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通过旅游产品呈现给世人的总体特征,是社会对旅游地特点的概括和总体评价,也是公众的识别标志.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市场调查,对锦州市的本底旅游形象、感知旅游形象、宣传旅游形象进行研究,并基于游客对锦州的感知重新对锦州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提出了“京辽喉锁,红色锦州”、“神奇山海石,幽悠辽之州”、“锦州十六怪”等系列锦州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2.
旅游地的形象塑造已经成为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城市旅游形象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原因主要在于旅游形象在旅游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游客的实际感知,分析重庆市目前的旅游形象支撑要素,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2023年1—7月的海南旅游行业相关数据,并结合俄罗斯游客赴琼旅游的现状,阐述了研究俄罗斯游客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满意度对于提升海南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意义,并根据旅游行业的内在规律从“吃、住、行、购、娱”5个方面探索如何编制俄罗斯游客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及对如何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的感知直接影响其旅游动机、决策和行为.成都发展旅游具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的相关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都的入境旅游在四川省的入境旅游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欧美游客对成都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调查结果显示,欧美游客对成都的形象有一定的认可,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尤其在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服务体系、环境3大方面村子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措施以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服务于旅游营销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正成为社会的热点。本文结合文献资料,立足"人-地"关系理论,构建了旅游形象感知体系,主要包括感知主体、感知客体和感知过程三个部分;其中感知主体指本地居民、服务介体、现实游客与潜在游客四个方面;感知客体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四大内容,感知过程有实地直接感知、被动间接感知和主动间接感知三种类型。通过系统构建旅游形象感知体系,为旅游形象研究、旅游营销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冠疫情对旅游业造成重创,如何恢复发展疫情爆发中心武汉的旅游业成为旅游目的地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后新冠时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风险与游客的行动意向彼此的关联.研究发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负向影响功能风险,认知形象对心理风险也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心理风险在情感形象、认知形象与游客行为意向之间具备部分中介作用;功能风险在认知形象、行为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功能风险在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行为意向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娟  程辉 《北方经贸》2023,(1):143-148
以广州长隆度假区为研究对象,使用八爪鱼爬虫软件爬取微博数据,从性别角度出发,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研究男女游客两个群体在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游客认知形象可归纳为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旅游设施、景区活动与服务、游客管理、旅游评价和旅游体验7个主类目,男女游客感知形象存在差异:女性游客在观光游玩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景区设施条件和旅游体验的感受,男性则更加注重旅游环境及游客自身活动管理;情感形象都是以积极情感为主,女性游客情感强度以高度情感为主,男性以一般情感为主。最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形象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旅游地形象影响因素的研究没能与旅游地形象设计和传播研究进行有效衔接,旅游地形象影响因素研究本身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旅游形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以便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问卷调查、均值比较、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性地研究中外游客的承德旅游感知形象。得出以下结论:承德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旅游环境良好;旅游吸引力要素、休闲要素、景观风貌和设施要素、社会文化环境要素、体验要素是承德市旅游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承德旅游形象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借助形象修正理论对游客游前感知和游后感知差异的形象修正过程进行研究,发现游客在实际旅游后对乡村旅游地发生非一致性修正过程。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0):262-263
借助Rost content minning软件,对泉州市旅游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高频词进行网络文本分析,对比挖掘二者的异同点,总体来看泉州市旅游宣传形象与游客实地感知形象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游客对泉州市旅游景区(点)的感知印象深、满意度高,泉州市应注重继续强化泉州市旅游形象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相似文献   

12.
很多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建设,仅仅考虑旅游目的地本身的形象设计,却忽略了形象接收者及游客的感知形象建设。TSS(tourist satisfaction system)模式即是以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准则为立足点,进一步研究游客满意度的类型与形象建设的关系,以便旅游目的地形成一定的品牌形象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海岛以其独特的海岛风光和海岛文化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欢迎,成为世界的旅游热点。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网络评论应运而生。因其信息的海量性和获得的便捷性,日益成为人们反映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渠道和关注的热点。舟山以群岛设市,海南又是中国的第二大岛,二者都有发展海岛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本文主要以游客发布在社交网络平台的信息为研究数据来源,分别对舟山群岛和海南海岛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对比研究,分析感知差异的来源,为提升海岛旅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很多研究者发现,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客观上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过研究。本文以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素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发现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素多种多样,作者将众多因素归纳为主客观两大类,并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略应从其本身影响因素出发,这样更务实、有效。  相似文献   

15.
冰雪运动趋于时尚,新建冰雪旅游地随之而生,市场竞争加剧。为了更为有效地开展营销活动,经营者必须对旅游地感知形象现状展开全面调查。由于各冰雪旅游地感知形象差异较大,仅以石家庄清凉山滑雪场为例,调查分析游客对它的本底感知和实地感知现状,并在结论中指出其经营上的缺陷,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旭  李宏 《商》2014,(41):243-244
在旅游个性化、散客化、网络化的趋势下,利用网络文本收集与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与评价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以筛选出的蚂蜂窝网站中北京旅游游记为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研究样本,对游记内容进行归类总结分析,利用ROSTCM软件作为分析工具,提炼出北京旅游形象感知的高频词。从旅游动机、景点、态度与感知、旅游接待设施问题四个具体角度进行切入,总结出每个角度游客对北京旅游形象感知的关键词与特征。为北京旅游的发展提供较为针对性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文菁  侯杰 《北方经贸》2023,(2):140-145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进行旅游选择和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实现人们获取信息的全面性和实效性。现从游客的视角出发,选取济南重点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旅游者中英文网络评论语料库进行话语分析,探讨国内外游客对济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总结消极评论反馈出的相关问题,并针对如何提升游客的体验评价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定量分析角度,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黄山自然景区游客形象感知的因子模型,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文化植入前后游客形象感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黄山自然景区经过文化措施的植入后,其游客形象感知有了明显的正向提升。文章综合因子模型和游客形象感知的提升程度对黄山自然景区各项文化植入措施的市场效益进行了详细测算。  相似文献   

19.
上海以“魔都”形象享誉全球。以外地游客上海游记为分析语料,以内容分析法和多维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RCM6为分析软件,基于认知-情感理论,分析外地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多元现代的国际大都市是游客感知的魔都形象,具体体现在旅游吸引物、休闲娱乐、环境氛围、设施服务四个维度。其中,都市文化景观是游客感知最为深刻、积极情感最为集中的类目。消极情感主要体现在传统景区商业化、消费高、人多排队等方面。提出了强化多元文化、注重自然资源、提高管理服务等对策来进一步提升、优化都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20.
旅游者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及其对忠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者形象感知是旅游消费行为和营销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与热点.文章构建了旅游者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及其对忠诚影响的整合模型,通过对乡村旅游者调查获取丰富基础数据,验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服务公平是旅游者形象感知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感知价值是旅游者形象感知的较重要影响因素,服务质量是旅游者形象感知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旅游者参与对旅游者形象感知没有显著影响;旅游者形象感知是旅游者忠诚的重要前置变量,对重游倾向、口碑宣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寻找替代旅游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管理启示,指出了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