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学是研究美和品位所构成哲学的一个分支,而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这一独特亮丽的风景线。诗歌英译要在严格的中文古诗词平仄和韵律的要求下,将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美感传达出来。因此,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原则,即"音美"、"意美"、"形美"。唐诗因其整齐精练的形式、规则和谐的韵律、丰富深刻的意境而享有"美的艺术"的盛誉。李白是代表盛唐文化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语言清新飘逸,音韵和谐自然,豪迈奔放中又不失浪漫色彩。文章以许渊冲英译诗《行路难》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李白诗歌《行路难》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探究"三美"原则在翻译实践中是如何体现和运用的,从而证明"三美"原则对中国古诗英译的翻译实践活动具有实用价值,得出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的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的结论,为共享中国古诗之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翻译——金昌绪《春怨》中"辽西"译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传达,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诗歌翻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金昌绪<春怨>中"辽西"的三种不同译丈为例,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巨大的影响.不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不可能掌握所学的语言,就不可能做到真正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覃思 《科技转让集锦》2008,(12):144-145
余光中的两首爱伦坡诗的汉译选段,有其"诗人译诗"的特殊性和其"以顿代步"的英诗翻译思想。这是两首非常优秀的译文,无论是在传达原文的格式韵律、还是原文的语言和风格方面,都做到面面俱到,达到了形似神似的境界。另外,这两首诗都是爱伦坡的名作,以其繁复而严格的用韵出名,同时在诗歌的意境和语言上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美。这样的诗歌是最难翻译的,但从译例可以看到,虽难,却不是不可译。这些优秀译文都充分反驳了"诗歌不可译论"。同时也证实了余光中本人的"以顿代步"的诗歌翻译思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诗歌艺术发展到唐代已达到颠峰,诗的各种境界都已被开拓、描绘和完善了.宋诗要想超越唐诗或者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另辟蹊径.面对辉煌灿烂的唐诗,在经历了宋初西昆体的发展后,宋代文人梅尧臣提出了"做诗尤古今,惟造平淡难."的创作主张.欧阳修也提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其后,苏轼也写道:"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这些思想都说明了宋人的诗歌创作转而走向了平淡的艺术风格,标志着宋诗摆脱了以往诗歌的风格特点,完成了时代的革新.  相似文献   

5.
"江边鼓吹何喧阗,商行贾舶相往旋;珊瑚砒瑁倾都市,象齿文犀错绮筵:合浦明珠连乘照,日南火布经宵燃……"此诗出自明末天启年间韩上桂的<广州行呈方伯胡公>,此"方伯胡公"即为时任两广总督的胡应台.从这首诗里,我们一方面可以感受到400年前古代广州商业所筑起的无边繁华,而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其中所隐含的官方对海外贸易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诗歌的翻译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把一种语言的诗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诗,在不影响内容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使译文具有一定的诗歌格律,即“以诗译诗”,体现诗歌的节奏和音韵。  相似文献   

7.
王洁 《商》2015,(4):195
1.引言随着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和华纳兄弟公司联合发行,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乔纳森·诺兰编剧影片Interstellar(《星际穿越》)2014年11月12日在中国大陆的上映,无数观众的眼光聚焦到了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这首诗上,由此引发了就这首诗歌翻译的热潮。这首诗的创作初衷是为了勉励诗人年迈的父亲在步入暮年,面对死亡时不能屈服,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本文将对这首诗歌的两个中译文版本进行对比赏析,深度欣赏这一经典作品的汉译版本。2.赏析在诗歌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的众多汉译版本中,本文选取了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分别是翻译风格偏直译的,由翻译家巫宁坤翻译的版本和风格偏意译的,音乐人高晓松翻译的版本。巫译版本的翻译思想符合格律移植派的翻译理念:“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  相似文献   

8.
1997年起开始施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此条款可理解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保密原则的定义.这些准则均把保密原则界定为商业秘密保密原则.  相似文献   

9.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中系统最为严密,理论最为深入,影响也最为巨大的诗歌理论书籍.他的"别才"、"别趣"、"妙悟"和"入神"说,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诗歌理论批评,而且为以许筠为首的李朝为人的诗歌的实际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体系中, "兴"这一语词作为一个明确概念,在文献上大约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宗伯>: "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日兴、日雅、日颂." 其后毛亨于<诗大序>之中采用同样顺序提到这一组概念,不过却将"六诗"改为"六义".  相似文献   

11.
《商》2015,(51)
诗歌作为一种古老而特殊的文学体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久负盛名。其简洁凝练而又寓意深远的语言给人以视觉、听觉以及心灵上的多重享受。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在当今社会备受推崇,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块绮丽瑰宝,更是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因此,如何在古诗翻译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所呈现的美感,使英语读者也能和原著读者有同样的感受,成为每一位译者的不懈追求。我国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教授作为诗歌翻译的代表人物,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提出了古诗英译"三美"原则。本文从许教授的"三美理论"出发,探究陶渊明诗歌《饮酒》许译版本中是如何实现诗歌的"音美"、"意美"和"形美"的。  相似文献   

12.
盂子的这篇<告子·上>笔者对两个版本的译文采进行翻译对比分析.而笔者分析的标准是依据严复所提出来的"信达雅"三原则.  相似文献   

13.
刘海影  崔童 《商》2013,(11):228-228
作为体现语篇功能的重要手段,主位在语篇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主位理论为框架,以古诗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清明》英译文本的主述位结构,以此说明主述位理论论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为诗歌翻译提供理论框架,很好地指导诗歌翻译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张翼 《中国海关》2002,(2):14-17
<审价办法>中"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部分是和联系最紧密的.该部分比较完整、准确地体现了的估价原则和估价方法.与原<审价办法>相比,它的内容更为充实,规定更为详细、严密,并且删除了原办法中不符合估价协定原则的条款.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春怨>,以其精巧奇绝的构思、明白如话的语言,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可亲可爱的少妇形象,表现了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强烈热爱,从而使此诗极富浪漫主义的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16.
《商》2015,(8)
"陌生化"是一个诗学范畴,是诗歌语言的特质,是诗人的审美追求和自觉选择。在翻译实践中,"陌生化"手段的运用能向读者忠实再现原诗的意韵,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本文以《竹枝词》的翻译和徐志摩翻译的几首诗歌为例,向读者呈现"陌生化"处理后的诗歌翻译的效果,以更好地证明该策略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中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春梅 《华商》2008,(15):110-110
历代对宋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批评甚多,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无论是从诗歌发展的历程还是从宋代历史环境的时代要求上看,它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本文以苏轼诗歌为例,阐述对"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时信贷风险的管控能力,银监会提出<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即"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在此形势下,银行信贷工作也需及时转变观念,寻求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核心思想,然后系统论述银行信贷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并规划系统的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角度,对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一诗作其中文译本鉴赏。希望通过对意象的转存和形式,音韵节奏的传译两方面的比读与分析,印证与发掘可供中英诗歌翻译实践与研究借鉴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文学角度,对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一诗作其中文译本鉴赏。希望通过对意象的转存和形式,音韵节奏的传译两方面的比读与分析,印证与发掘可供中英诗歌翻译实践与研究借鉴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