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畸恋     
正上期《心雨》见刊后,在北京工作的女儿恰好赴台自由行归来。她读后问我,"有木有编的成分?"我告诉她,这样真实且类似的"故事",在当年我们周围几乎俯拾皆是!只不过在两岸形成"共识"的今天,因为那个年代渐行渐远,包括老年朋友们在内的许多人,大都忘却了!可无论怎样,当事人一定是此生难以忘却呀!难道我们不该"记住吗"!她说,明白了。赴台之前刚在北京看了《归来》……言归正传。本期《心雨》的主人公是个男"孩",是一家物流企业信息部的程序员。他在咨询时反复强调:一定不要披露他所在的城市!敝人答应,且遵守诺言!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大学生给我传来的电子邮件。确切地说是一封信,是某城市某大学读物流专业的大学生的咨询信,或者说是"求助"信。适逢"五四"青年节,接到这封信,主持人放弃了其它有关物流行业朋友们心理上的一些解析,将这个学生的心声呈现给诸位。他在学校图书馆经常阅读《中国储运》,在接受物流信息的同时,阅读到了《心雨》。于是,他把信通过QQ上发了过来……  相似文献   

3.
<正>12月是一年之终,是收获一年果实的月份,更是回望和希冀的时间。今年12月2日是第四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我们迎来了百位明星、名人,他们参与安全知识传播,分享交通体验,用公益之心、敬业之情、真实之感让我们一次次感喟、感动。演员张国强是其中一位,他在《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中塑造的帅气硬朗但又铁汉柔情的银屏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打电话邀请国强老师加入"百位明星话安全"时,他未加犹豫说没问题,可由于正在西安拍古装戏接了长头发,恐怕拍出来不  相似文献   

4.
正前些日子接到津门一小伙子的来函,谈他的生活苦恼,原因是他可爱的儿子浩浩。至于怎么个"费心"地苦恼,听听他的叙述吧。主持人啊,本来这小事是不想麻烦您的,可我真的没辙了。这事别人家也一样有,就是我这突出了点儿。所以呀,您就把我这个"问题"当个"普遍"给登了吧。我问过同事和朋友,他们也有同感。网络上有解释,但都缺少针对性。下面我给您说我的"故事"!我姓张,在天津一家冷链物流公司做部门经理。父母在秦皇岛,我是毕业留在天津的。奥运会那年,二十九岁的我和同龄的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中国储运》2014,(7):104-104
正编者之语六月初,编辑着今年第七期杂志,审稿时看到读者来信谈营改增问题,希望深化税制改革给企业减负。这一期,本刊"特别策划"和"深度"栏目的主题就是有关"营改增"和税制改革的问题,敬请读者关注。七月进入盛夏,天气炎热,奋战在物流一线的人员又要在酷暑中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攻坚克难。对此,我们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向酷暑下坚守工作岗位的物流人致以敬意。有人说,其实,夏日中一直存在清凉,只要你有对生活的热爱,就能发觉它是时时刻刻围绕着你,眷顾着你……我想,这不就是可敬的物流人吗。编者之语  相似文献   

6.
每到年头岁尾,我们都要举办专家论坛,回顾总结一年来我国物流发展情况,预测新一年走势。这次论坛,以"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的形式出现,与按年度出版的《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也就是与"蓝皮书"相配套。"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将给大家提供更集中、更权威、更有用的信息。下面,我先就"2005年中国物流发展总体回顾与2006年展望"讲一点情况和想法。一、2005年我国物流发展的基本情况2005年,是贯彻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林锦豪 《中国储运》2008,(1):128-128
走过了改版后的2007年,走进了需要不断创新的2008年,可谓是历经三春导九秋,我们既有朝花夕拾的快意,又有怕读者对杂志美好愿景不甚满意的惶恐。新年伊始,编辑部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其中评说杂志的达十几封,褒扬的让我们汗颜,批评的我们觉得中肯。武汉读者辛少铭来信说:“2007年改版后,我十分留意贵刊,专访类基本都是物流界领军人物,他们的经历、思路对我有启发;希望今年采访些成功的小企业,毕竟物流行业还是小企业多。策划、关注类题材不错,深度还需加强。总之,我觉得贵刊是物流人的刊物,用句成语来说是‘差强人意”’。辛少铭先生认为《中国储运.》尚能使人满意,我们即高兴又惶恐,高兴的是杂志得到一些读者认可,惶恐的是水平有限愧对褒奖。新的一年里,我们把读者建议融入办刊思路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物流人,为中国的物流事业,耕耘好这份杂志,奉献出精品文章。  相似文献   

8.
《中国储运》2014,(10):60-63
正互动时间:2014年8月21日下午恽绵: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仓储怎么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底下很多代表都是来自物流企业,请在座各位给大家一些忠告,我们的这些企业怎么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站在你们自己的角度,说一些心里话,说一下这里最关键的是什么,怎么去做。徐军:作为传统的物流我们要搭上电商的快车,其实也有两条路,我觉得这两条路从目前看能走到成功。一种是你往整个项目本身盈利的方向去走,如果这么走的话,之前我谈了,注定了你规模很难做到非常大,可能要关注一些经济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中国储运》2013,(12):96-96
这一期是本刊的今年收官之作,在这里我们最想感谢的就是读者。一年来,读者给予了本刊热情关注,一些读者给我们或来信或致电,提出中肯的意见,希望《中国储运》越办越好。天津读者郭世明来信说:现在转型是潮流,贵刊紧跟潮流,无论是在刊物数字化上,还是刊物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作为我喜欢的一本物流期刊,我希望你们从宏观上紧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洪流,在微观上紧贴物流企业的喜怒哀乐,把《中国储运》办成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刊物。读者热情的鼓励给我们平添了无尽的力量,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储运》将继续为物流业呐喊,继续为改革呼唤,为使中国成为物流大国强国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正编者之语盛夏即到,酷热难耐,在此向奋战在物流一线的人们致以亲切问候。编辑这期稿件时听到了物流人的心声——近几年来物流业利好政策频出,最近又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对于我们物流人来讲,有如夏日饮冰清凉沁人肺腑。然而,政策再好若落实不了那不过只是个"花瓶"而已,物流业需要落地听响的真东西。拿治理公路三乱来说,又是出红头文件,又是在央视曝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中国储运》2007,(10):128-128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北国天高云淡,满目黄花堆积;南方丹桂飘香,碧水染就一江秋色。我们物流企业在这收获的秋天,或在做冲刺,像高飞的苍鹰搏击那一片蔚蓝色的天空,或在盘点,收获那被辛勤汗水浸透的累累果实。苏东坡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金黄色的秋天抚慰着大地,展示着她那极其绚烂面颜,这对我们物流企业来说,是收获更是激励;物流这个广阔市场,正在呼唤我们展翅高飞,去历经冬春夏,待来年再赏观三秋桂香和金菊芬芳。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相信我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将会进入一个新时代,我们物流企业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也有些人感叹企业小、处境艰难、生意难做,然而,事物都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不要说市场残酷,竞争激烈,积累残酷历练的经验也是在积累财富;不要说企业条件差,在国有、民营、外资三方鼎立间很难分一杯羹,只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也可能会发生嬗变化蝶而去迎风起舞。报载,生产传动系统的万向集团又完成了一次海外收购,成为美国AI公司第一股东,进入物流即时配送领域。对此我们物流企业能得到什么启示?那就是干好自己的主业,将来一定会有发展机遇。本刊连续两期发表读者互动咨询信函,许多读者来信肯定我们这种做法,也提出了一些急需解答的问题。如石家庄读者张建德咨询初创小企业如何避免供应链断裂,我们转交给郭世明同志来回答,请张建德先生关注。《中国储运》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
正不知不觉中,小半年儿过去了。这期间,笔者4月底到了宝岛台湾,见识了美如水的姑娘和壮如山的少年,且更多地体会了台湾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侧面。因栏目要求,此文自然不是谈台湾所传承的什么,我要说的是在台旅途中所遇到的一位"物流人"——来自秦皇岛,自己做海运的中年女老总。因导游"披露"了我的从业"身份",订阅了《中国储运》的她便"追问"了杂志和栏目。接着,在环岛游旅途中寂寞的大巴上,我们有了相对的"深谈"  相似文献   

13.
博客评论     
新浪网友甲看完这个案例,联想到其他一些国企情况,我不禁问自己:国企真希望改革吗?若是真希望改革可能改革步伐就不会这样缓慢了。国企其实希望的是改良,慢慢的,一点点的,不要触及得太深了,尤其是管理层的利益,触及了企业会动荡的。应该说赵亮还是颇有勇气的,他明白物流外包是趋势,物流社会化能提高效率,更经济,然而行不通说明他职位低,没有决定权。这让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总是说"顶层设计"了,草民说话是"屁话",办不成事,只有领导说的  相似文献   

14.
兄弟,我姓郑,是当年我们这个城市国企物流的劳模.眼下孩子在外地,老伴儿参加街道老年歌咏队,我眼神不好又学不了电脑,日子过得缺少点儿味儿.去年春天,就受邀到我朋友儿子的民营物流企业当库管中的"幕僚".这公司百十号人,有车有库有现代化.我在这编排人家不合适,所以呀,哪个公司咱就不提了(我说咨询是可以"隐姓埋名"的).  相似文献   

15.
1970年的一天,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观看影片《第三个男人》时突发灵感,创造出了一个“第三利润源”说?他后来解释说,在日语里,“第三”隐有“未知”的含义,所以很自然地把降低物流成本与“未知的第三利润源”联系起来思考。这个著名的物流理论的发明不仅推动了当时日本物流业的发展,也在我国及亚太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龚小力 《中国储运》2011,(12):62-63
我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科生,2008年毕业,至今已经在物流这个行业里混了三个春秋了,在物流公司做过,也在货代公司做过,在谈我的经历之前,还是先谈谈我是怎样踏上物流这条路的吧。  相似文献   

17.
林木 《中国储运》2013,(2):36-36
上期俺的拙文谈了路之痛、路之殇,同一期木子的文章也说了公路运输潜规则,其实,俺与木子的文章都是上一年11月份的稿件,因杂志是月刊,所以只能在一个月后刊发。俺觉得,在2012年年尾为物流业吼几声,指摘体制上的弊病,也不枉《中国储运》设此专栏为物流业呐喊的苦心?尽管《中国储运》是一份很有影响的物流主流媒体,但终究是行业经济类刊物,受众有限,俺们这几篇文章只能说是尽了人力。医治不了物流沉疴,倘若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发声,可能效果就会不同,毕竟它们是官方的喉舌,而后有关部门极有可能会出狠招治理。  相似文献   

18.
正近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引起物流界人士极大关注,也给物流业带来欣喜和希望。落实好这两个文件,其实就是给物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纵横捭阖,畅谈各自的看法。期盼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欢迎做客"深度"栏目。最近有两个好消息,一个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一个是《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物流业税负较重,前两期的"深度"我们谈  相似文献   

19.
正说起电影《硬汉》《大兵小将》,无人不知。尤其随着2013年年底上映的警匪犯罪悬疑动作片《警察故事2013》,新锐导演丁晟又一次走进了观众的视野。关键词:坚韧、坚持丁晟,山东青岛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他说:"我自幼学画,曾梦想当画家,四年的电影学院生活使我萌生了转行做导演的冲动。"2000年,丁晟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大惊小怪》,但这部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的片子对丁晟的梦想打击颇大,茫然之后,丁晟选择回到电影学院学习导演专业。毕业后,他没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储运》2013,(12):84-85
主持人,我好郁闷呀!我的丈夫他……我是中原地区(请允许敝人按照倾诉者原话)一家国有物流公司的副总.今年三十六岁.心理有了问题我无法同别人诉说,常看你们杂志,于是想到《心雨》,想到您.我是物流管理专业的硕士.读书时,同窗的一北京男孩闯入了我的心扉.但毕业后他父母安排他出国深造,我们就成了许多学子恋人们"毕业死"的例子之一.分手后,我厘清自己思路,觉得在北京立足的难度太大,于是回到家乡,在这家公司一做就是十多年,而且做到了副总的位置.工作上我是顺风顺水,经济上在我们地区也算中产阶层……而且,而且还有了令人称慕的婚姻……生活对我们来说本应该是充满阳光的坦途,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