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张勇  陈俊 《商业会计》2011,(15):39-41
2010年9月审计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国家审计准则)对于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建设历程的回顾,重点解析我国新国家审计准则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对审计实务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对新审计准则在审计流程、审计风险管理、审计质量、审计意见四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朱新建 《商》2013,(1):111-1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审计质量,出台了新的审计准则,这对进一步规范企业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提高企业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新审计准则对企业审计工作的影响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同行业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新审计风险准则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审计风险准则的主要内容、新审计风险准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可能产生的影响、原审计风险准则的局限性以及新审计风险准则的重大变化作了简要介绍,可促使人们加深对新审计风险准则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新内部审计准则得以推出与应用。但是新内部审计准则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务之急,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型与发展,以迎合新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讨论新审计准则对社会审计实务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新审计准则执行效力的潜在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营造良好的新审计准则执行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祝青 《现代商业》2007,(21):110-112
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正式发布,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并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的确立。新审计准则是柄“双刃剑”,在为审计人员提供指导的同时,又强化了执业责任,将对审计工作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新审计准则较之旧的准则体系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本文就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并购的审计风险做出了分析,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进行了自己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正式发布,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并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的确立.新审计准则是柄"双刃剑",在为审计人员提供指导的同时,又强化了执业责任,将对审计工作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新审计准则较之旧的准则体系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本文就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并购的审计风险做出了分析,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进行了自己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循审计准则的优劣程度,是评价审计工作开展好坏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影响审计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审计质量水平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审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审计准则框架体系,融入了风险管理理念,并在契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实现了与国际审计要求的日趋趋同。本文中在阐述新审计准则实施下的审计准则体系呈现的主要特征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新审计准则下促进我国审计效益进一步提升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是每一个审计人员所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分析以及风险导向审计在新审计准则下的新变化,充分说明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有效提高审计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的审计准则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而新的审计准则的颁布,对审计内外部环境、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相关的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本文就对当前新审计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促进新的审计准则的全面贯彻执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新版《全球内部审计准则》的15项指导原则,对《全球内部审计准则》的内容、价值与应用进行了探讨,意在助力内部审计人员把握新内审准则的含义,理解并推动其在内部审计专业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新内审准则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同时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结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市场环境的多元性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等,审计人员不可能有效地理解被审单位的交易事项和整体绩效。审计风险伴随于审计活动,这就需要从公众审计期望、公司治理等更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审计风险。2010年11月1日,财政部发布新审计准则体系,新审计准则体系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审计工作提供了依据。本文将从审计模式的变迁历程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探讨其与传统审计的不同,指出我国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牟彩艳 《商业会计》2008,(11):29-30
我国新审计准则(2006)强调了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价,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企业重大的异常情况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和职业怀疑.有效分配审计资源,从而提高审计的有效性。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将促使注册会计师接受更多的风险识别、管理和行业方面的专业学习、专业培训,从而提高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1月,财政部颁布修订后的3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并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审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同时也给审计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对新审计准则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审计学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审计准则下的审计学课程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审计目标在经历了一系列历史演化之后,又重新回归到了差错揭弊,即舞弊审计.从我国新审计准则中对舞弊审计的考虑可以看出,舞弊审计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对此分析了新审计准则体系下舞弊审计的程序.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5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委员会(I—AESB)发布了国际教育准则第8号(IES8)《审计专业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IES8适用于包括审计业务合伙人在内的所有审计专业人员,同时也规定了参与特殊行业审计的审计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新发布的IES8将于2008年7月1日生效,因此IFAC会员团体将修改他们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所有的审计专业人员符合这个准则所规定的要求。IES8从以下3个方面提出了专业胜任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9.
程梅 《商业会计》2007,(8):46-47
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新准则,全面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本文拟对新审计准则体系下的审计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薛仁进 《商业会计》2012,(16):54-5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我国新审计准则在国际趋同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不仅是审计职业国际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国际审计准则的内容和结构,我国新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