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生态法益视角下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立法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会玲 《林业经济》2012,(8):112-115
从生态法益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刑法关于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立法缺陷。要发挥刑法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方面的作用,就应以生态利益为标准,以生态法益的理念完善现行刑法,确立生态法益在刑法法益中的独立地位,在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构成以及刑事制裁方式等方面体现生态利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土地犯罪与法律责任研究张成玉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刑法》。新的《刑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刑法分则中增设了有关土地犯罪的条款,对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耕地、严厉打击各种土地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标志着我国土地法制管...  相似文献   

3.
非法占用农地刑法适用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非法占用土地现象甚为严重。为了使刑法在农地保护方面发挥最大的效能,探讨在不改变现有土地制度的条件下,如何合理适用刑法对非法占用农地的犯罪予以制裁,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非法占用农用地的刑法保护制度沿革在我国,土地犯罪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有关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的研究也只有短短20多年的历史。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曾先后颁布了《土地改革法》、《水土保持法》、《农业法》、《基  相似文献   

4.
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犯罪严重影响到生物多样性、资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是国家战略,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文章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犯罪的文献,在国家战略背景下,对研究现状、特点和内容进行归纳类比分析,为明确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犯罪机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浅论土地犯罪的认定舒明远本文所称土地犯罪,是指修订后的新刑法增订的关涉土地方面的犯罪。对新增订的土地方面的犯罪如何认定,是刑法研究中提出的新课题,既无现成的司法实践可借鉴,在理论研究方面也不多见。尽管修订的《刑法》设定了条款,确定了罪名、罪状及刑罚,...  相似文献   

6.
正书名:保护森林资源刑法规范研究作者:孙明著ISBN:9787010049380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4月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在整个生态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据记载,我国在西周时期就已经设立专门掌管山林的官职。历史长河跨越近3000年,新中国成立以后,1979年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开启了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在我国刑事犯罪案件和犯罪人数量上占据着较大比例。由于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犯罪形成的原因、刑事责任的认定及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区别,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和制裁、改造未成年犯罪人就成为刑事立法、司法和刑法理论研究共同面对的特殊刑事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8.
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我们为一部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法典的诞生而欣喜。我国现行的刑法是1979年制定、于1980年1月1日施行的。刑法实施17年来,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此次刑法修订,将1979年刑法典的192个条文,增加到452个条文,其修改幅度之大,涉及面之广,为我国立法史上所鲜见。修订后的刑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原则。修订后的刑法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取消类推;明确规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明确规定了罪刑相当原则,禁止罪与刑之间不相当、不统一、不平衡。这三个基本原则的明文规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9.
以11个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判决为蓝本,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其刑事责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司法机关对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案件的判决基本体现了罪刑相一致的原则,部分体现了恢复性司法的理念。针对判决中刑罚整体而言较重、在罚金和赔偿损失发生冲突时价值选择不明朗、植树造林判例太少、对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没有必要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司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森林资源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持整个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预防自然灾害发生、改善气候等方面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保护立法出发,分析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森林法》以及相关法律的构想,以求通过完善立法,建立完备的森林资源法律保护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从木材非法采伐行为定罪的法律依据出发,通过检索江苏省2013-2018年具有代表性的地级市审判数据,并在进一步分析审级情况、犯罪主体、定罪量刑等要素的基础上,发现木材非法采伐刑事案件在立法规范、法律适用、司法实践和犯罪认知等方面存在相应的问题。研究表明,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可以加大立法约束,细分共同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或在现行立法框架下进行严厉制裁,禁止罚金刑的过度适用,充分肯定林木的生态价值,对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为实行严格责任。  相似文献   

12.
涉林刑事案件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选择与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刑罚处罚措施对刑罚措施的替代适用、辅助适用以及与刑罚措施的同时适用等方面,阐述了非刑罚处罚措施在涉林刑事案件中的适用现状;分析了非刑罚处罚措施在涉林刑事案件中适用的法律依据、主体选择、标准选择以及监督机关选择等难题及其原因。通过案例分析和规范分析发现:在涉林刑事犯罪案件的具体司法实践中,以非刑罚处罚措施补充或替代刑罚处罚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较好的社会效果,但在适用依据、选择标准、实现方式等方面尚不明确。因此,建议通过健全涉林刑事案件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适用依据,制定涉林刑事案件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适用标准,确定涉林刑事案件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适用主体,明确涉林刑事案件非刑罚处罚措施的监督主体,以便推进在涉林刑事案件司法审判中非刑罚处罚的实践创新逐渐形成稳定的制度,完善涉林刑事案件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3.
沈文星  马天乐 《林业经济问题》2000,20(4):207-209,113
《森林法》是我国林业建设的基本法 ,它既是一部护林法 ,又是一部兴林法 ,保护森林资源是森林法的宗旨。但现实中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时有发生 ,我国《森林法》专章规定了对违反森林法规定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违反森林法律规范是产生法律责任的前提 ,法律制裁则是法律责任的必然后果。根据违反森林法律规范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 ,森林法中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责任种类差别决定执行处罚的机关不同 ,而不同机关对违法行为处罚所适用的程序法和实体法也不同 ,因此各种责任在适用中会出现竞合情况。正确处理好各种责任之间的衔接 ,首先要区分违反森林法律规范的性质 ,即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 ,这是处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适用衔接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当下行政犯处罚范围与公众价值判断的矛盾来源于对行政犯可罚根据的错误认定。犯罪定义学表明行政犯的可罚根据来源于法律机关的定义。行政违法是行政犯可罚的前提与基础,但行政犯应对自身涵摄的行为类型进行独立筛选。基于主体性定义的行政犯需要对其可罚性是否正当进行认定,即通过对国家规定的实质理解、对行为情节和结果的实质评价及对构成要件的限制解释予以刑事可罚范围限缩。行政犯的刑事诉讼程序无需等待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违法的判断。正确认定行政犯的可罚根据,才能使行政犯的适用与社会正义观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土地使用权转让法律规制的困境,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研究方法:文义解释、目的解释与原理论证。研究结果:(1)刑法在规制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时需援引行政法的规定,在行政法规制密度过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滥用,与民商法在违法性认定问题上也存在一定冲突;(2)基于文义解释、合宪分析和原理论证方法,不仅能准确界定刑法中土地使用权非法转让的具体范围,而且能消解不同部门法在违法性认定上的冲突。研究结论:《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和《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应作相应修改。  相似文献   

16.
产权保护不力是制约当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实际调查,在阐述东北林区发生的一桩林业刑事案件的基础上,从事实认定、案件定性和适用法律等角度对案件进行了评析。对该案件引发的有关非公有制林业产权保护问题加以探讨,包括个人承包林地上天然林木权属的确认、林业行政执法的科学性、处置权和收益权的有效保障以及林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与健全。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严重的法律冲突。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的规范性文件与《宪法》、《民法通则》、《物权法》、《立法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上位法相冲突。本文对这些法律冲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律冲突的本质是漠视农民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8.
试论林权概念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在林业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法学理论一直对林权内涵没有给予准确的界定。文章以此为立论基础,运用实证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行林业法和不同类型林权进行分析,将林权界定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森林、林木、林地依法享有的占用、使用、收益或者处分的权利,在类型上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