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面对选择     
做学问的老先生常对弟子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现在,我们要说,生活处处皆选择。每天你要上班,是乘出租,还是坐公共汽车?买彩电,是买国产的,还是买外国的,是买名牌,还是买一般品牌?孩子上学,是上国立学校,还是上私立学校?找工作,是去国有企业,还是去私营企业?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日趋丰富,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机  相似文献   

2.
《当代经理人》:当公司处于没有任何人可以指导的“无人之境”时,怎么面对专业投资者?杨瑞荣:我的理解与你相反,“无人之境”指你碰不到对手。不过你说的,在我看来是陷八了一片迷茫之地,未找到合适自己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你听说过“创意产业”吗?你知道什么叫“创意产业”吗?也许,你略有耳闻,也许你还是头回听说。因为,多少年来,人们对产业的划分从来就是三大门类:农业、工业、服务业,依次称其为一产、二产、三产。那么创意产业又该划归何种门类,创意产业又属何种产业?各国对此是理解相近,定义有别。  相似文献   

4.
《乡镇论坛》2008,(12):29-30
每个人都有去餐馆请客吃饭的经历。当你享用美味佳肴时,想过那一道道菜是从怎样的地方出来的吗?是厨师怎样“精心”加工而成的吗?当你使用餐馆写有“消毒”字样的碗筷喝酒吃菜时,想过它们是怎样清洁消毒的吗?当你为一桌菜一掷千金时,想过这桌菜的实际内容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5.
做广告策划,最难的不是提出创意方案,而是怎么样(或者叫“根据什么”)去确定最优秀的创意方案。所谓“最优秀”,是根据策划个案的具体情况,综合各种因素而做出的评价。应该根据什么去确定最优秀的创意方案呢?这就是本文试图解答的问题。下面以我做的一个洗衣机广告策划为例,谈谈敝人的一点小经验,不妥之处,望各位前辈大师海涵。 之一:定位相协法 我们接手的这个洗衣机(注:最后因某种不便写出的原因,双方合作夭折,整个方案也都“胎死脑中”,没有付诸实践。因此,本文以假名“神奇”牌洗衣机代替其真名),是一家历史较久的国…  相似文献   

6.
邱丽娜 《活力》2012,(6):185-185
新华社老社长郭超人在《在写作技巧的背后》一书中说:“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我的回答是: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个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  相似文献   

7.
这里,是中华三大始祖的汇聚之地,是中华纪元元年的起点,是中华实现民族统一之地。“阪泉大战”、“涿鹿之战”的硝烟散尽,“合符釜山”的理想实现,中华民族在此踏上了五千年的文明之路。今天,当你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骄傲,为我们五千年昭昭文化而自豪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民族的根,文化的根,我们到哪里去寻找遗迹?本期搜城,我们为你指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岁末的脚步姗姗而至,当有人问起:“找到工作了吗?”或“你想找怎样的工作?”时,我总是一愣,不知该怎样述说自己的求职经历。  相似文献   

9.
颖一 《英才》2006,(1):60-60
当17年前,出身于台湾屏东的张明正和妻子创办趋势科技时,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家“夫妻店”有朝一日会成为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案例,甚至自己还成为哈佛案例教学在华人地区的推广者。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被写入案例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什么?  相似文献   

10.
集经济学者、策划专家、财经作家于一身,每一领域都不是蜻蜓点水似的浅尝辄止和涉猎,每一领域都有上佳表现:作为经济学者,他可与吴敬琏、萧灼基等国内顶尖级、“重量级”经济学家深入对话,他被享有国际声誉的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称为“来自中国南方的经济学家”……作为策划专家,他更是与一系列“第一”联系在一起,他擅长大创意、大策划,是中国第一代职业创意策划人,开中国公开标价卖创意之先河,并为中国创意开出了最高价,而他当时所卖的创意的一个结论与现在互联网的创意如出一辙,他的一项“世界寻梦圆─—奥运商机大策…  相似文献   

11.
笃信“三十而急”的人,肯定有股子“只争朝夕”的冲劲儿。当叶茂中《广告人手记》、《转身看策划》还热销、还挺火时,一套《新策划理念》丛书叶茂中谈创意,叶茂中谈调研,叶茂中谈广告,叶茂中谈品牌,叶茂中谈策划,叶茂中谈营销又悄然闯入读者的视野。问他效率为何如此之高,他笑笑:当一个人向黑夜要时间,以透支生命为代价,没效率才怪。  相似文献   

12.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说法:你得到的就是你想到的我爷爷常说:“如果你一直盯着一棵树看,树都会走路”我们看在眼里的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的自我意象比任何东西都更能控制我们的人生我们自认为怎样,实际上就会怎样如果你认为自己不会成功,那你就不会成功。如果你想不到,那你也就做不到。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企业文化》2005,(9M):71-73
核心问题:当我们一旦与客户进行接触后,很多时候有必要对客户进行“小恩小惠”.那么赠送赠品到底有什幺学问呢?  相似文献   

14.
李华振 《企业研究》2000,(11):13-15
一位精通点石成金法术的仙人想救济一个贫穷的孩子,就给他点出了许多金子,不料穷孩子摇头拒绝,他对仙人说:“我只想您教给我点石成金的技巧。”同样道理,当我们惊叹于那些策划高手“点出”的“金子创意”时,也应当问一句:“教给我策划的思维技巧吧。”只有掌握了策划高手所运用的思维技巧,才算真正学到了策划“秘笈”,才可能自己也成长为策划高手。笔者作为一个职业策划人,虽不敢以高手自居,但也不揣浅薄,披露一些策划思维技巧,以期抛砖引玉。同时,请那些真正的策划高手、大师、前辈们,多加指点,并多加包涵李华振这个无名小…  相似文献   

15.
景素奇 《中外管理》2011,(2):108-110
职场面试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和面试官聊天时,不知不觉就聊到了第三方某某,而这个人往往双方都认识。这时你会怎么处理和应对?也许,你会脱口而出:“此人我认识”、“我和他很熟”、“我们是好朋友”、“我们是好哥们儿”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技术监督》2007,(12):7-11
365个属于2007的日子在我们的忙碌中走到了尾声。过去的一年里,发生的那些让你温暖、让你感动、让你振奋的大大小小的事你还记忆犹新吗?“和谐社会”、“专项整治”、“食品召回”、“食品安全”、“节能减排”……数不胜数的这些关键词,对你的工作、你的生活起过怎样的激荡和影响?让我们为你梳理那纷繁的信息,盘点这一年中颇具影响的一些事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2012,(10):91
一天,一个身为富商的父亲带着儿子到乡下去,想让儿子看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在贫穷的农家住了几天,回来后父亲问儿子:“你看到穷人是怎么生活的了吗?”“哦,看到了。”“那么,你告诉我,此行你学到了什么?”儿子回答说:“我看到了他们有四只狗,而我们只有一只;  相似文献   

18.
现在,经济生活中的陷阱太多。一不留神,商家就会让你掉进他们挖好的坑中。一位善于总结的老教授如此说:“古人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现在是留心处处皆陷阱。”如若不信,且听笔者徐徐道来。笔者的一位朋友在外企工作,在北京算是高收入者。辛辛苦苦干了十来年,花钱买了一套房子。买房子是件大事,此老兄深怕上当受骗,买房之前,先是看报纸、找人咨询,了解得比较清楚以后,又实地考察,折腾了一个多月,决定买房。就在交钱的一刹那,售房公司又以种种借口向他多要一万元钱,这位  相似文献   

19.
焦晶 《中外管理》2007,(3):57-58
创意创造价值 《中外管理》:“创意经济”一词其实早已有之,但一直以来它似乎和传统行业离得更远些,您最初怎样想到利用创意来创新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大多数想创业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有的是热情、书本知识,缺少的是经验、资金。而资金往往是创业所必须的,所谓初次创业成功就是掘到第一桶金。有了这第一桶金,加之掘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创业之路就开始步入正轨了。那么如何得到这宝贵的第一桶金呢?当然也有少数幸运的人会比较容易得到,比如凭长辈赐予、偶然所得(比如中彩票)等,但更多的人还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在创业路上苦苦挣扎。初次创业——挖一小桶金就那么难吗?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其实在创业之路上,我们也可以说:处处留心皆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