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沪港通终于来了。沪港通的酝酿应该有些时间了。美国次贷危机前,已经有传闻要开设沪港通。世界经济危机打乱了沪港通的节奏。2014年4月10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批准上交所和港交所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交易所买卖港股和A股。  相似文献   

2.
《商》2016,(10)
本文结合股市联动的两种机制结合沪港两地股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假设,对沪港通影响沪港两地股市联动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沪港通开通后,A+H股溢价并未缩小,有形机制对沪港联动性的影响有限。沪港市场间在极端情况下的联动性显著增强,这意味着沪港通加强了沪港市场间的投资者情绪传染,通过无形机制对沪港联动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沪港一刀     
大卫 《中国海关》2014,(12):7-7
2014年11月17日,令人“望穿秋水”的沪港通终于正式问世。透过这一机制,内地和香港两地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同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正因如此,在其还仅仅处于讨论阶段时,便已经引发了足够的关注。但这个旨在推动沪港股市交易互联互通的试验性机制,第一周的交易却较预期冷清不少,非但额度使用连续收缩,其对离岸人民币(CNH)汇率的冲击也非常有限,可谓“叫好不叫座”。这般景象何以出现?沪港通的未来是否堪忧?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推进沪港两地的金融合作,同时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2014年4月10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联合发布沪港通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公告。此次参与沪港通的股票范围是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分股,以及上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的股票。因此本文将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沪港通是否改善A股市场与海外市场的隔绝状态,是否促进A股估值体系更加合理进而降低AH股溢价?  相似文献   

5.
在沪港通互联互通制度下,沪港两地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强弱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文章从两个不同的联动性测量指标维度出发,用VAR和DCC-GARCH模型的方法,研究了沪港通开启前后两地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变化。结果表明,沪港通开启之后,沪港股市的联动性效应增强,并且上海股市对中国香港股市的影响要强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随着沪港通的稳定运行,为继续提升我国内地证券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与其它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并加强金融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6.
正若沪港通能为倒逼内地股改出份大力,将远比一时的热钱流入意义大得多。4月份对中国金融界最振奋的消息,莫过于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将促进上海和香港股市互联互通。沪港通的内容,是上交所与港交所将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交易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其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港股通额度为2500亿元。消息甫一公布,可谓一石激起千  相似文献   

7.
沪港通传奇     
<正>7年之后,终于迈出了这一步。2014年11月17日晚,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如释重负。沪港通"通车"首日:"港股通"即内地投资者购买港股方面,全日额度105亿元人民币,首日成交量为17.68亿元,占比约16.8%;"沪股通"即香港投资者购买A股方面,全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至11月17日下午1时53分已告用罄。对于这个将中国资本市场领入新时代的沪港通,他用12字评论了首日的表现:"波澜不惊、冷静开场、总体平稳",他称这  相似文献   

8.
沪港通作为一种中国资本主义对外开放的信号,其所具备的优越性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与外部市场的对接过程中,会极大程度的导致交易机制、监管机制和参与机制的不对等,同时还会对国内的股票市场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投资者需要理性对待沪港通政策的实施和推广。本文将基于沪港通政策实行所引发的一系列市场反应和金融风险,从客观事实出发,分析和探究沪港通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希望能帮助投资者提供理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沪港通作为一种中国资本主义对外开放的信号,其所具备的优越性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与外部市场的对接过程中,会极大程度的导致交易机制、监管机制和参与机制的不对等,同时还会对国内的股票市场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投资者需要理性对待沪港通政策的实施和推广。本文将基于沪港通政策实行所引发的一系列市场反应和金融风险,从客观事实出发,分析和探究沪港通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希望能帮助投资者提供理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协整分析,对"沪港通"开通前后的2012年9月27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沪港通"成分股收盘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本文的分析结论,"沪港通"的开通使沪、港两地股市之间的协整关系增加,且逐渐变为以同向变化为主,同向变化的趋势显著大于反向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11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联合公告宣布沪港通于11月17日正式启动。沪港通由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组成。沪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香港证券公司或经纪商经由香港联合交易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购买沪市上市公司的股票;港股通是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购买港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据了解,处于资本项目管制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考虑,两地证监会从投资标的、参与投资者和投资额度等方面对沪港通试点初期做出了一些规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证券业无论从行业规范还是市场行为来讲,都远远落后于香港、美国等金融发达地区,其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较晚、监管不利问题一直阻碍着A股市场的发展。作为A股市场的重大改革,沪港通试点的推行不仅加快了A股市场改革的步伐,还促进了两地资本市场的金融往来,并为两地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投资机会。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多年运作经验,就沪港通所带来的市场影响进行预测与分析,借此为沪港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证券业无论从行业规范还是市场行为来讲,都远远落后于香港、美国等金融发达地区,其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较晚、监管不利问题一直阻碍着A股市场的发展。作为A股市场的重大改革,沪港通试点的推行不仅加快了A股市场改革的步伐,还促进了两地资本市场的金融往来,并为两地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投资机会。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多年运作经验,就沪港通所带来的市场影响进行预测与分析,借此为沪港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沪港通政策的推行,促进了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学术界对沪港通的研究也开始增加,但着眼点多集中于开通后对企业绩效和指数的影响,鲜有从企业本身探究文化特质对交易量的影响。本文以北向的沪股通为例,选取2014年12月5日~2017年6月5日间的沪股通北向交易数据,将文化特质分为距离、高管背景、交叉上市三个部分,试图探究文化如何影响香港投资者购买沪股通标的A股的行为。结果证明,香港投资者北向购买时,会选择距离香港较近、交叉上市、规模较大的公司。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金融开放口径也不断拓宽,其中资本市场开放尤为受瞩目。本文整理了我国资本市场一系列开放举措:(1)B股、QFII、RQFII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单向投资途径;(2)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等两地市场双向互联互通机制相继开通;(3)中国股票和债券纳入国际性指数。然后进一步对资本市场开放的效应进行分析,并提供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资产证券交易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广泛流通。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便是"沪港通"项目。"沪港通"项目为上海以及香港两地的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流入,促进了内地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尤其是在香港与上海之间的交通、信息等在交易日变得更加便捷的情况下,跨地域交流合作已经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主流。本文主要对沪港通的市场影响以及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点改善当前情况下的"沪港通"股票流通过程中出现的监管问题,以及未来防止金融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时宣布:"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机制,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在李克强总理宣布沪港通启动后不到3小时,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即发布《联合公告》。上交所称将根据《联合公告》,与有关各方进一步协商,尽快达成交易结算等合作协议,并完成规则、业务、技术等相关准备工作。10月中旬,证监会向各地证监局下发《关于证券公司参与沪港通业务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沪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沪港通这一互联互通机制的建立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能有效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原先为A+H股和公司治理状况较好的公司,沪港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效果越强;融资约束较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分析师与研报较为关注的公司,沪港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效果越弱。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中的标的质量,亦为同为互联互通机制的深港通、沪伦通的推行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6)
本文选取2014年11月17日起至2015年5月8日所有工作日的在沪市、港市两地同时上市的67只A+H沪港通标的数据,通过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两地同时上市股票溢价的影响因素,发现公司情绪与股票价格溢价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沪港通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势必会对上海股票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2011—2021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基于这一准自然实验,以被纳入沪港通标的股票作为实验组,未被纳入的股票作为对照组,建立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首先对样本进行倾向得分匹配,之后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沪港通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股票的价格波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