIKE21为基础建立模型,对29. 1、38. 0、104. 5m~3/s三种流量下河道生态修复后流速变化以及河道内鱼类栖息环境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河道生态修复后,29. 1、38. 0、104. 5m~3/s三种流量下河道流速分别增加0. 2、0. 27、0. 41m/s;河道鱼类高质量栖息环境面积分别增加45. 3%、75. 1%、29. 7%,生态修复后有利于该河道内部生物的长久生存繁殖。本研究可以该河道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河道生态治理的景观效果、整体造型等突出问题,提高施工便利性,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等目标。以某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为例,经技术经济比选后,将自嵌式加筋挡墙应用于该项目,并对自嵌式加筋挡墙及岸坡进行稳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岸坡稳定性和自嵌式加筋挡墙的外部、内部、局部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可克服传统建筑材料造价高、质量不稳定、景观效果差等缺点,并对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实现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从生态效能、经济效能、环境效能以及社会效能的角度,对传统河道与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效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关于河道生态治理的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宁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红桥镇河段行洪断面狭窄、无防洪工程措施、土堤边坡水流冲刷坍塌、洪水过岸损毁农田及淹没城镇设施等问题,根据红桥镇防洪整体规划,结合长宁河山区河流暴雨洪水特征、河道地形地质条件及生态环保景观建设要求,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设计论证。结果表明,设计优选的六角空心预制块生态防洪堤方案,能提高治理河段的防洪标准和行洪能力,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和城镇水景观,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特点,构建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水文化等5个系统方面的15个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法,以沈阳市实际状况为例,进行城市水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市水生态文明评价处于基本和谐状态,与实际现状基本一致,说明了该评价模型在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中的运行是合理的,并指出了今后需要改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洪水冲出河道护岸,文章提出中河道护岸加固设计施工方法研究。将原中河道护岸改造为生态护岸,确定加固土的填充位置与桩排距离,以评价指标为基础选取加固方案,完成中河道护岸的加固设计施工。选取乌洲涌工程为实验对象,构建中河道护岸安全系数评价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中河道护岸安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