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是我国在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以征地补偿为主要资金来源,建立起替代土地保障功能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随着无锡市惠山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和农村城镇化不断发展,被征用土地的农民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现时存在和历次遗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郑宇  储殷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33-33,75
根据中国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特点,完善中国农村土地征收解决机制,已经成为中国制度建设的重点。相关的制度建设应该包括:建立与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平等协商的机制,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政府只能在“公共利益”需要情况下征收土地;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推行补偿标准听证;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农民生活和生存问题;建立公平、公正、可行的征地纠纷裁决制度;完善诉讼等救济途径等。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1土地换保障原则。土地是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能够对他们产生持续的生活保障。土地征用是农民对城镇文明、工业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理应获得城镇化所带来的、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因此、安置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质上是一个土地换保障的过程。 2.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确保政府能承受、被征地农民能接受,充分调动被征地农民自主择业和就业后继续参保的积极性。 3.坚持统一制度,…  相似文献   

4.
如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必须遵循征地制度改革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政府主导和责任分担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资金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5.
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为保障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而推出的一项制度安排。但该制度尚存立法缺位、保险体系单一、筹资渠道不畅、筹资水平低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须采取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理顺筹资渠道、提高筹资水平等举措。  相似文献   

6.
刘亚玲 《经济学家》2005,(3):121-1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被征土地数量呈高速增长态势,期间也引发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理论界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目前征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实质上是剥夺农民,必须相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另一些学者认为要进一步严格征地的程序,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是农民之根本,国家之命脉,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推动经济技术进步。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征地工作成为政府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征地工作涉及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生计,因此,保障各类公共用地,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征地工作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为维护和保障被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对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国情,积极引导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农民利益,提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意义重大。1.为整体提升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进行制度设计创新。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财产权补偿不足的状况,土地征用补偿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①征地问题仍然是农民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大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尽管国家按照相关的条例要给被征地的农民相应的补偿,但在实际的补偿工作中,被征地农民得到的补偿并不合理从而造成了利益受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被征地农民是一种正常和必然的现象,问题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博弈,而在博弈过程中一些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本文通过分析征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方以及征地过程的委托代理来说明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受损及所处的被动地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社会问题。虽然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是由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推动的,但他们却是代表传统农民在艰难中走向现代化的先驱。对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出现的失去生活保障,养老、医疗和就业所出现的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政府应该采取系统配套的对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1·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必须创建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所需资金由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即“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政府出资部分一是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列支,这部分不应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二是政府财政拨款,政府应在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中确定一个固定比例,用于支付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专项补贴、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机构管理及运行费用,以体现政府对被征地农民所承担的公共职责。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40%;根据各地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鼓励乡镇企业和其他集体…  相似文献   

12.
关于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保障范围狭窄、保障水平低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深层次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即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的缺失导致,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应在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给于支持,同时发动各方的力量共同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是武汉市城市化进程中近期的征地重点,调研结果显示城中村失地农民对土地征用、利益补偿和保障服务满意度不高。征地过程不透明,征地补偿费标准不统一,农民分得补偿经费比例过低,缺乏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和就业的配套措施,安置措施不能确保对失地农民的长效保障等是主要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应明晰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给予农民直接参与征地谈判的权力并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完善风险共担筹措安置资金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4.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  张婷 《经济纵横》2008,(3):42-44
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分析评价了被征地农民的生存状态,阐述了我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来自湖南省8个县市550位被征地农民的问卷调查数据,文章考察了被征地农民养老责任认知的现状及其与责任分担现实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被征地农民养老责任认知的因素.结果表明,69.6%的被征地农民认为家庭应为自己征地后的养老负全部或部分责任;分别有44.3%和73.8%的被征地农民认为村集体和地方政府应为其养老负全部或部分责任;但在被征地农民实际的养老责任分担中,分别有高达88.1%和81.2%的被征地农民反映村集体和地方政府没为其养老担负任何责任.进一步分析被征地农民养老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征地地区、征地性质、政府信任、家庭抚养人口数、家庭月收入、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等变量都不同程度地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责任认知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地发展权视角下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用地征用变的越来越普遍,然而我国的征地补偿标准始终没有改变,农民并没有随着农地被征收后土地出让价格的增长而获得较高的征地补偿.因此,在进行国内外征地补偿标准对比的前提下,从农地发展权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应该是,在原有补偿基础上再加上分享到的农地发展权收益这一计算方法,以解决农民未来发展和保障问题.具体操作模式是:通过采取农地发展权收益收归国家,然后由国家统一分配给农民和集体,从而达到提高我国征地补偿标准,增加被征地农民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进程中要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华 《发展研究》2010,(12):105-107
本文厘清征地与失地农民社保、土地权利与农民变市民等关系,认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保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关键在于:征地补偿应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保制度,建立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的实现机制,保障农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明确农民对整理节约出的农村建设用地享有收益权,建立健全农村拆迁法规,遏制"拆房占地"活动蔓延。  相似文献   

18.
杨丽 《经济问题》2008,341(1):84-86
由于西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性及西部大开发等背景,西部被征地农民主要分为城市化被征地农民和大中型工程被征地农民两大类型.以云南为例,对两类被征地农民的形成背景、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贺银凤 《经济论坛》2010,(11):50-52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与国家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还有距离。因此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亟待完善,既需要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又需要政策细化,才使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做实。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的推进使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急剧上升。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征地范围不明确、征地权行使和征地补偿不规范及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立法,防止征地权的滥用;完善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制度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