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乎无一世界名牌在中国不遭受假冒品牌的困扰。仅在去年,先有意大利服装品牌华伦天奴宣布从整个中国市场撤出,后有梦特娇推出新的多重防伪标记,其中包括用钞票纸来印刷商标牌,再有派克笔状告超市、佳能巨资网络式打假。知情者称,这正是中国市场上无法遏制的假冒商品冲击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本土企业申请的加各种前后缀的“华伦天奴”品牌多达160多个,目前国内市场有大大小小100多家“假鳄鱼”服装厂家。  相似文献   

2.
谁来养活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来养活中国刘宏去年夏天,美国国际观察员莱斯特·布朗提出"谁来养活申国",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二十一世纪,中国粮食将面临三大难题。──人口猛增,下一世纪的挑战更严峻?《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曾有预测,称中国2000年人口为12.9亿,但实...  相似文献   

3.
8月8日,CeBIT Asia 2001亚洲信息技术展览会在中国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它标志着CeBIT这一全球IT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登陆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具潜力的IT市场,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众多知名跨国公司在内的500多家厂商汇聚一堂,一展风采。  相似文献   

4.
刘敏 《国际市场》2007,(4):24-29
中国第一家以经营者名字命名的外贸企业.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外贸公司.中国外贸第一股……兰生集团的这几个第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敢为人先,意味着敢于跨越,同时又意味着在百业竞争的今天,一家从市场经济脱颖而出的明星企业,在经营方式.管理模式,乃至分配机制上的澎湃的青春活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国际风险投资在中国大把撒银子的一年,单在上半年就有近20亿美元注入中国大陆.近120家中国企业获得投资。这样的资金狂潮催生出中国大地一派蓬勃发展的创业景象,而且势头越来越猛。国际风险资金如此亲睐中国企业.对中国未来企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信心,这自然与中国每年保持世界领先的GDP增长率.以及中国宏观环境下日趋开放的市场经济息息相关。但是,这样简单的理解风投资金进入中国的理由,相情愿地相信风险投资家对中国的感情.未免太过天真了。因为.在风险投资家的眼里.永远是投资与收益的原则.只有成倍的、十几倍的.甚至几十倍以上的高收益预期才有可能获得高风险的资金投入,这也是风险投资的本质面目。资本可不是慈祥家.它永远就是资本家.因此.尽管中国经济一派大好形势,如果不能给风投家们带来任伺收益.他们绝不会有当年白求恩大夫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良好精神.热情万分地拥挤到中国市场上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6,(12):76-76
近日,著名导演郭宝昌继《大宅门》门后的又一世家题材电视剧《酒巷深深》在央视八套火热开播。与《大宅门》不同的是,《酒巷深深》的历史原型更具史实性。剧中永盛烧坊是泸州古酿酒世家温氏第11代传人温筱泉在清末民初时的字号,原名“筱记永盛烧坊”.在当时的西南甚至全国都享有盛誉。也正是这间永盛烧坊。在整个中国酒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佳话,为今天的“永盛烧坊”酒提供了有史可据的历史渊源。因此,泸州老窖集团近年来也在集中全力打造“永盛烧坊”这一战略核心品牌。  相似文献   

7.
麦当劳和肯德基,作为快餐业的两大名品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大巨头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并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截至2005年10月,肯德基在中国连锁店突破1500家。麦当劳达到700家,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1100家和400家左右。年均开店达到220家和80家,年营业规模分别达到110亿元和60亿元。按照中国快餐业1500亿的营业额计算.肯德基和麦当劳分别占7.3%和4%的市场份额:而两共同占有中国西式快餐50%以上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8.
《进出口经理人》2005,(10):12-12
根据中国工商联今年7月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民企平均寿命只有2.9年。据统计,中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有10万多家倒闭.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消亡。虽然数量不断扩大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支柱之一,但是企业家素质滞后.社会地位不高,以及大工业部门被垄断.又制约着其壮大和发展。中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主宰和垄断着一些大工业部门,  相似文献   

9.
晒作品     
《中国广告》2014,(9):21-21
树敌&营销@叶茂中 中国人的成功经验是,人和。多个朋友,多条路.距离成功也就近些了。但身处变化迅速的竞争时代,朋友只能帮你一时.敌人却能帮你一世。  相似文献   

10.
《连锁与特许》2006,(8):30-31
据悉,2005年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集团(企业)达1416家,比上年增长34.2%,连锁餐饮集团(企业)达300家,比上年增长19.5%。  相似文献   

11.
张灏 《中国广告》2004,(2):93-94
作为上海市外经委批准的仅有两家展览业合资单位之一,荷雅企龙的每一个动作都吸引着业界的关注。这一次,它的变化和另一世界巨头VNU集团强势登陆中国联系在一起。 2004年1月1日,国际顶级传媒集团——VNU集团宣布登陆中国。VNU是一家庞大的传媒集团,旗下业务领域包括:市场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日前发布的调查结果,2004年中国商业连锁企业前30强排名中,外商投资连锁企业上榜8家,包括家乐福(中国地区各企业)等8家企业,销售额达到864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34.6%,占30家连锁企业销售总额的22.5%,店铺数为3478家,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21.2%,占30家店铺总数的25.2%。未列入前30家的百安居、欧尚集团2004年销售额增幅都超过60%。  相似文献   

13.
数字     
《中国海关》2013,(5):3-3
中国央行近期的统计照示,中国困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3.44万亿美元.3.44万亿美元的规模约等于德国的经济总量,这也意味着中国再次面临巨额资本流入。  相似文献   

14.
《消费导刊》2014,(5):J0007-J0007
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总面积已超过16万平米,参展企业1979家,其中海外企业541家,占总数的30.1%。专业观众达到11.7万人次,涉及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工博会”已经成为中国工业装备领域中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展。  相似文献   

15.
王熠婷 《广告大观》2007,(2S):76-79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5周年,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全面开放银行业。短短几天,已有数家外资银行递交了成立独立法人机构、从事人民币业务的申请,而此前,外资银行以认购、入股等方式已经与中资银行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参照比银行业提前2年结束入世过渡期的中国保险业,截至2006年10月底,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数量从入世前的18家公司的44家总分支机构,增加到目前的47家公司的121家总分支机构;保费收入从2001年底的33.2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5年底的341.2亿元人民币,增长约9倍;在上海,外资寿险的市场份额是19%。  相似文献   

16.
《农机市场》2008,(12):67-68
12月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71家大中型钢厂亏损58.35亿元。其中,有42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59.15%。这也是本轮经济周期以来,中国钢铁业首次出现月度亏损。  相似文献   

17.
云笑 《大经贸》2006,(11):62-64
2005年,中国在澳大利亚设立非金融类中资企业16家,中方协议投资金额3782万美元。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在澳累计投资设立非金融类中资企业272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7.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刘岷 《商界名家》2005,(6):96-97
作为世界零售业两大巨头,家乐福和沃尔玛在中国市场上一直进行着精彩的博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家乐福在中国本土的渗透程度、影响力和收益等方面似乎更胜一筹。截至2004年底,家乐福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达到62家.而沃尔玛则为43家。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04年中国连锁经营百强企业中,家乐福(中国)以1624亿元的销售额名列第五.而沃尔玛(中国)以763亿元的销售额则位列第20位。  相似文献   

19.
唐卡 《中国工商》2004,(1):23-23
从1979年长虹与松下合作引进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开始.到2003年TCL合并汤姆逊彩电业务,中国彩电企业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1990年.中国尚有200多家彩电生产商,到了2003年,全球彩电生产企业只剩下了30多家。中国的长虹,TCL、海信。康佳,创维等一批企业已经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晓东 《新商务》2003,(5):46-47
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后的第65天,美国轴承制造商协会便采用“反倾销”这一世贸规则允许的贸易保护手段,企图将中国产品挤出美国市场。经过14个月的较量,中方最终以压倒优势大获全胜,打赢了中国入世后的首场贸易官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