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温作用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不仅要考虑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耐热性能,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温度应力.文中以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中液硫池设计中对采用不同材料进行比较,考虑耐热混凝土的特性,在某些耐热结构中,采用耐热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应从概念设计入手,从宏观角度采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还应采取适当的隔震、减震技术,降低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联动效应,同时要加强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总之,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及设施设备工程师要密切合作,共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尤其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不仅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引发了我们对现代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反思.地震是我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特点是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并且预见性特别低,因此,为了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切实提高现代建筑的抗震性能,做到以预防为主,切实从根本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本文着重探析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措施,以期能够对抗震建筑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作者对土建工程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异形柱结构的问题的探讨.文章在考虑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结构受力特点的方面,从内力组合与凋整、轴压比限值、结构布置等方面,针对结构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这些方面的分析当中来说明该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地质自然灾害,地震对于建筑构物结构的破坏和危害性极大,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环境下,为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施工时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犹为必要.本文针对民用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加强民用建筑抗震性能的措施进行了探究性阐述.  相似文献   

6.
《商》2015,(51)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一些典型建筑结构方面的应用,并结合相关研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在最近几年来,地震一直都触动着人们的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财产损失,最重要的是人员的伤亡,为此对建筑工程中的抗震性能技术开始得到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抗震性能技术发展,本文就建筑工程抗震性能技术发展提高途径分析这个话题给予了阐述,首先就建筑工程抗震性能技术发展的概况、建筑工程抗震性能技术发展的现状等两个方面进行介绍,提出了提高建筑工程结构抗震等级、加强抗震墙低高度、完善建筑结构的设计、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等五个途径,为建筑工程抗震性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工程结构遭受地震破坏,或由于结构设计与施工失误、建筑物使用功能变更与增层、老旧建筑设防标准过低、抗震规范条款变动等因素都必须对结构进行抗震加固,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大量既有建筑,特别是GBJ11-89抗震规范实施以前建造的建筑,均需要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因此,为了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在研究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本文对预应力技术在加固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应用做了进一步探讨.在加固设计时,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改变结构的内力,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在加固施工时,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使得加固纵筋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9.
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为此,要充分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框架结构是由柱、梁、板及填充墙共同组成的建筑物,因为其自身结构特点,相对于砖混结构具有更好的延性,有着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在近些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那么在抗震设计中我们如何保证框架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去理解抗震规范中的设计思想。在最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优化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对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对静力理论分析阶段、反应谱理论阶段、动力理论阶段三个阶段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介绍了现代抗震设计方法,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并与传统的抗震设计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其先进性和优点,其必将成为建筑抗震设计思想的核心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核电厂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核电常规岛主厂房为背景,计算分析研究了本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得知罕遇地震下的变形验算不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主要,为未来框排架结构设计抗震性能提供良好的借鉴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于地震作用,传统的抗震设计主要考虑如何为结构提供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目前,抗震设计方法正在从强度理论向延性理论过渡,大多数多地震国家的桥梁设计规范已采纳延性抗震理论。采用延性方法设计,一般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防止结构倒塌,但结构构件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有些情况下,要靠结构自身抵抗地震作用非常困难,则必须进行减隔震设计。  相似文献   

14.
多层廊体房屋是我国居住、办公,学校和医院等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总结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经验,房屋结构体系不合理或存在缺陷是多层砌体房屋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层砌体房屋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房屋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时,结构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砖混结构建筑物抗震设计原则,从保证结构刚度均匀、圈梁和构造柱设置、增强墙体面积和砂浆强度、合理设置纵横墙、墙体内设置水平钢筋以及加强施工质量等角度论述了改善砖混结构抗震性能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土木工程结构常用到两种材料,即钢筋混凝土以及结构钢,对于土木工程来说,不仅要从结构特性的角度考虑,还要考虑施工的成本有效性以及施工有效性.本文就分析了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特点,并简单阐述钢结构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生活中的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很多新型的设计方案以迅猛的速度呈现在城市的建设之中,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既要适应市场需求,又要满足规范要求,还要进行必要的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设计研究的重点工作,在这种形式下,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钢结构建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和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它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灾后易修复、基础造价低、材料可回收和再生、节能、省地、节水等优点.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近年来,钢结构住宅已被建设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技术亦在不断地变化和进步之中,选用的抗震结构和结构材料是科学的、恰当的,能够促使其受到地震作用力有效地减小,从而有效地增强地震的抵抗力,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目标进行分析,接着探讨了影响建筑物抗震效果的因素和提高高层建筑抗震效果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新型的抗震减震结构不断涌现.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金属耗能器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金属耗能器的类型、原理、实验研究及应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