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新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化必然带来失地农民 ,但不是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本。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是政府决策层和操作层漠视失地农民利益、不切实际的发展观。本文提出解决的思路必然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并指出该观念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构建“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补偿、就业、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即: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提高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以"土地换保障"为原则,构建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金包银”工程是厦门市对失地农民实行留地安置的独特模式。它把工业区集中开发、旧村改造和留地安置失地农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解决了工业区集中开发建设问题的同时,又解决了失地农民生产和生活出路问题。本文对厦门市“金包银”工程的运作模式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留地安置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如何帮助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成为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问题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如何帮助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成为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问题。近日,笔者对辽宁部分农村的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情况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和谐,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与现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6.
政府和谐治理与“土地财政”的根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 《农村经济》2007,(10):91-92
当前,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以及城市高房价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农民生话题,这都与地方政府普遍推行的"土地财政"政策有关.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有效解决地方财政困境,完善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加强监督制约,彻底根治"土地财政",推动政府和谐治理.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大量的农村土地被用于城镇化建设,甚至一些村庄还出现整体搬迁现象,导致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且城乡就业模式的迥然不同使得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越发凸显,仅仅依靠安置补偿款无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他们正面临着"无地、无岗、无保障"的生活窘境。本文首先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而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纳入到城镇化进程中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对促进城镇化发展及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厦门市正处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面临转型,为解决好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出路问题,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农民利益,厦门市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厦门市联社”)通过探索和创新,对接市政府的“金包银”项目,对其进行信贷资金支持,并给予相应的利息优惠,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实现信贷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步人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微观经济学基本架构、人本经济模型下现代农业从业者和因现代农业发展导致的失地农民人本经济特征,得出通过合理利用失地农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通道、实现"互联网+"微观经济企业架构模型下的广泛协同机制,可以有效提升"互联网+"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比较农民失地前后社会褐利水平差异的基础上,指出失地农民的现状存在着帕累托改进,并且这种改进是可以通过失地农民增收来完成的。之后阐释了失地农民增收的帕累托改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为完成帕累托改进失地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以期能对改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伍红菊  朱苹 《山西农经》2024,(2):116-118+125
城镇化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乡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大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注重发展质量的新型发展理念。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由此产生失地农民是不可避免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人口主体,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农民问题,其中失地农民问题是中国农民问题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尖锐反映。按照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未来中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因此他们的积极性是不是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生活是不是得到极大改善;他们的利益是不是得到有力保护是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实现。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实现城乡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但与此极不适应的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一直难以建立.分析其根源在于我国推动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领域尚未充分发挥作用,政策层面固守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土地保障观念.事实上,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作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建立不再仅凭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而更应依托于土地的"资本功能".因此,政策层面对土地的观念发生根本改变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才会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如解决不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土地制度、安置补偿等问题,失地农民将难以顺利地变为市民,我国城乡一体化难以健康发展。本文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了综述及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在理论上要搞清楚"失地农民"的内涵、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上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思路和做法,增加失地农民收入,促进其文化认同,提升其综合素养,加快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健康有序进行。街道办事处是基层组织,是各项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落实者,对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消除失地农民的困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街道"为研究对象,分析问题更加具体、客观,对策研究更有针对性。从理论和概念入手,结合九州街道办事处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已有经验做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土地被征用后,大量的失地农民生活艰难.缺乏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从征地补偿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出发。并对征地补偿的现状及弊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由市场决定的失地农民补偿标准的必要性、合理性及设计思路,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论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和可持续地发展。然而,在武汉城市圈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政府对土地的征收和征用,致使社会出现了失地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失地农民的权利被弱化和被漠视的现象严重。该文试图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角度,论述如何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机制,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完善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土地被征用后,大量的失地农民生活艰难,缺乏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征地补偿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出发,并对征地补偿的现状及弊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市场调节征地补偿标准的必要性、合理性及设计思路,为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重庆市城乡统筹实验区的建设,重庆市城镇化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涌现,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社会矛盾日趋突出.这些失地农民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尴尬局面.当前各级政府的重任之一就是关注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为此,本文对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韧 《农村经济》2008,(6):67-70
发展"三农"保险是服务西部大开发有及时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笔者通过对西部省份之甘肃进行实地考察,并组织问卷调查从其"三农"保险市声环境分析入手,总结其成功经验,并指出其发展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由点及面,提出了西部地区"三农"保险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