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当当网上书店在近二十年的商界打拼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对于当当网上书店来说资金流主要是针对客户支付而言的,这也是困扰和制约其业务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解决支付问题带来的困扰,当当网上书店不失时机的引入了非金融机构支付体系,即第三方支付体系。非金融机构支付以其自身的优势适应了当当网上书店的经营特点,同时也推进了当当网上书店的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以来,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发展迅猛,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伴生着很多问题。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以促进银行卡线下收单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昕 《财经界(学术)》2014,(36):108-108
自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以来,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发展迅猛,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伴生着很多问题。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以促进银行卡线下收单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电子支付方式显现出多样化特征.电于钱包业务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也凸显出诸多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本文对当前存在的电子支付漏洞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非法第三方支付平台侵占用户资金的手段,强调了加强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监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非金融机构在支付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其在支付速度上的放慢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影响重大.本文主要结合非金融机构支付特点,从实际出发就目前财务管理受到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以期能够通过制度和管理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6月21日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性质定义为非金融机构,在风险防范、服务要求、市场准入等方面做出了规定。结束了相关立法的空白,对解决相关法律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支付成为了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在快捷便利的同时,带来的一些非金融机构的安全性问题也引发了关注。本文从我国第三方支付的沉淀资金、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欧美等国际监管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良性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以来,第三方支付的银行卡收单业务发展迅猛,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很多的问题。由于市场监管不严,pos造假作假的现象很普遍,并且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利用pos套现的问题,也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因此各有关部门都应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在西南财经大学大金融学科群背景下,针对非金融支付方式在支付领域的蓬勃发展,指出了非金融支付机构对货币流动性有着紧密的相关性。该文章以网上银行支付、银联支付、支付宝支付为例,分析其便捷性、安全性,并通过团队成员亲身体验,做出详细支付流程图,对支付中的各个环节存在的缺点和优势做出一定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探究各个环节对货币流动性的影响,最终得出非金融支付方式对货币流动性有显著影响的结论,且由此提出了具有建议性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0.
第三方支付即非金融机构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纸质图书的销售带来了新的契机。但现实证明,传统书店的网上经营业绩并不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乐观,支付环节已严重制约其发展。为此,本文对以往支付手段对传统书店网上经营的制约因素分析入手,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引入和着重介绍了第三方支付在其经营中所具有的优势及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迅速,成为经济金融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10年9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并通过发放支付牌照逐步加强对第三方支付的管理监督.政策的明朗化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重大挑战.本文紧密联系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实际情况,浅析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并对第三方支付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0年6月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结合我国支付行业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国内市场的现状和趋势,综合考虑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基础,从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三方面深入分析了第三方支付行业业务领域具有的优势和条件、市场空间、发展前景.提出未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将对改善我国银行卡受理市场和综合支付环境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是境内非金融机构办理的人民币与外币间的货币兑换业务,自2008年外汇管理局批准开展业务试点以来,特许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历史悠久的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特许业务发展较为稳健,发展模式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有的问题,本文从特许业务的发展现状和现实意义说起,分析特许业务发展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对特许业务发展模式和监管方式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是境内非金融机构办理的人民币与外币间的货币兑换业务,自2008年外汇管理局批准开展业务试点以来,特许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历史悠久的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特许业务发展较为稳健,发展模式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有的问题,本文从特许业务的发展现状和现实意义说起,分析特许业务发展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对特许业务发展模式和监管方式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银行机构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日新月异,银行机构不推出新业务以保证自身发展,其中代理业务以其高收益、低风险的特点逐步成为国内银行业竞争的重要领域。本文就兴业银行“银银平台”支付结算代理业务进行分析,对其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电子支付业务蓬勃发展,电子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显得愈加突出,互联网支付面临欺诈、钓鱼、洗钱、套现、客户信息泄露和信息基础设施出现故障等技术风险,对支付业务构成了严峻挑战。为防范和降低各类安全风险,保障交易安全,以及客户、商户和非金融机构的各类资产(资金、交易数据、机构和个人信息)的安全的迫切性,相关主管部门和业界出台了各项制度、规章及标准。《基于Internet的网上支付安全规范》就是即将出台的电子支付系列标准中的一项,该标准从技术角度提出了应对信息安全风险的措施。本文介绍了此项标准的编制背景及主要技术内容以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储值卡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现金支付工具,近两年在我国发展迅速。储值卡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吸引了大量非金融机构进入这一领域,银行机构也开始涉足。长期来看,银行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二元并存将成为储值卡发行市场的大势所趋,这种二元化的局面有助于储值卡市场的竞争发展,但也给监管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支付机构业务发展迅猛,支付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便利支付、服务民生的同时,支付机构为获取更多利润,盲目扩展,甚至开展恶性竞争,存在很大风险,如何更好地加强监管,维护市场健康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谢静 《致富时代》2010,(2):103-103
随着《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颁布,第三方支付执照面向大众即将发放。从2000年的异军崛起,到2010年的重整待发,10年的时间让饱受争议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经历了机遇和挑战,收获了赞扬与批判。该文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成长及发展做出了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互联网支付体系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服务主体不断丰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在支付领域,面对众多非金融支付机构的竞争,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的支付体系进行完善,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支付体系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关的应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