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许正林  马蕊 《中国广告》2010,(4):120-125
本文选取七种广告专业期刊以及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中的广告研究文章共321篇,从2009年广告业局势与广告公司应对策、广告管理与自律更加紧迫、文化产业政策对广告发展的影响、农村广告市场的开发、新媒体促进广告业发展以及其他研究热点六个方面进行归结与分析,期望对2010年的中国广告业和广告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2005年是中国广告业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真正全面对外开放的第一年。作为中国广告业的一个重大事件,不仅加速了广告产业的转型,也加速了广告观念的转变。这正成为2005年广告学研究的大背景。目前中国广告专业期刊大约为13种,大部分偏重于产业实务,而大量刊载学术论文的主要还是《中国广告》《现代广告》《国际广告》三大期刊,本文的考察也主要以这三大期刊为主。  相似文献   

3.
《广告导报》2004,(10):45-76
从1979年新中国广告业的全面复苏,到2004年中国广告业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中国广告业引来全世界的瞩目。作为一家专业的广告杂志,《广告导报》不仅要和大家一起为之激情勃发,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告诉每一位读者1000亿元背后的故事。从第10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百人(家)”系列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讲述那些为中国广告业走向繁荣作出贡献的广告人和广告经营单位。本期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平面设计师100人”。  相似文献   

4.
林红霞 《中国广告》2009,(11):33-34
你觉得目前中国广告业是否回暖?全球的广告业呢? 中国广告业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明显的回暖现象,但是从整个广告投放量的状况来看,二季度已经明显地超越了一季度。所以可以认为破冰的时刻已经到来,但是春天是不是已经来到,这个很难讲。从世界格局的态势来看,中国还是一枝独秀的市场,  相似文献   

5.
陈培爱 《广告大观》2007,(4S):22-26
1981年中国广告从业人员仅1.6万人,2005年已发展到94万人。每年大量的年轻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个行业,中国广告业成为为数不多的“青春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不仅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广告年,更是中国广告的"突破之年"。正如"突破——从现在到未来"是2004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的主题一样,2004年中国广告业在营销额、行业国际化、网络广告发展等多个方面均获得突破。不仅广告产业发展方面获得突破,中国广告教育与研究方面也有了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刁铁勤 《中国广告》2009,(11):55-56
首先,当前中国广告业正处于一个调整期,波动在所难免。 从近几年中国广告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在经历了连续几年飞速发展、迅猛增长的阶段后,中国广告产业整体发展趋向平稳。伴随着总量的不断扩大,在媒体及市场尚未有质的提升的情况下,快速增长的空间明显收窄,中国广告业当前正处于一个调整期,  相似文献   

8.
2005中国广告业——热闹过后的两个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过对中国广告业十大新闻的盘点.我们能够看到广告业在过去的一年(2005年)依然热闹,大事、热事、新鲜的事不断,引人关注。可以说,是很“旺”的一年,如2005年10月份在西安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广告节”上,有十几个论坛同时举办,蔚为大观;仅以广告教育这个视角。去年就有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大学生广告节”,教育部主办的“第一届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还有台湾时报主办的金犊奖,美国ONE SHOW主办的“金铅笔”奖.中国广告教育年会等等。广告教育界、广告学术界、广告业界,2005年这一年,不寂寞。  相似文献   

9.
正移动技术的升级带来媒介消费的不断增长,成为广告支出增长的引擎。亚洲的广告业会保持10%到12%的增长速度。其中,中国在未来三年的广告增长量位居全球第二。从2013年到2016年,全球新增广告支出总额的36%将来自移动广告。近日,实力传播发布《2013年Q4全球广告市场预测报告》,报告显示:未来十年广告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增长势头强劲,我们分析重点有以下三个趋势:全球广告支出增长率将从2013年的3.6%增长到2014年的  相似文献   

10.
首先,当前中国广告业正处于一个调整期,波动在所难免。从近几年中国广告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在经历了连续几年飞速发展、迅猛增长的阶段后,中国广告产业整体发展趋向平稳。伴随着总量的不断扩  相似文献   

11.
乔均 《中国广告》2011,(3):66-67
中国广告本土行业的变化将引起国际从业者的高度关注。2010年,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一年,也是中国广告业稳定发展的一年,可从三个方面评估这一整年的广告业。首先,从广告业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广告业相较其他地区发展更迅速,  相似文献   

12.
网络广告"牛"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亚兵 《大经贸》2001,(1):64-65
从1994年10月14日美国WIRED杂志网络版的主页上出现AT&T等14个客户的旗帜广告,到1997年,据美国因特网广告署公布的数据,国际互联网的网络广告营业额已接近10亿美元.在去年6月国际广告业大会(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Festival)召开前夕,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领先的木星通讯公司(Jupiter Communications)公司发表了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该报告预计,网上广告额在2005年将达到280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在1999年只有43亿美元.该报告还称,在5年之内,全球广告业总收入的6%将来自网上广告.网上广告额的这种上升的部分原因是全球网民人数由3亿增加到8亿.  相似文献   

13.
《工商行政管理》2011,(11):41-42
近年来,我们湖南省工商局坚持"以发展为重、以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指导广告业发展和广告监管职责,全省广告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全省广告经营单位达到1万多户,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广告经营额突破70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49亿元,增长235%,年均增长47%。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许正林 《中国广告》2006,(2):104-108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广告业所面临的国际化政策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和行业背景,中国广告业已经和将要面临广告经营理念、广告经营模式和广告经营业态等几个方面的转型,探索了在新的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杭云龙 《中国广告》2009,(11):45-45
对您而言,中国广告业是否回暖?全球的广告业是否已开始回暖? 我认为,中国广告业还谈不上回暖,无论是从广告的数量,还是广告的投放量上都看不出广告业在回暖。但是广告主的广告概念却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过去注重硬性广告传播到现在更加关注整个市场的推广以及跨界营销。我认为,这是广告主本身对广告传播看法的理性化表现。  相似文献   

16.
江绍雄 《广告大观》2007,(3S):38-40
2004年中国广告经营额突破1200亿元,中国广告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数据对于中国广告公司和媒体而言,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5年底,中国开始允许外国广告公司以独资身份进入中国广告市场,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和传媒集团随即纷至沓来。这不仅使得整个广告市场规模扩大,广告经营额增加;更意味着中国广告市场的全面开放。至此,一个全新的广告发展阶段正式宣告它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朱伟平 《中国广告》2009,(11):61-62
中国广告业是否回暖? 根据CTR媒体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广告市场自2008年12月起出现下滑,今年2月创历史新低,但2009年3-5月出现明显反弹,广告市场整体上保持了上扬态势。  相似文献   

18.
《广告导报》2008,(2):20-21
发改委和工商总局正在制定的《促进广告业发展指导意见》,将是中国广告协会开展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面临我国广告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领协会工作。具体来说就是:以履行协会职能为先导,形成一个机制,健全两个制度,建设三个中心体系,搭建三个平台,逐步完善中国广告协会各项行业公共服务职责。  相似文献   

19.
贾丽军 《广告大观》2005,(12):43-44
WTO的规定:2005年12月10日,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广告市场,并允许外商在中国建立独资的广告公司。这意味着中国的广告业将真正进入与世界广告竞争的环境,真正实现了china=global,中国广告业将与其它行业一样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而2005年中国广告界接连发生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事件,这些事件不约而同地集中在这个时候发生,其中是否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广告大观》2005,(2):22-23
中国广告业以近40%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世界瞩目,是全球广告业增长最快的广告市场之一。而2004年更是中国的“广告年”,是中国广告史上的里程碑。2004年是中国广告迎来的第一个“千亿年”,连续20年两位数的年增长率,成为世界广告史发展史上的传奇,在未来1O年内中国有望成为全球三大广告市场之一。2004年也是中国广告的“国际化元年”。根据WTO协议,2004年开始,合资广告企业将可以由外资控股,无疑加快了国际广告公司进入步伐,加速了品牌、资本的市场洗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